关灯
护眼
字体:

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213)

作者: 杨随 阅读记录

宋未晏安抚她:“没事,这件事只有林大哥,大舅,你我还有周大队长知道,不会传到江婵媛那儿的。”

宋未晏:“行了,睡吧,明天一早还要上工。”

第93章 我看老四还是放不下。

第二天照常上工,徐桂芳听姜远峰说周子鸿回来了,喊上闻怀溪和她去周庄大队找周子鸿买点东西。

她向闻怀溪解释:“你俩表姐都是结婚的年纪,顺利的话这两年肯定都结婚出门子了,要用布。咱家布票不多,上次我找周小子捎了点,刚好去他家取了。”

徐桂芳特意没带姜怀梦和姜怀蓉。

周子鸿是个没结婚的男同志,不好带两个孙女,徐桂芳可不想让人觉得他们家闺女嫁不出去是上赶着来相亲的。

周庄大队没多远,去周子鸿家只要二十来分钟。夏天天长,天黑得晚点,两个人一下工吃完饭就往这边赶,到的时候天色还很早。

徐桂芳和闻怀溪进门的时候,周子鸿她妈惠兰嫂子带着大儿媳正在收拾桌子,周子鸿和他爹都不在家,不过惠兰嫂子在就行。

周子鸿经常帮人捎东西,但不总是在家,惠兰嫂子会帮着儿子整理收钱。在农村挣钱总是让人眼红的,所以周子鸿一个月会分他妈一点钱,堵住哥姐的嘴。

见有人来,周家大儿媳主动表示自己可以做剩下来的活,让惠兰嫂子去帮着徐桂芳找布。

惠兰嫂子一点没客气。

她从小儿子那儿拿点钱都花在另外几个孩子身上了,她帮忙干活这事最没资格挑嘴的就是他们。

惠兰嫂子招呼两人进屋:“走,咱们进去说。”

周子鸿给别人捎的东西全都放在惠兰嫂子两口子住的屋里。

虽然农村人手里钱不多,但能让周子鸿从外地捎东西回来,都是家里有点钱的。有些东西还是挺贵的,不放自己身边惠兰嫂子不放心。

拿完布料,徐桂芳付了剩下的钱,将布料全都装在了背过来的篓子里。

惠兰嫂子犹犹豫豫开口:“徐婶儿啊……”

“咋了这是?”徐桂芳没多想,头都没回一下地忙活着,用自己带来的东西使劲儿遮住布料。

惠兰嫂子一狠心:“徐婶儿,你说我家老四和你们大队那个秀秀,还有戏吗?我看老四还是放不下。”惠兰嫂子说的老四就是她小儿子周子鸿。

自从上次去相亲结果喜欢上了李秀秀开始,周子鸿心里一直没放下李秀秀。哪怕李秀秀拒绝了他,周子鸿也没死心。

惠兰嫂子倒是又给儿子介绍了几个姑娘,但是周子鸿都不愿意,问一个拒绝一个,连姑娘的面儿都不见。

到底是做父母的,惠兰嫂子心疼儿子,而且她觉得秀秀这闺女挺好的,周子鸿喜欢她不反对,但架不住人家姑娘不愿意。

她问徐桂芳就是知道徐桂芳和李家关系好,打听一嘴好再挣扎一番。

闻怀溪没参与话题,但她往自己背篓里装另一块布料的同时悄悄竖起了耳朵。

“说不好。”徐桂芳实话实说,“秀秀那姑娘主意大,李家两口子虽然糊涂了点,但这种大事上不会强迫姑娘。”

徐桂芳背好背篓就想走:“秀秀不愿意,别人谁说都没用的。让你家小子别想了。”

惠兰嫂子不死心,扒拉住徐桂芳的手,说:“真的没一点戏吗?我听说最近没人给秀秀介绍,李家妹子一点都不着急?”

看来惠兰婶子这消息来源不太准确啊。闻怀溪心想。

根本不是没人给秀秀姐介绍,而是所有被介绍的男方不知道为什么见了一面后都拒绝了。

李秀秀一连见了两个都是这样,最近李父李母张罗着给她介绍第三个,李秀秀都不想见了。

徐桂芳问:“你听谁说的?”这消息也太不准了。

徐桂芳:“秀秀是高中生,有文化又长得好看,给她介绍对象的人多了去了。”

这话是假的。

李秀秀两次退婚都闹得挺大的,到底有些影响。虽然有人介绍,但男方大部分都不咋样,偶有几个看得过眼的,见了一面之后也莫名其妙说没看上。

徐桂芳觉得那些人挺眼瞎的。

她都觉得那几个男同志配不上秀秀,而且相看的时候那眼睛都快黏秀秀身上下不来了,结果回去就变了一副嘴脸,还在外人面前贬低秀秀。

她都要觉得是不是有人在暗中搞鬼了。

秀兰嫂子支支吾吾,在徐桂芳犀利的目光下溃败,破罐子破摔道:“我其实知道秀秀最近几次相亲都没成。”

她先一步将徐桂芳拉到床边坐着,解释道:“跟我说这话的那人她儿子上次和秀秀相亲了,回来说话挺难听的,我就没说我知道。”

闻怀溪愤愤不平:“这人怎么这样儿呢?”

相亲不成就不成,还要诋毁女方,什么心理啊!

徐桂芳:“就是,介绍的时候说人品多好的,最后搞这一出!不愿意早说,咱们又没强迫她相亲。明明你情我愿的事儿,搞得李家怎么他了一样。”

徐桂芳问:“你知道是谁和她说的吗?”

再怎么生气,徐桂芳也清楚不可能无缘无故相看的好好的人回家后突然不同意又说李秀秀坏话,尤其这几个男同志都是和李家相熟的人家介绍的,人品不好应该也有个限度。

所以徐桂芳倾向于是有人在背后说了什么。

“她说是听别人说的,后面我再咋问她都不回我。”惠兰嫂子苦笑,“婶儿你也知道,我家老四经常帮人捎带东西,她听说老四喜欢李秀秀专门跑过来和我说的,就是想换点好处。我跟这人不对付,给她骂了一顿,但昨晚没憋住和老四说了,结果老四跑去给人家儿子打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