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253)
就当是她对周援军救命之恩的最后一点报答吧。
曾经的她的确很感激周援军的救命之恩,但如今周婆子做的事已经一点点消磨干净了这份恩情。
李秀秀深吸一口气:“从今以后,我家和你家再也没有任何关系,周援军的救命之恩到此为止。”今天这事过后,她再也不会因为这份恩情顾及什么了。
周婆子怎么可能答应:“救命之恩——”
“妈!”周援国心累,喊,“你想想三哥。”
现在能不闹到部队就赶紧借坡下,毕竟周婆子做的事经不起细查。
她自己都没信心能瞒过别人,都不愿意和其他人当面谈,到底还有什么底气撑着不答应?
而且就周婆子做的那些事,周援国觉得李秀秀能最后同意原谅周婆子这一次已经够仁慈了。
周婆子说一半的话在听到“三哥”后又停住了。
她自己也知道自己做这些事的后果,哪敢继续和周磊犟,虽然没有直接承认,但大家都知道这是最后一层遮羞布,其实就是默认了。
周磊分别罚了小辉妈和周婆子,让她们给了李家赔偿,最后警告:“周婆子你下次再作妖,我一定让你儿子回来见你。”
说完,他又赶在下午上工前匆匆回了周庄大队。
周子鸿是司机,不在大队干活,没着急走。
他想安抚几句李秀秀,可李秀秀没什么心情应付他,李家人也要吃午饭,周子鸿只得先回去,晚上又来了一趟,还专门去了堂弟家喊上了周子安王娟一起。
王娟听后没有丝毫犹豫,果断选择拉着周子安和周子鸿一起回来安慰安慰李秀秀,和婆家说晚上就睡在姜柳大队,明天一早再回去上工。
有周子安周子鸿,去谁家都不合适,几人的聚集地便换成了王家。
闻怀溪和姜怀梦也有一段时间没见到王娟了,所以晚上一起过来王家和大家说说话。
一起痛骂完周婆子,大家很快就你一言我一语聊了起来,说一些趣事。
周子鸿是司机,去过的地方多点遇到的人和事也多,最后就成了大家一起听周子鸿讲自己跑车遇到的各种人和事。
周子鸿主要对着李秀秀,顺带着给其他人讲了几件后,突然想起自己这次回来前听说过的一个八卦。
周子鸿看了一眼李秀秀,又面向大家道:“我这次去跑车的时候,同车的司机跑车时间长,和当地人比较熟,我俩就没住招待所,给了点钱借住在人家家里了,没想到让我们听到了一个大八卦。”
八卦大家都感兴趣,一个个催着周子鸿展开讲讲。
周子鸿的表情变得有点微妙,让大家更好奇了。他清咳一声后,开始讲起:“我们住的那户人家,有亲戚的儿子是部队里的,都到媳妇儿能随军的级别了,但可惜年纪轻轻的就牺牲了。他牺牲后,媳妇儿孩子自然不可能继续住部队,孤儿寡母的又要回家和公婆一大家子住一起,他媳妇儿就想改嫁。”
“他媳妇儿年纪不大,不到三十早早没了男人,婆家就没阻止,但这样一来孩子就没妈了。那当兵的男人是为了救战友牺牲的,大儿子挺大了,两个小的双胞胎当时才一岁。孩子小小年龄父母都没有了,那个被救的战友就说他可以收养两个孩子,保证当亲生的一样对待。”
周子鸿接着道:“说起来那个被救的战友还和我是本家呢,都姓周,说不定我俩八百年前还是一家子。”
闻怀溪觉得这个故事有点熟悉,但她没想起来是哪熟悉,就继续听周子鸿讲了。
“孩子的叔叔伯伯都有亲生的娃,回去就是寄人篱下,孩子爷爷奶奶担心他们年纪大了养不起三个孩子,孩子过得不好还得受其他儿子的气,就点头同意了。最后带着老大回了家,两个小的则是被战友收养送回了他老家。”
闻怀溪蹙眉,她更觉得熟悉了。
“一晃几年过去,那人媳妇儿改嫁几年,两个双胞胎也大了,他们爷爷奶奶就想着找个机会去那个周同志老家见一面孩子,替儿子看一眼孙子过得好不好。结果这时候,那个改嫁的媳妇儿回来家里闹了。”
“这个媳妇儿跟后来嫁那个男人没有娃。两个人身体都好着,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怀不上,男方家里不是很乐意,媳妇儿也想自己的孩子,索性离了婚又回来了,回来却闹着说要嫁给那个周同志,让婆家给人家打电话。”
“她婆家跟人家都没什么联系,都不知道人家结没结婚,怎么可能同意她这么离谱的要求。那个媳妇儿说是自己有办法,让他们只管照做,婆家还是没应,她不乐意了,又说这次看孩子她要跟着一起。”
周子鸿“啧啧”摇头:“谁都知道她打着什么主意,但婆家又没办法阻止。我们回来的时候听说那家子可能快去周同志老家了,因为不想带孩子妈还闹着呢,就她那样,去了人家周家还不知道怎么闹呢。”
“没后续了?”闻怀溪问。
她还以为有个结果呢。
周子鸿摇头:“没了,对方还没去周家呢,你要想知道,只能等我们下次再去问了。”
周子鸿站起身:“我们每次跑车的地方都不一定一样,下次再去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他有点渴了,问过王娟厨房在哪后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着。
“你们要想知道啊,下次跑车再有那儿,我就和人换一下自己跑,去那家子再打听打听。”
周子鸿的话是对着大家说的,但是眼睛却盯着李秀秀不放,不错过对方的任何一个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