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277)

作者: 杨随 阅读记录

但听姜远峰说完事情经过后,钟田生就明白了。

江婵媛这种随时会搞出点事的,如果钟田生是大队长,他也不乐意要。

其实上次大队长就想让赵建设和江婵媛走了,只不过被韩主任竭力劝了下来。

韩主任说了只保江婵媛一次,这次再碰上事儿,大队长索性就借机给人送走了。

没想到大家都还不知道。

知青们一个个围着闻怀溪问:“怎么就被送走了?江婵媛最近也没干啥吧?”

“对啊,她这些天一直在家养胎,不至于退回原籍吧?”

这些知青早就和江婵媛闹掰了,跟赵建设也没什么关系,问这些自然不是关心他们俩,而是担心他们被退回去是大队长暗中穿小鞋给人穿走了。

上次闹到那种地步江婵媛都被人保下来了,这次都没什么动静人怎么这么快就被送走了?

难道大队长一直在暗中算计着吗?

大队长这么记仇,那他们之前有没有做过什么得罪他的事?

众人看向大队部的方向,心中各有算计。

他们没有江婵媛的人脉,只能任别人搓圆捏扁,遇上这事一次就被送走了。

如果真的不小心什么时候得罪了大队长,那他们……

知青们表情不断变化,闻怀溪一看就知道他们可能脑补了什么,无语地解释道:“知道昨天林家被**查的事吗?江婵媛举报的。”

栗珍珍都要被吓得结巴了:“什么?她她她,她举报的?”

江婵媛这么狠,她之前得罪对方那么多回……

栗瑶瑶表情也有点不好。

虽然她和江婵媛几乎没有交集,但江婵媛和栗珍珍有啊。

栗珍珍跟她是一个户口本上的,如果栗珍珍倒霉,她肯定逃不过的。

没和江婵媛有过什么很深矛盾的几个知青还好,有过矛盾的一个数一个脸都绿了,不断回忆着自己和江婵媛的矛盾到没到举报这个地步。

大家也不上工了,都怔怔地站在原地,脸色变化莫测地回忆着和江婵媛之间的种种。

还是钟田生看不下去,提醒了一声,道:“江婵媛已经被退回原籍了,就算再有什么问题也影响不到你们,赶紧干活吧。”

现在他们要操心的是好好表现别被大队长记上啊。

江婵媛走了没了背锅的,一旦被记住,以后有什么坏事都容易被怀疑到头上的好吗?

而且钟田生还在操心另一件事。

工农兵大学要招生了,大队长说名额已经到队里了,他和会计几个人还在酌情考虑该推荐谁去上学。

知青点最近绝不能出任何事影响到他。

为了通过工农兵大学回城,钟田生准备了这么多年,累死累活地处理知青们之间的矛盾,还要尽量打好和队里的关系,最后这一哆嗦了,钟田生绝不允许任何意外。

江婵媛早有前科还能情有可原,姜远峰特意告诉他这个消息也是变相说明这件事不会影响到他。

但如果其他人再出什么事甚至和大队里的村民闹矛盾的话。

本来就是知青,再出点事,那他钟田生肯定跟这个名额无缘了。

钟田生叮嘱一句立马干活,其他人拿不到大学名额的人依旧在讨论着江婵媛和赵建设,顺便一边担心自己。

说了没多大一会儿,这些知青们又吵起来了。

其中一个男知青不怀好意地笑着说:“刘志斌,你骗了张小英,你说张会计会不会找机会送你回去?”

以前没有先例,他们还能安慰安慰自己大队长没那么狠心,而且他们做的事也不至于被送走。

但现在已经有两个被送走了,大家恐慌的同时,也会下意识找一个犯了更多错的人来当垫背的安慰自己。

就比如刘志斌。

知青们骨子里隐隐都有着城里人的骄傲,再加上当时是打着支援农村的名头下的乡,他们这些人再怎么闹矛盾也是知青内部吵架,顶多再和村里人拌两句嘴。

再过分也就这样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手劲太小一般打不过村里人,所以他们是没和村里人动过手的。

姜柳大队所有的知青里,除了江婵媛和赵建设,就属刘志斌最过分。

以前吊着王娟,后来又一直吊着张小英不放,狠狠得罪了张会计。

男知青这话一出,瞬间有几个人跟着赞同:“对对对,大队长他们要退回原籍肯定先退刘志斌,他胆子大敢招惹张小英,我们可一直没这么干。”

刘志斌本来在听到退回原籍的时候就想到了自己,现在被别人一说,心里更是慌得不行,下意识就反驳回去。

“我又没干什么,大队长凭什么给我送回去?”

刘志斌不断在心里安慰着自己。

对,我什么都没干,他和张小英明明是你情我愿的事,后来张小英也不理自己了,根本什么都没来得及骗。

要说东西,张小英是给过他,但他还的更多;要说工作,也没骗到手;处对象他也一直没同意过,更别说亲嘴什么的占便宜了。

刘志斌仔细回忆,确保自己什么都没做之后稍稍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他一直有良心有底线。

刘志斌有底气了很多,声音也大了不少:“我只是追求了小英同志一段时间而已,后来我们也好聚好散了,什么超出革命同志界限的行为都没做过。”

栗珍珍也帮着他回:“我看是你们几个心虚才这么说刘知青吧?刘知青和张小英清清白白,什么都没有!”

刘志斌是要和她在一起的,这些人总提那个张小英做什么,烦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