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292)
可姜远峰这么些天都没决定好到底由谁去上学,钟田生就开始思考起他这么纠结的原因了。
再一细想,钟田生觉得自己先前有些想当然,想当然的认为都是送男同志去上学,他的机会能大点,但他忘了大队长能让自家闺女念到高中毕业,就不会是那种重男轻女的人。
如今有这么好一个机会摆在面前,对方肯定也是想送自家姑娘上学的,还有他侄女也没嫁人,有徐桂芳镇着,搞不好也能争一争。
想到这些,钟田生就觉得自己先前高兴得太早了,大队长虽然告诉了自己名额下来的事儿,但从来都没有明确跟他说过,那就一定有一个是他钟田生的。
再加上大队的领导班子也不止大队长一个人,不是姜远峰的一言堂,他能不能得到这个名额还真不好说。
钟田生最近为了这事儿都睡不着觉了,差点直接问到姜远峰面前,问问他这个名额究竟有没有自己的份儿。
他忍了,张会计没忍,直接找上了姜远峰问他的意见。
“你是知道我想给张栋那小子留一个的,你咋想。”张会计吧嗒着烟杆子,想到儿子好像没有很想去上学就发愁。
他这个当老子的在外头给对方争取,结果他那个儿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好像还有点不乐意去,气得张会计恨不得给他按凳子上打一顿。
如果不是他闺女张小英没考上高中,估计去了也学不了咋样,这名额张会计肯定就留给张小英了。
姜远峰眉头拧得死紧,又瞅瞅坐在院子里跟闻怀溪说着话的闺女,叹了口气还是开口说:“我知道你一直想给张栋留一个,我其实也想给我家姑娘留一个,但是这不是别的东西,就不是我俩能一拍脑袋分了的事儿。钟田生下乡也快十年了,一直管着知青点,别的知青就算了,他那儿得考虑吧?队里那几个有初中生的人家,娶了知青那几户,他们也得考虑吧?还有最近因为周家庄的事儿,上头查得正严呢,你报上去的人最起码得公平点吧。”
张会计愁得也是这个。
他跟姜远峰就不是那种把好处都往自家扒拉的性子,真让他俩一人一个给这名额分了,他们心里不得劲儿不说,也干不出来这事儿,但让他们不给自家孩子争取,他俩也做不到。
往年给名额的时候就那俩合适的,一点儿不用愁,今年这合适的人选太多真是大问题。
两个人又沉默了,张会计吧嗒两口烟,又看看姜怀梦,道:“我跟你提个醒儿,你先问问你闺女的意见,别咱们搁这儿一通争完了你闺女说不去,真能给你怄死。”
姜远峰闻弦音而知雅意,同样看着姜怀梦道:“你家那小子不想去吧?”
要不张会计也想不到这层。
提到这个张会计就是满脸的不理解,他烟也不抽了,急匆匆就是一长串话砸到姜远峰脑子里:“你说说我家这个张栋是不是脑子有啥毛病?小时候就念叨着上大学上大学的,后来不能上了,哭得那叫一个伤心,恨不得连学都不想上了。后来老伴儿哄着哄着让去念书,有了工农兵大学后也像是有了希望,虽然说没念叨过,但咱心里也是知道孩子想去的,结果这眼看着到跟前儿了,这次又有两个名额机会大,我说给他争取,结果人家应得心不甘情不愿的,好像是我逼他的一样,是谁当初哭得鼻涕眼泪一把往我身上抹的?”
要说孩子一直都不想上的话张会计理解,但他家这个不是啊,他家这个从小就喜欢念书,恨不得钻书里头去,怎么可能好端端的就突然不想念大学了。
姜远峰也不太理解,张栋也是他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小时候为了不能上大学哭的整个大队都知道,怎么长大了反而变了呢。
“那我还是先问问我闺女吧。”姜远峰也拿不准姜怀梦乐不乐意去上大学,之前不能上也从来没考虑过上大学的事儿,他就一直没问过孩子。
姜远峰冲着两姐妹招手,心里还有点庆幸侄女不在这儿,要不说话还得避着点。
虽然都是一家子,但闺女跟侄女到底差了一层,有这种机会他第一考虑的肯定是他自己亲生的姑娘。
闻怀溪就不一样了,刚下乡半年的知青,让她上大学回城根本没戏。
先不说闻知柏那儿还让人盯着呢,前段时间刚被人举报了,再说公社给知青最起码干上两三年才能上大学的强硬要求,闻怀溪最起码这两年都跟工农兵大学这个名额无缘了。
闻怀溪刚就看到大舅在看表姐了,她还给表姐指着让她看,说大舅皱着的眉心成了一个川字,皱多了肯定有印子。
姜远峰这一招手,她以为是对方看见或者听见了,往过走的时候还有点怂,心虚地扬起一个笑容。
没等到姜远峰跟前儿,闻怀溪先发制人:“大舅,你喊我们什么事儿啊?你跟张会计是商量什么呢?”
她拿着自己的板凳,将表姐推到姜远峰身边,自己再坐在表姐旁边。
这样大舅就算要骂她也有个表姐的距离。
姜远峰打眼一瞧就知道外甥女心虚了,还专门要让他闺女坐中间,肯定做了啥事儿怕被他知道,但他现在没工夫管,给她一个“你给我等着老实交代”的眼神,就问姜怀梦大学的事儿。
自从闻怀溪恢复了记忆,就有意识地看看以前的课本什么的,姜怀梦也有在复习,她又是刚毕业没一年,很快就能捡起来不少知识。
但这也只是机械式的学习,不想自己的生活只有干活和吃饭睡觉而已。上大学,说实话她真没考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