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30)

作者: 杨随 阅读记录

“真的?”

董美玲满脸希冀。

“对,是真的,不信你问我舅舅。”闻怀溪指了指身边的姜远峰,“我舅舅是姜柳大队的大队长,他说话总该让你放心吧?而且丢的是我的东西啊,我肯定也着急。里面还有我妈让给我姐的东西呢,有什么必要撒谎骗你对不对?”

董美玲一想也是。

闻怀溪没有必要撒谎骗她的,就算东西真的丢了,没有单子也是她赔,人家并没有什么损失。

她松了口气,身上的压力一下子小了不少。

一时半会儿是找不到那张单子了,让人这么等着也不是办法。董美玲用手背抹了一把泪水,对着两人说:“我这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你们先回去吧。对了,留一下地址,找到了我第一时间通知你。”

“小刘,借你纸用一下。”刘晓慧点头后,董美玲抓起桌上的钢笔,随便扯了一张刘晓慧织毛衣的花样子,询问道,“姜柳大队闻怀溪是吧?”

董美玲终于不哭了,闻怀溪的心也放下不少,她点头:“对,你记大队长就行,我住舅舅家,说他队里人都知道。”

“好。”

她快速在纸上写下‘姜柳大队大队长’七个字。

“好了,找到了我通知你。要是没找到的话,我们这边会跟平江区的邮局核对,计算完总金额后协商赔钱或者东西,到时候我赔给你。”

董美玲倒是没想过闻怀溪和江婵媛合起伙儿来,一个故意领走包裹,另一个来取骗她钱。

这种东西一查就露馅儿,一看单子就知道谁领走了东西。要不是那张单子恰好丢了,这件事早就解决了。

姜远峰先去公社办了事才来的邮局,没取到包裹也没办法,于是他又载着外甥女回了村里。

路上,两人说着包裹的事。

姜远峰不理解,他蹬着自行车问外甥女:“这个江知青这么,”天真?

姜远峰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形容:“她拿你包裹干嘛?要不是取货单刚好找不到,咱们只要去了邮局,她不就露馅儿了?还有,你上次介绍信丢了是她拿了?她怎么知道小妹会给你寄东西的?”

闻怀溪也想不通。

她丢介绍信都多久前了,江婵媛这么早惦记上她的包裹了。

这种一查就露馅儿的事,不应该出现在江婵媛这个重生女主的身上啊。还是她真就那么蠢,重活一世有了上辈子的记忆,就觉得自己比别人都强,不可能被发现?

不,不应该。

闻怀溪记得书里重生女主虽然骄傲又自大,却不是一个完全没脑子的人。以她们平时的接触来看,江婵媛更不像这么没脑子的人,她能这么干……

闻怀溪眯起了眼,上辈子多半儿也发生过这件事。

在江婵媛重生的前一世,她肯定也丢了包裹没找到。而且,江婵媛知道那张取货单找不到了。

按照江婵媛的个性,她记得这件事,估计是觉得便宜别人不如便宜自己,这才会在上次偷拿了她的介绍信,随后又在她来取包裹之前先她一步取走。

名单上没有她的名字,就不能证明江婵媛拿了她的包裹,即使她知道了东西是江婵媛拿的也无济于事。

再一个,邮局每天要接收这么多包裹,又要寄出或者被领走那么多包裹,工作人员根本没有可能记住哪个包裹是谁的。大部分情况下,只要工作人员记不住人又没有名单,这个包裹就跟死无对证一般,不可能有人会记得住的。

要不是她这次穿了一身的确良,自己的包裹又实在太大,邮局那两个女同志根本不会想起来她的。

没有名单又没人记住,她便可以完美隐身,谁也不会知道是她拿了这份儿包裹。

就是有一点她不明白,怎么刚巧丢了领取单呢?

闻怀溪和舅舅回了家跟外婆说了这件事,徐桂芳听了以后破口大骂。

“我就知道那个江婵媛不是什么好东西,还偷拿你的介绍信去领了包裹,这么做跟小偷有什么区别!咱们能不能直接去找她把东西要回来?”

闻怀溪摇摇头:“不行的外婆,咱们没有证据是她拿的,她不会承认的。”

徐桂芳啐了一口,又问:“那张取货单怎么会刚好找不到了?该不会是那两个工作人员故意帮江婵媛瞒着吧。”

“那不可能,如果取货单丢了不能证明是谁取了包裹,她们俩是要负责赔钱的。”

闻怀溪:“只能等那俩女同志找到取货单了。”

闻怀溪怀疑那张取货单估计不会被找到了,要不然原文里,“闻怀溪”也该拿着单子去找江婵媛算账的。

第16章 这种老婆子,早死了干净!

“小天下午请个假骑车去跟小妤说一声,免得她等急了。”

闻向妤下乡的向阳大队离姜柳大队接近三小时的车程,来回要骑六个小时的自行车。

姜家有自行车,姜怀天去比闻向妤一个姑娘来方便。

这种小事,徐桂芳一向替闺女考虑到位。

骑六个小时车不见得比下一天地轻松,但李梅香当没听到。

她儿子说过,每次跑完婆婆会给两块奶糖或是桃酥,孙子孙女能吃点好的。

儿子替他儿子女儿挣口粮,你情我愿的事,她不会多嘴。

柳小红立马推一把大儿子,笑着说:“怀天歇着,让怀庆去呗,刚好他干活不行挣不来工分,跑跑腿是可以的。”

柳小红知道婆婆会给一点东西的,同样是干活,为什么不选另有补贴的。

这个眼皮子浅的,非得整点幺蛾子才甘心。

徐桂芳一点不惯着她:“怀庆才十五!晚上回来天都黑了,万一路上碰到啥事,他能打得过壮年汉子?你这个当妈的心咋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