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313)
大家当乐子听的事儿,很快说过就忘,却没想到有一个人上了点心。
没人会在栗珍珍面前说这件事,但就是这么巧让栗珍珍给听见了,她虽然嗤笑一声觉得这些人无聊多管闲事,却还是没忍住上了点心。
她爸妈对她的态度让栗珍珍不得不上心。
按理说能花三百多块钱都要接回亲生女儿,栗珍珍心里是不应该怀疑点什么的,可谁让自己被接回城是时间那么巧呢?
栗珍珍当时被说是抱错回城就觉得很奇怪了,这么多年,怎么这么巧就在下乡的时候发现抱错了接她回去。而且栗家还非得给栗瑶瑶将户口转到乡下,却甚至不愿意栗瑶瑶住乡下要留在家里。
可问题是栗珍珍不管是被接回城里下乡还是在乡下干的活儿都差不多,都是地里和家务那些事儿,甚至被接回去然后下乡比自己在养父养母家里还能好点。
至少有栗父栗母的帮衬,能给自己寄钱寄东西,比起先前给一大家子当牛做马的日子好了不知道多少。
栗珍珍不觉得有人会刻意掏三百多块钱专门找一个假女儿接回家,接回去还给花了那么多钱。她肯定就是被抱错了,让栗瑶瑶代替自己享了十多年福。
再加上栗珍珍和栗父长得挺像的,一回到城里大家都这么说,栗珍珍也就打消了这些怀疑的心。
栗珍珍被接回城没有一个月就下了乡,可就在城里这一个月,她就能明显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一点都比不上栗瑶瑶。
她起初以为就是单纯的偏心,栗父栗母偏心在自己跟前儿养了十多年的孩子,对她这个从小在乡下长大的女儿没有感情,也就少了几分耐心。
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能明面儿上做到公平,起初栗珍珍已经觉得很好了,至少栗父栗母是真舍得给她花钱。
但后面下乡久了离父母远,对栗瑶瑶的嫉妒也渐渐淡了栗珍珍对父母期待的那份儿心,栗珍珍的脑子也就清明了不少。
父母的区别对待冲散了一开始给她花的那些钱,明里暗里的嫌弃让栗珍珍更是在觉得自卑的同时,对父母的期望少了许多。
她虽然会和栗瑶瑶争宠,会贬低栗瑶瑶,但她自己心里也清楚父母对她是比不上栗瑶瑶的。
无论是平时寄东西写信打电话,还是这次回城的机会。
明明她当时告状的时候,栗母说了栗瑶瑶如果执迷不悟不和张栋分手,那她们就想办法将她调回城,让栗瑶瑶自己在乡下待着清醒去。
可真到了这个时候,父母下乡还是为了帮栗瑶瑶办回城手续,甚至都不怕她嫉妒,光明正大当着她的面前说这句话,好像从来没有考虑过让她回城一样。
可是凭什么呢?
明明她才是亲生的不是吗?为什么永远都是她替栗瑶瑶让位呢?
为什么有好机会永远是栗瑶瑶的,她甚至连捡个漏都捡不了。
父母只想劝栗瑶瑶回城,根本都没考虑过她哪怕一点。
栗珍珍清楚周援军和王大嘴家的事,这种事发生的多了,父母的态度又十分明显,栗珍珍心里就忍不住升起了一丝怀疑。
或许她和栗瑶瑶不是抱错了呢?
毕竟她前十几年的父亲和栗父是堂兄弟,这俩人长得还挺像的,那她这个堂兄的女儿,像一点栗父这个堂叔父也是挺正常的吧?
当时她被接回城的时候也是,周围的邻居都只说了她比栗瑶瑶长得更像栗父,却从没有一个人说过她长得像栗母。
但栗母就来了姜柳大队这么几个小时,都有人能看出来她和栗瑶瑶长得像了,即使那点相像之处只有很少一点。
栗珍珍不敢细想下去,但这件事在心里或多或少留下了印子。
第131章 就算是毁了也不想给栗瑶瑶!
栗母没在姜柳大队待很久,中午吃饭的时候苦口婆心和栗瑶瑶说了一堆让她一定不要和栗父死倔的话,在下午上工之前又匆匆回了公社招待所。
她今天过来看栗瑶瑶是瞒着丈夫偷偷来的。栗父根本不让她来劝,就是等着栗瑶瑶想清楚到底要不要答应回城嫁人。
栗母舍不得女儿在乡下受苦,到时候丈夫不让给女儿寄钱寄东西,她就算私底下帮忙也帮不了多少,肯定比不上女儿现在生活这么滋润,所以才偷偷找借口跑来了。
她劝完女儿后没敢多待,也就没注意到一直被她忽略的栗珍珍的不对劲儿,都没多的时间关注对方。
栗母一向不在乎栗珍珍,对方什么样儿和她没关系,反正她的女儿只有栗瑶瑶一个。
栗瑶瑶烦恼母亲也不支持自己要让她回城,更是没心思注意栗珍珍,一边发愁一边继续上工,下午上完工就没精打采地去找了张栋。
父母都在逼她,这种时候她就是想找个人陪陪自己,跟自己说说话。
“怎么了?你妈妈来了你不应该开心吗?”张栋有点心疼地看着打蔫儿的栗瑶瑶问。
这两天栗父栗母来看栗瑶瑶,张栋都没去找对方。他知道栗家父母看不上他这个农村小子,也就没敢往人家跟前儿凑。
栗瑶瑶不说话。
他抿唇:“跟妈妈吵架了吗?”
栗瑶瑶欲言又止,委屈的话差点脱口而出,可又摇摇头没说什么,转移话题和张栋聊着别的闲事儿。
她家里要让她回城嫁人的事儿不能跟张栋说,她今天让妈妈回去再劝劝爸爸,也和妈妈保证了自己不想结婚不是为了张栋。
她就算说了张栋也做不了什么,说不定还会让她爸妈更不开心,她想争取可能都没了机会,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