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66)
闻向妤哭得更伤心了,闻怀溪能感受到自己肩膀处的衣服被泪水泅湿了。闻向妤靠着的地方,有着被温热的泪水渗透后快速变得冰凉起来的湿意。
闻向妤的泪水根本止不住,有了他人的安慰,汹涌而来的泪意更是要淹没了她。
她真的想不通,为什么一起下乡,一起这么长时间的好朋友,居然会是这么想她的。
“她说我勾引张知青。她还说,要不是我勾引张知青让他喜欢上了我,张知青根本不可能跟她提分手的。可是我明明都没和张知青说过几句话。自从下乡以来,我从来都是跟她一起。她和张知青在一起后,我更是避着张知青走。
“这次说和她对象一起接我,也是她主动提出来的,说女孩子走夜路不安全,等我晚上回来的时候接一接我。要不是她说,我怎么可能主动提出来让她和张知青来接我。”
汤如骂自己的那些话,她都不意思讲给妹妹听。
下乡两年了,她居然从来没有认清过身边唯一的朋友。
闻怀溪安慰地拍着姐姐的肩膀默默给她力量,沉默了一会儿,这才询问道:“那赵贵也是她喊去的吗?”
她自然是偏向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姐的,如果姐姐那个所谓的好朋友是故意不来接她的话,那赵贵出现在那里的原因就耐人寻味了。
闻向妤此时已经抬起了头,看向妹妹的目光有一丝难堪,她居然能认人不清到这个地步。
“是她。本来赵贵说是她的时候我还不相信,我没想到,她不仅没来接我,还藏着这样恶毒的心思。”
闻向妤有些迷茫,说:“她一开始也不承认的,直到赵贵拿出了证据。那一刻,我真的感觉自己从来都没认识过这个人。”
闻怀溪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姐姐,毕竟那是陪着她走过了两年的人。刚下乡的时候跟谁都不认识,只认识彼此,从那会儿相互扶持到现在,结果……
她是真的不知道要怎么说好。
两姐妹默默的待在一起,过了许久,闻向妤自己调整过来了,说:“好了,不提她了,影响心情。对了,那天大队长也罚她了,因为是她撺掇的赵贵,大队长本来说要送她回知青办的。但是她干了什么要是说出来,赵贵也会受到影响,村里人不同意。不说她做了什么的话,又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送她过去。最后她跟赵贵一样被罚去采石场了。”
闻怀溪松了口气,顺着她的话说:“就是要狠狠惩罚她。其实随便找个理由也能把她退回知青办的,只是大舅说周队长为人比较严肃,是什么就是什么,从来都不会说谎。”
“是啊,不过正因为是这样,有他在前面顶着,我们这些外来的知青才会安心不是。”
姐妹俩还想再说什么的时候,知青点今天负责做饭的同志回来做饭了。
李丽招呼着坐在房檐下的两人,爽朗地笑着说:“你们俩咋不进去坐?外面刮着风呢。”
闻向妤也笑着回她,说:“丽姐,我们就不进去了,在外面吹着风还凉快。”
闻怀溪跟着喊了声“丽姐”,看着她迈步走了过来。
虽然李丽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但是却格外细心。
她注意到闻向妤眼睛是红的,所以走过去小声问她“”“还为了汤如哭呢?听姐的,别哭了,她不值得。她那样的人,也就你能忍下去了,你看看咱们知青点其他女知青都不带搭理她的。她把张海鹏看那么重要,天天觉得这个喜欢张海鹏那个喜欢张海鹏的,结果呢?她那天刚被罚去采石场,人张海鹏就跟她提了分手。张海鹏是一点都不在乎她!”
闻向妤知道李丽是在关心自己,脸上挤出来一抹笑容,应好道:“好,谢谢丽姐。我知道的,我就是现在伤心,等过了这阵子就不会哭了。我就是,那么长时间……”
李丽知道这种事只能靠自己想通,也没强求,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叹了口气说:“也是,毕竟那么长时间呢,你俩关系好是知青点大家都知道的。不过姐跟你说,其实汤如以前就跟我们说过你的坏话,说你小心眼什么的,你什么人姐还不知道啊,我当时就骂回去了。
“那会儿你们感情好,我也不好多说什么,说出来显得我在挑拨你们之间的关系。现在你俩掰了姐就跟你说说交心的话,汤如真不是一个好东西,别为她太难过了,真的不值得。你拿她当好朋友,她心里不一定怎么想你的。”
“好。”
听到汤如背着自己说过自己的坏话,闻向妤发觉自己好像并没有那么意外。
原来她其实是知道汤如是什么样的人,只是心里不愿意承认吗?
李丽看她听进去了,也不多说什么了:“那行,我做饭去了,你跟妹妹说说话。妹妹啊,你多陪陪你姐。”
“嗯,谢谢丽姐。”
“姐,别为她难过了,真不值得。你看丽姐人就挺好的,你们以后可以多来往啊。”
闻怀溪是真的觉得李丽这人还挺好的,至少相处了这么一会儿来看,李丽是一个相处起来让人觉得很舒服的人。
“但是啊,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再出一个汤如……”
“好啦我知道了,小管家婆。”
一次就够了,再来一次还了得?
闻向妤笑着捏了捏妹妹的鼻子。姐妹俩打闹着,知青点大门进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张海鹏走到两姐妹面前,用为难的目光看看闻怀溪又瞅瞅闻向妤。
闻向妤不解,他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这个点除了请假的她,按理来说只会有做饭的李丽回来才对。而且他用那种眼神看她俩人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