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83)
刚刚那种情况,他们帮老王头是背叛了知青这个队伍。帮刘志斌吧,这人到底品行败坏,而且他们也瞧不起这人。
说来说去,他们没必要帮老王头,也委实没必要为了刘志斌惹得一身腥,还不如老老实实闭嘴干活儿不掺和这事儿呢。
此时自己刚刚的怂样被刘志斌挑明后,这些个男知青涨红了面皮,包括赵建设在内的他们全都呐呐地闭嘴不说话了。
刘志斌更得意了,仿若一只战胜了的大公鸡,昂头挺胸地欣赏了一圈所有人脸上憋屈的表情。
呵,就是要这样,不然他们还以为自己好欺负呢。
那天过后,闻怀溪再也没在上工的地方见到王娟了。
据姜远峰所说,老王头觉得王娟喜欢刘志斌就是因为离他太近了,天天见面,所以才会对他情根深种,若是有一段时间不见面,王娟自然会放下这段感情。
为此老王头特意让姜远峰将王娟分到了村西边的地里。
一东一西,势必要让两人离得够远,不给王娟一点见到刘志斌的机会,也不给刘志斌方便找到王娟的机会。
他舍不得打骂自家闺女,也只好用这种方法,希望能有点作用。
好在让他松了一口气的是,王娟虽然喜欢刘志斌,却不是那种会为了他非要反抗家里的恋爱脑。
按照王娟的话来说,自己只是上学少又不是没脑子,她人很聪明的好不好。
平常不听家里话帮帮刘志斌也就算了,家里又不会因为这个拿她咋样。真为了一个男人跟家里闹掰,她是傻了才会干这种事。
因此王娟没有一点反抗,乖乖听了老王头的安排去了村西边的地里上工。
王娟看得明白。
真要找刘志斌,就算两人在一东一西也能找。
他们村再大也就是一个村,一东一西十分钟的距离,又不是什么生死之隔。她委实没有什么必要不听家里的话非要跟刘志斌待一起上工啊!
她是听话了,刘志斌可惨了。
自从老王头将闺女跟刘志斌隔开以后,那是心情一片大好。但是没有了王娟的时不时帮助,刘志斌最近的日子便过得有点凄苦了。
这个日子凄苦倒不是生活水平的凄苦。
虽然刘志斌他家里也就在他刚下乡那会儿寄了信,等知道他安稳下来以后,再也没给他寄过钱粮。但是刘志斌拢共下乡没两个月,下乡的时候又带了他的那份知青补贴,钱财方面远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甚至仍有不少富余。
他的日子凄苦,指的是不仅没了王娟的帮助,而且还没了锄草这个好工作。
因为刘志斌实在不愿意妥协跟张小英处以结婚为目的的对象,被张小英她爹张会计单方面针对换活了。
刘志斌可是连锄草这种在大家看来轻松的不能再轻松的活都要王娟帮忙的人,更别说那些重一点的活了。
好巧不巧,经历漫长的严冬过去,当空着的土地已经变得瓷实的时候,姜柳大队要开始埋土豆了。
冬季的那些菜早在去年十二月已经收完了,一二月那会天太冷又种不了什么菜,这片地便从那会儿到现在一直空着没松过土。可想而知扎地的人得多下力气才能将土地扎到能埋土豆的标准。
扎地要实打实下力气,怎么想这活都比锄草累多了。
刘志斌刚去了地里两天,就开始哭爹喊娘的,骂骂咧咧地咒骂着将他安排到了这里扎地的姜远峰和张会计。
当然,他心里不断念叨的人肯定也少不了张小英这个“罪魁祸首”。
不就是不愿意跟张小英处对象吗?
张会计那个老东西这么做,就不怕自己去知青办告他一状?
刘志斌刚信誓旦旦的想着自己悄悄去gwh或者知青办写封匿名举报信举报一下张会计跟姜远峰,转而又想起来人家敢这么做肯定是不害怕他告状的,张会计这个安排知青办应该管不着,他就算举报了也没用。
刘志斌哭丧着一张脸唉声叹气,时而又一脸阴狠,不住地念叨着张会计大队长别被他逮到小辫子,不然小心他去告状!
路过的老知青见他这个模样,怀疑地一直瞅着他。
“他这是?大中午的不去干活在这儿嘟囔啥呢?”
老知青们已经有了不少经验,吃完饭快速收拾自己一番后就打算睡下了。养精蓄锐才好面对中午的劳动嘛。
他们对刘志斌吃完饭不赶紧休息搁那儿嘟囔个不停的行为表示:刘志斌是傻子吗?
昨天一回来就哭爹喊娘的,都知道累了今天不赶紧休息一下恢复点体力,在那絮叨个不停是觉得这样坐坐就能歇好啊,还是说指望有人给他换工作。
女知青不知道很正常,毕竟他们不在一个屋子里住,知道点真相的男知青满脸的一言难尽,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的,犹豫着该不该跟她说。
知青们一看就知道这小子知道点什么,招招手将他拉到一边,几个人凑在一起逼问着这个“小羔羊”。
“小刘知青,你知道点什么吧?快跟我们说说。刘知青那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把他咋了呢。”
“对啊,我感觉他那表情有点阴森,反正我是有些害怕的。”
“对对对就是这个感觉!我也是总感觉他憋着坏。虽然他笑得挺阳光的,但是我这心里老是不得劲儿。就是毛毛的你们知道吗?”
“对对对,就是毛毛的,害怕得很。”
被她们叫做“小刘知青”的这位刘知青正是跟闻怀溪刘志斌他们同一批下乡的,那位平时并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另一位刘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