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知青在年代文里吃瓜(97)
“怎么,随便穿一件做活儿的破衣服去,到时候人家男方回去了,村里人一问姑娘怎么样,人家光记得破衣服了,这不是凭白给娟子坏名声吗?”
对啊。
闻怀溪决定站在外婆这边谴责外公。
第一印象很重要的,外婆慎重点没错,更别说这又不是自家姑娘相看。
人家请你去你就穿个烂衣服,不是不给王婶子面子嘛。
人家请你是看重你,你当然要对这事上心啊,平白无故让王家人有隔阂就不美了。
更何况,万一真的因为外婆的衣服让人家第一印象不好坏了娟子姐的好事,那他们家罪过就大了。
虽说这种人家也不能深交,但相亲失败绝不能是因为他们。
闻怀溪猛猛点头,十分无比赞同自家外婆的观点,并对外公投去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外公的眼神。
虽然听不太清说了什么,但是这姿态,姜山一看就知道老婆子没说自己什么好话。再思及今天发生的事,他用脚趾头都能想来徐桂芳到底说了自己什么。
他警觉地起身凑过来,试图让外孙女相信自己:“别听你外婆乱说,我什么时候说让她穿破衣服去了?你外婆那是歪曲我的意思。明明是她,一大早非要把人拉起来看她换衣服,说好了,她又说不合适,说不好了,她又生气。那我能说什么?人家小年轻相看,她随便穿一件衣服不失体面不就行了?”
这么一听外公也没错啊。
两人试图让她表态,但闻怀溪像一根随风飘荡的小草,觉得谁说的话都有道理,她根本选不出来。
迷茫,无助,疑惑,不解。
眼底透露出清澈的愚蠢。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件事她是掺和不了了,还是让他们自己解决吧。
闻怀溪将求助的眼神投向了姜远峰。
唉。
姜远峰就知道是这样。
因为他刚刚也是这么夹在了父母中间,被两人逼着非要选择一方。
徐桂芳女士选衣服没多久,便跟姜山同志争吵了起来,当时的他,同样被喊去做出选择,然后同样选不出的他被徐桂芳女士强行镇压,跟姜山一起发配到了“边疆(房檐下)”。
他跟老父亲相依为命,可怜兮兮地坐在房檐下抱团取暖,直到这两倒霉兄妹回来。
然后,姜怀志没被喊到逃过一劫,而他可怜的外甥女啊,成了老头儿老太太之间的“牺牲品”。
本着同病相怜的悲惨,姜远峰出声打断了那边两人的拌嘴。
“妈,你衣服还没挑好呢,快让小溪给你挑挑,等会儿不是要早早去王家帮忙吗?再不走王婶子要忙完了。”
相看赶早,两家人能聚在一起吃个中午饭,也尝尝女方姑娘的手艺,看看未来媳妇儿做饭咋样。
王娟和周子安的这场相看是在女方,所以东西都要王家准备。早早吃了早饭准备了中午要用的东西,等男方来了,就得陪客了。
“哦哦哦对。”徐桂芳成功被说服了,不再理老伴儿,拉着外孙女进了屋。
“来快给我看看,等会儿就要走了,来不及了。”
呼,活下来了。
被拽进去之前,闻怀溪向大舅表达感谢:大恩不言谢,大舅,还是你靠谱。
姜远峰回以眼神:好说好说。
挑好衣服后,徐桂芳终于满意地跟着姜远峰出了门。
顺着闻怀溪跟姜怀志两人刚走回来的小道,天空渐渐泛起了鱼肚白,太阳也缓缓省了起来,照得整片天地亮堂堂的,连喜鹊也叽叽喳喳,好似在为王娟的喜事庆祝。
整个姜柳村就这么苏醒了。
农家人没有闲时候,这些人为了王娟的事情忙活请了假,其他人却要照常上工,挣自己的那份口粮。
听到喜鹊叫声的时候,好些汉子妇女不约而同往声音来源处看去,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喜鹊这么叫,看来今天是有好事儿啊!”
“是啊,可能喜鹊儿是想告诉我们,今年有个好收成。”
“铁牛说得对,今年肯定有个好收成的!”
庄稼人,最盼望的就是有个好收成了。
村民们说说笑笑,谈论着收成和各家的孩子,整片田地都是众人的欢声笑语。
随着太阳越升越高,小路那边渐渐走进了两道身影。
一个身材中等面容和善的中年妇女跟一个高瘦白净长相俊秀的年轻男人,正是要去王家相看的周福媳妇儿林荷和周子安。
媒人没跟着一起,她受托一大早趁着黑沉的夜色早就到了,要不人家一看就知道是来做什么的。
万一没成事,说出去尴尬。
周子安母子是抄了小道过来的。即使早就说好了遮掩的借口,小心点,少几个人看见总是没错的。
零星几个干活的看到了周福媳妇儿和周子安,隔了老远便招呼道:“大妹子干啥来了?咋这么早?”
林荷丝毫不漏痕迹,热情地笑着回道:“老姐姐忙着呐?是啊,来走亲戚可不得趁早?”
周福家在姜柳村是有亲戚的。
这周边的村子,几乎大家都有点或近或远的亲戚关系。即使不年不节,以这话作为借口也说的过去。
林荷笑着将手上的东西拎起来示意:“这不,饭都带来了,今儿可得好好吃他家一顿。”
这话自然是说笑的。
单看她自己拎了饭的行为,就知道是在开玩笑。
这年头谁家都不富裕,怎么可能以这种态度来走亲戚。要是真这样,来这一趟得招不少闲话,亲戚也得念叨,这门亲戚就处远了。
问话的婶子也知道,闻言只是笑着回了句:“让他家拿点好东西待客,你可得使劲儿吃,给他家吃穷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