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10)

作者: 相思不再念 阅读记录

闻声笑道,“说不定我们俩去的地方距离不远。”

濮瑜叹息一声,“希望如此。”

结果到了分流点找来接站的干部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濮瑜她们所在的建设兵团、林场和农场,距离易迟迟去的靠山屯最远相隔一百多公里,最近的也有四十多公里。

见面互串门子的希望彻底落空,众人只能互留地址后,分道扬镳。

她提着行李,顺着人流往外走。

火车站人山人海,喇叭声更是此起彼伏。

易迟迟在嘈杂的声音中分辨了半天,才听到有人喊:“到保安县的知青来这里报道!”

五分钟后,她站在了保安县知青办负责点。

知青办的负责人登记核对了姓名,看了手续后指了指后面军绿色的解放车,“去车上等着。”

于是,疲惫不堪的易迟迟上了前往保安县的解放车。

车上有三十多个知青,鉴于人还没到齐,一时半会的走不了。

太吵了,也睡不着,只能闲聊互相打探情况。

保安县有农场,有林场,还有建设兵团,车上的知青大部分都是到这三个地方。

唯独易迟迟和一个叫周秋雨的小姑娘,是靠山屯。

许是因为去的是同一个地方,周秋雨自动把自己和易迟迟归类到了一起,和人换了位置坐她旁边。

见易迟迟看过来,她讨好笑笑。

这姑娘相貌普通可以称为清秀,却胜在一双眼睛出彩。

干净,黑白分明,讨好看着人的样子像林间小鹿般透着灵动。

易迟迟朝她弯唇一笑,“闭眼休息一下。”

“好。”

这孩子也乖,闻声抱了她那个小小的包袱挨着易迟迟往车厢一靠,闭上眼睛就睡了过去。

没几息时间还打起了呼噜,睡眠质量好的让人羡慕。

特别是随着车子启动,路上颠得人恨不得飞出去都没把她颠醒,就更让人羡慕了。

车子摇晃了四个多小时,终于到了保安县。

下车,转车,一番折腾后他们坐着比解放车还要颠簸的拖拉机,终于在下午两点多到达保安公社。

这次不用转车倒腾了,易迟迟拉着周秋雨去了靠山屯站点,见到了来接她们的靠山屯大队长柳承启。

看见站在面前的两个小姑娘,大队长蹙起了眉头。

第9章 绝望

他看向周秋雨,“小姑娘,你多大了?”

“14。”

周秋雨怯生生回话。

柳承启倒抽一口凉气,娘耶,他以为这姑娘是个子小脸小,原来是真的小。

这小胳膊小腿的……

瞅了瞅瘦的像根竹竿的易迟迟,柳承启眼前一黑,再一次感到了什么叫绝望。

去年来的四个知青没一个能打的,今年这两个更差劲。

想去公社和老陈干一架!

他握着马鞭的手青筋毕露,视线落到了易迟迟身上,“你呢?”

“17。”

易迟迟弯唇一笑,对队长崩溃的心情表示理解。

这要换她处在大队长的立场上,她也绝望。

没办法,谁让她和周秋雨一看就不是干活的料呢。

柳承启捂着腮帮子定定盯着她们看了半晌,长叹一声,“上车,我们回去。”

两人乖巧上车后一口一声叔嘴,是真的甜,还给他糖吃。

态度太好了,搞得柳承启也不好继续木了一张脸。

又想到这俩小姑娘和他家老闺女差不多大,遂起了提点的心思。

“到了后在知青点多做事少说话。”

这是让他们别跟着知青瞎胡闹的意思。

易迟迟挑了挑眉,看样子知青点的几个知青不好接触。

“好的叔,我们会记住的。”

周秋雨嗯嗯点头,表示她听话。

柳承启就觉得,甭管这俩姑娘干活行不行,脑子却足够灵活。

目前看着,不是那种虎了吧唧的人。

他现在没别的想法,只希望这俩小姑娘在机灵的同时,还乖一点!

别跟之前那几个一样,干啥啥不行,吃饭闯祸第一名!

“遇到一个脸上有颗大痦子的妇女记得远着点,别虎了吧唧和她搞到一起。”

“……好。”

“有个拄拐杖脸很凶的老爷子看见了不要怕,那是上过战场的老兵,也是个好人。”

“明白!”

“还有……”

大队长嘚啵嘚啵说开了,易迟迟和周秋雨听得认真。

下午四点多,靠山屯到了。

“我先送你们到知青点,你们先好好休息一天,明天到大队部报道。”

柳承启将马车赶到一座青砖大院门口,宽广簇新的周秋雨眼睛都瞪圆了。

易迟迟心里有了数,这房子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地主家的。

和屯子里的房子差距太大。

这种房子会变成知青点,只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屯子里不好安排,只能腾出来做知青点以示公平。

“王楠,出来接人了!”

“来了。”

屋内出来一短发女子,鹅蛋脸,肤色苍白,眉眼间隐有痛楚之色一闪而逝。

易迟迟观察了一下她的脸,这是气血两虚才有的脸色。

不出意外的话,这姑娘该是特殊时期,还有痛经的症状。

“王楠,这是新来的知青,他们就交给你了,你安排一下。”

“好的队长。”

柳承启嗯了声,架着马车离开。

人一走,王楠脸上的笑容收敛,她上下打量了一下易迟迟和周秋雨,道,“我是王楠,67年下乡的知青,你们先跟我进来安顿吧。”

易迟迟和周秋雨提着行李包跟上,王楠也不废话,领着他们进了院子,里里外外逛了一圈后,直言不讳道,“你们也看见了,知青点有五间正房,都有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