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12)
“之前身体亏空的有些厉害,需要调理一下。”
上下打量了她一眼,众人终于知道她为什么这么瘦了。
搞了半天是身体不好。
“那你忙着,我们先去做晚饭。”
“好。”
半个小时后,易迟迟端着煎好的药回了屋。
太烫了,需要放放凉再喝。
所以,她先把昨天借他们的粮食还了。
下乡知青头两个月有粮食补贴,每人每月是二十斤粮食。
十五斤粗粮,五斤细粮。
粗粮她胃受不了,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找大队长买了买三斤大米,两斤面粉。
细粮不可能还,她自己都不够吃。
因此,吃他们的粗粮她还的也是粗粮。
刚把灶台点燃的王楠看见她端来的玉米面,瞅了眼道,“多了点。”
易迟迟,“……”
她瞅了瞅碗里那点玉米面,笑笑,“收着吧,下次不够了再找你们借。”
这么点东西实在是懒得掰扯,反正以后也不凑在一起吃饭。
“也行。”
东西还完后,易迟迟又和他们聊了几句后回房喝药。
是真的难喝。
一想到这样的苦药汁子她还得喝上一段时间,黑色绝望便潮水般涌来。
还是得想想办法。
药补不如食补,但以她目前的情况食补没戏。
所以——
“都吃着呢。”
她大摇大摆的去了厨房。
王楠他们正在吃晚饭,窝窝头,咸菜,一个个吃的苦不堪言。
“坐!”
指了指条凳,手里拿着窝窝头啃的白琛问她,“要不要一起吃点?”
易迟迟摆摆手,“我刚喝了药。”
“那你来干什么?”
葛素娟好奇询问。
她不好意思笑笑,“屯子里秋收完会不会组织人手进山打猎。”
白琛他们眼睛骤然瞪圆,不敢置信看着她,“你还想进山打猎?”
“真有打猎?”
周秋雨眼睛亮了,易迟迟也没好到哪里去。
白琛他们就无语,这俩关注点简直绝了。
“有。”
白琛来得最早,对屯子里的情况门清,他说,“每年秋收完后,队里都会组织人手赶在大雪封山前进山一次。”
“不过……”
易迟迟和周秋雨的耳朵竖了起来,身子前倾做聆听状。
“跟我们知青没关系。”
言下之意:进山没他们的名额。
周秋雨眼眸亮晶晶道,“打到猎物的话,知青能不能分肉?”
“能!”
好歹他们也是靠山屯的一员,虽然他们干活不行走哪都被嫌弃,但队里的人也没怎么苛待排挤他们。
区别对待还是有那么一点,也能理解。
毕竟他们是外来者。
“量不多,可以找队里人买。”
至于能买多少,得看情况。
“有野猪吗?”
“不一定。”
下意识接话的王楠说完才反应过来不对,问她,“你馋肉了?”
“你们不馋?”
她不答反问,王楠他们笑了,怎么能不馋,可肉太难了。
买肉不但需要钱,还需要票。
关键是供不应求。
屯子里没肉卖,公社倒是有,但往往等他们收到消息赶到时,早就被抢了个精光。
“别想了,等吧,等秋收完看队长他们打回些什么。”
也只能如此了。
晚间易迟迟坐在炕上清点自己的全部家当,现金1862块5毛6分钱。
粮票有两种,分别是全国粮票和军用粮票,加起来八十六斤三两。
易迟迟也搞不清楚易勇是从哪里搞到的这些粮票,不过这些不重要,现在都是她的。
剩下的票她拿了自信车票、缝纫机票和收银票外,诸如布料、肥皂票这些没拿。
有使用期限不说,出临城了也没办法用。
只能便宜易静他们了。
也有可能会被革X会一起收走,就看谁的手快。
不过以易迟迟的估计,应该是革X会的手快。
她的催眠不是白学的,章建设此人她也了解,虽然讲道理,却是个货真价实的狠人。
以她埋的线,易勇夫妻必然会狗咬狗。
9条人命,再加上诬告等等,足以让这夫妻俩死刑!
没了父母的庇护,等着易静他们的未来将会是无尽的苦难。
第11章 知青都不是好东西
知青院里有一口井,用水还算方便,少了挑水的程序。
洗漱好后,易迟迟开始准备早饭。
她昨天找村民买了个小炉子方便煎药给自己弄吃的。
非烧煤的工业炉子,而是那种用黏土做的烧木炭的炉子。
去厨房借了点火,她给自己煮了一碗面糊糊。
还没吃上两口,巫永飞拿着个窝窝头出来了。
见她在吃面糊糊,他咽了咽口水,“易同志,你这个看着很好吃的样子。”
屋内坐在桌子前吃早饭的白琛他们,听见他的话眉头皱了起来。
又来了又来了!
巫永飞是不是脑子不好,每见到一个新来的知青都要来上这么一遭。
怎么脸皮就这么厚。
白琛下意识想要起身去制止,被王楠拦了。
“别着急,再看看。”
看什么她没说,但在场除周秋雨外的人,秒懂她的意思。
这是想先看看易迟迟如何应对,在决定用什么态度来对她。
并不知道他们心里想法的易迟迟皱了皱眉,“清汤寡水的你从哪里看出好吃了。”
巫永飞的笑容僵在脸上,易迟迟像是没看见一样自言自语,“连人的病号饭也馋,什么人呀。”
她摇摇头,端着碗回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