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176)
再一试探,确定了。
然后才有药子叔千里追妻的结果。
得知穆妲也是医疗工作者,易迟迟第一反应是她终于可以解脱了。
瞬间脑子一热脱口而出,“我以后是不是可以不出诊不看病只负责制药种植草药这一块?”
她高兴的像只二哈,浑身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息。
药子叔见不得她这幅高兴样,兜头一盆凉水泼了过来。
“我看你是想屁吃,还不出诊不看病,你师娘得去医院上班。”
“哈?!”
易迟迟心拔凉拔凉的,不敢置信朝穆妲求证,“师娘,你真要去医院上班呀?”
“是啊,我工作关系转过来了。”
她一个资深医疗工作者,想闲着也不现实。
何况她也不想闲着。
她还能活几年,可以继续为祖国的医疗发展做贡献。
易迟迟哦了声,“那师娘你好好干,以后我们缺药就找你帮忙申请。”
医院有人对他们来说是好事,至少申请药物方便。
想到药物,她起身来到柜台前打开抽屉拿了单子给药子叔,“叔,西药都用完了,你看着办吧。”
药子叔接过瞅了眼,“你没打报告?”
“打了,还没来得及去公社。”
“明天去申请。”
话音未落,他拿了个小包袱递给她,“给你接了个活。”
“什么活?”
易迟迟好奇接过包袱,刚准备打开就听见他说,“一幅观音像,我帮你开价一千二,主家同意了。”
“???观音像?”
好家伙,她药子叔这么猛的吗?
去了趟南方,追回个媳妇不说,还给她搞了个赚外快的机会。
价格还开的这么高。
她忙不迭打开包袱,发现里面是一张蚕丝绢,和颜色各异的丝线。
质量非北方城市能比。
就算是上次郁如棠拿来的丝线质量很好,和药子叔带回来的这些也没法比,就不在一个档次。
“怎么搭上线的?”
“坐火车搭上的。”
说起这件事,药子叔也觉得挺离奇,他言简意赅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不复杂。
简而言之就是他坐火车坐到一半,救了个乘坐软卧的大干部。
那位大干部呢,和他目的地相同,都是羊城火车站下车。
两人就这样聊上了,然后他被换到了卧铺车厢,和大干部做了室友。
至于刺绣真是个巧合,易迟迟之前绣了不少帕子,送过郁如棠,送过药子叔,也送过王楠他们。
大师级技术在这里,哪怕布料差,线差,出来的成品也是一绝,惟妙惟肖又灵气逼人。
不巧,药子叔那张帕子是一丛翠竹,他拿出来用的时候被大干部看见了,开口想看看。
一看就对她的绣技赞不绝口,随后开始打探她的消息。
药子叔怕替她惹麻烦,一开始不肯说实话只想着把人敷衍过去。
大干部看出来了,也没强求。
但这个不强求只是暂时。
中间具体发生了什么,药子叔不肯说。
反正回来时,他就替易迟迟接了这个活。
还定好了明年八月交货。
看着他递过来的钱,易迟迟纳闷,“那位就这么相信你?”
自备材料,提前付款两百,还接受明年八月交货,这哪里是干部,这是活生生的财神爷呀!
“有这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我把闻小子和贺小子给压出去替你做担保了!”
易迟迟目瞪口呆,这操作不是一般的骚。
“他们俩同意?”
“同意啊,他们俩相信你。”
易迟迟就觉得,就算这幅观音像不为钱,为了闻时和贺云松的那份信任,她也得拿出十分的精力来将观音像绣到完美。
唯有这样,才不会辜负两人的信任。
念及此处,她开始找药子叔打探大干部对观音像的要求。
第152章 墙头草似的
“有画像!”
话音未落,他跑行李堆里一通翻找后拿了个画筒递过来。
竹制画筒,打开抽出里面的画卷展开,是一幅紫衣观音。
紫衣观音是普陀山最为著名的观音像之一,信徒众多。
画观音的画师画技一流,更难能可贵的是投入了感情,一双眼睛画出了画龙点睛之效果,将观音的圣洁和神韵体现的淋漓尽致。
“看起来好复杂的样子。”
之前没看过观音像的穆妲凑过来看了眼,顿觉忧心忡忡,开始担心起易迟迟绣不出这幅观音像的神韵。
“这能绣出来?”
“能!”
易迟迟自信满满,好歹她也是绣品进国博的人,国礼都不知道绣了多少。
观音像而已,难不倒她。
“对绣法有没有要求?”
“苏绣。”
那没问题,她精通擅长的就是苏绣。
要是来个蜀绣或者湘绣粤绣之类的,她还得用两个月的时间练练技术,现在嘛,可以直接去订做绣架等着开工了。
决定了,明天就去找柳大爷做个绣架。
鉴于药子叔他们一路风尘仆仆的回来,闲聊几句后易迟迟在他的要求下,带着她新出炉的婶子去洗漱好后领着人回了屋。
秦久交给了药子叔,晚上爷孙俩一个房间。
易迟迟和穆妲一个房间。
把自己打理干净的两个女人躺在床上闲聊。
说是闲聊,其实主要是穆妲向易迟迟打探药子叔这些年的经历。
易迟迟瞬间苦瓜脸,“婶儿,我插队知青,和药子叔相熟也就今年的事。”
穆妲秒懂,这是说之前不是很了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