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177)
“通过和他接触后,你觉得他过得好不好?”
“表面上看着不错。”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主打的就是一个潇洒,又因为是赤脚医生,还挺受人尊敬。
不过仅限于表面。
“内心有多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不然当初催眠也不会哭得稀里哗啦、毫无形象。
“婶儿你呢,这些年过得好不好?”
她看向穆妲,眼神充满了好奇。
老一辈的爱情其实挺令人唏嘘的,特别是战乱年间的爱情,那是真正的奢侈品。
有人穷尽一生,保留着心中的那片净土等一个战死沙场永远无法归家的人。
有人互许终身,却误了对方一生,自己儿孙满堂。
药子叔和穆妲不是这两种的任何一种。
分离多年,还能再续情缘的缘分是真的美。
但她还是好奇,穆妲这些年的心理变化。
“……我也不知道好不好。”
她沉默了很长时间,才捂着胸口感受着胸腔内心脏的跳动声,轻柔的声线染上丝丝缕缕的笑意。
“以前虽然工作繁忙,也有朋友,但这里是空的,总感觉缺失了一块,现在……”
弯唇一笑,“缺失的那一块得到了弥补。”
“那就是不好。”
易迟迟了然,心里缺了一块,生命中有着一个巨大的遗憾,想好也好不起来。
“不好也谈不上,至少没什么时间胡思乱想。”
拍拍易迟迟的脑瓜子,她轻笑道,“快睡吧,明天还要早起。”
确实。
然后,一夜好眠。
翌日早上六点多,生物钟已经准时的易迟迟爬起来刷牙洗漱,煮了面把人喊起来吃完早饭送秦久去学校后,张罗着要搬回知青院。
正主归家,她得腾位置。
老巫啊,我可想死你的厨艺了。
天天自己做饭的日子,苦啊。
她可算是解脱了。
见她周身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息,药子叔跟打翻了醋坛子似的酸溜溜道,“能回知青院就这么开心?”
“不用自己做饭每天吃现成的,自然开心。”
药子叔代入自己想了想,发现不做饭的快乐真的无与伦比。
本着见不得人好的原则,他冷酷无情问,“你回知青院小久咋办?”
“回他太爷身边。”
开学到现在,秦久已经凭着自己强大的个人魅力,和墩墩他们处成了好朋友。
在学校也有了新朋友。
成绩好长得漂亮的孩子有特权。
特别是长得漂亮还因为家境原因,从小就被精心培养的高智商早熟孩子,格局眼见乃至所学的知识都非小山村同龄孩子可比。
就算是比他大的,也不一定比得上他。
因此,只要没人举报找麻烦,秦久能和普通孩子过得一样。
这也意味着他可以回归老爷子身边了。
而她,该办的事已经办好,该做的也都做好。
不能再护眼珠子似的护着小孩儿。
温室花朵不是秦久的归宿,翱翔九天不惧风雨的雄鹰,才是他的命运。
秦家的状况也不会允许他成为温室花朵。
“我可以每天早晚抽时间去看他。”
药子叔挺诧异,“我以为你会舍不得放手。”
早上易迟迟煮面条时,他去村里溜达了一圈,和人唠了不少,知道了他离开这段时间村里发生的大小事。
自然也知道易迟迟为了秦久上学,付出了什么。
“那不能,养孩子就跟放风筝一样,该松的时候松,该紧的时候紧。”
其实对男人也一样。
毕竟男人至死是少年。
“这话有点意思。”
穆妲轻笑着接了一句,随后朝未来准丈夫使眼色,示意他赶紧说。
秒懂她意思的药子叔清了清嗓子,“丫头呀,你有没有想过别回知青院,就住这边?”
“不方便。”
哪里不方便她没说,但药子叔心里有数。
“我可以做饭,房间有多的。”
易迟迟额头挂满黑线,很好,这是逼着她把话说透。
“新婚燕尔,干柴烈火,还要我继续吗?”
再继续,她可不保证自己的嘴能把门。
来自信息大爆炸后世的她,敢做也敢说。
扭捏?害羞?
那是个什么玩意,在她这就不存在。
这话一出,准夫妻俩瞬间萎了。
然后,易迟迟成功搬回了知青院。
带着大包小包,以及药子叔替她从南方代购回来的海货和果干。
见面三分情,何况她和王楠他们的关系处的也不差。
易迟迟的回归,让整个知青院的气氛都欢腾起来。
唯独宴晚晚和宁海涛,跟她欠他们八百万似的说起了风凉话。
“有些人啊,就跟那墙头草似的,这边歪一下,那边再歪一下。”
第153章 真不是个东西
易迟迟翻了个白眼,“心情正好,别逼我扇你们。”
“你还想扇我们?”
宴晚晚腾地一下站起身怒视着她。
然而她不是刚下乡那个貌美如花的宴知青,而是因为饥饿面黄肌瘦双眼无神的宴知青。
不瞪眼还好,这一瞪眼,瞬间让易迟迟联想到了大眼蛙。
“嘴贱不该扇?”
她不答反问,随后视线落在宁海涛身上,“我说宁知青,你是男人不?”
这话问的挺莫名其妙。
至少在场众人都懵了。
宁海涛更是一脸茫然,“我怎么不是男人了?”
“你是男人一天到晚干见不得光的事?你是男人一天到晚让女同志挡在你前面出头?”
易迟迟呵了声,在关明月和宴晚晚若有所思的目光中提点道,“关知青,宴知青,我劝你们俩好好想想,当初你们三人没闹翻之前既得利益者是谁,又是谁挑拨着你们形成对立面,好好的姐妹情楞是成了今天这幅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