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299)
大狸甩了甩尾巴,理都懒得理她,连个白眼都吝啬。
秦久满脸懵,“姑,大狸的爹妈是谁?”
“你药子爷和药子奶奶呀。”
之前大狸不回家,药子叔急得满屯子找,等知道大狸因为小橘子常驻她家后,就开始不找了,但还是会念叨。
昨儿过来卤肉,还念叨大狸有了娃忘了爹妈。
“是该回去看看。”
秦久将小橘子塞到易迟迟的军大衣口袋里,弯腰捞起大狸抱住后语重心长劝道,“狸啊,出来玩也不能忘了回家,不然家长会担心。”
享受人肉轿子的大狸瞅了他一眼,转动脑袋移开视线看向空中。
易迟迟顺着它的目光看去,黑沉沉的天空又开始飘雪了。
手电筒的灯光一晃,细密的雪花纷纷扬扬落下。
完犊子,看这个落雪的密集度,今晚这场雪怕是不小。
希望明早起来没堵门,也不知道姥爷他们柴火还够不够?
到了一问,老爷子说够。
易迟迟对此持怀疑态度,“真够?”
“真够。”
老爷子一脸无奈,“为了节省柴火,我们都睡一个屋。”
炕大,完全睡的下这么多人。
至于说有个女同志不方便什么的,拉个帘子让老宋夫妻俩单独一边就行。
东北的冬天真心不能太讲究,不然柴火烧完了,都得冻死,保暖最重要。
易迟迟不放心摸了摸炕上的温度,发现热得烫手,被子都烤的暖烘烘的,又开始担心起来。
第258章 看着都害怕
“炕烧得这么热会上火呀。”
刚来的那个冬天她就干过这样的事,为了暖把炕烧的热乎乎,一觉睡醒上火了,嘴里起了好几个燎泡。
“刚吃完晚饭温度高点,等灶里的火下去温度也就下去了。”
易迟迟哦了声,“上火的话记得说。”
老爷子他们点头说好,然后催促她赶紧回去。
还让叶允唐送她,理由是雪下大了。
确实大了,从一开始纷纷扬扬的小雪,变成了现在的鹅毛大雪。
俗话说除夕雨雪不停,六畜兴旺五谷丰。
这种天气对靠山屯的老乡们来说是个好天气,但对需要让人送的易迟迟来说不是个好天气。
她说,“我大人了,能自己回去。”
“不安全。”
“我随身携带着药粉。”
拍了拍口袋,她摸出几包药包,“还带了刀。”
说话间,她又抹了把弯月形的刀出来。
刀不大,就比她手掌长一点,但刀锋很利,还泛着不正常的光,带着点绿色。
众人,“???”
“你这刀的刀刃是怎么回事?”
叶允唐伸手想摸,易迟迟吓得赶紧避开,“不能摸,有毒。”
“啥玩意?”
老爷子他们惊呆了,谁会在刀刃上摸毒啊。
这脑回路就很清奇,怕是话本之类的看多了吧?!
“你为什么会在刀上抹毒?”
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他们晚上觉都不踏实。
“我知道。”
易迟迟还没来得及回答,安置好小橘子和大狸的秦久举着小手抢答,“姑姑说闲着也是闲着,正好药子爷爷摸了条毒蛇,把毒囊取了毒液制成了药,还剩点蛇毒,姑姑就把毒稍作处理后抹到了刀上。”
老爷子他们看向易迟迟,“小九说的真的?”
“真。”
她颔首,“我得让自己有自保能力。”
将自身安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是一件极为愚蠢的行为。
在保护自己这块上,她从不指望外人,都靠自己。
所以,她将刀塞回刀鞘里,又摸了摸头发,“我头上还有针,不需要送。”
叶允唐看向老爷子,“叔,她确实不需要送。”
就她这浑身上下都是危险品的节奏,真遇到坏人了,倒霉的绝对不可能是她。
只能是坏人。
没忍住心里的吐槽欲望,他又补充了一句,“真的叔,就迟迟这样的姑娘我看着都害怕。”
太彪悍了。
因为亮了兵器的原因,落了个很彪悍评价的易迟迟获得了自己回去的资格。
临出门前,她再次叮嘱,“明天晚上过去吃团年饭,都自觉点,不要让我过来一请二请三请的,我会生气发火的。”
宋老太太被她故作凶狠的样子逗笑,问她,“你要怎么发火?”
“把人打晕拖走。”
“你有那力气?”
叶云允斜眼睨她,
神情充满了不以为然。
易迟迟呵了声,“我没力气,只有针,还有药粉。”
言下之意:有这俩玩意的一种,她就能让人晕。
叶允唐顿觉牙疼,朝她摆摆手,“行了,赶紧走,路上遇到坏人悠着点。”
这话有点熟悉,从羊城回来的时候闻时也这样叮嘱过。
易迟迟有些茫然,她在众人眼里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为啥都叮嘱她遇到坏人悠着点,而不是担心她被欺负或者受伤之类的?
许是她脸上的疑问表现的太明显,麻老爷子解释道,“你手段太多,坏人遇到你讨不到好,该高兴才是。”
易迟迟,……就行的,权当夸奖了。
她挥了挥手,“留步,不送了啊,我这次真的走了。”
话音未来,她把门关上,还叮嘱道,“把门锁好,不是认识的人不要开门,晚上记得顾着点炕,临睡前塞两根柴进去。”
不然睡到半夜熄火能把人冷死。
老爷子他们大声说知道了,心里却想着小丫头太操心。
转念一想又觉得,以他们现在的情况,有个人能替他们操心也是一件极为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