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300)
然后,他们拉着秦久询问起在闻家的日子,以及考察他的功课。
等秦久睡着了,宋老爷子羡慕道,“老秦啊,你这个外甥女是个好的。”
“是好。”
能在下放遇到她,是秦家的运道。
不是易迟迟照顾他们祖孙俩,他怕是人都没了。
“我可告诉你们,以后回京城了,你们得多顾着点我家迟迟。”
“这个不用你说。”
易迟迟又何尝没照顾她,吃穿用这些没少补贴他们。
这个恩得记。
倘若他们未来真能回到京城,定然会好好报答她。
易迟迟就没图他们报答,照顾老爷子和秦久的同时,顺带着照顾补贴一下宋老爷子他们,对她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若是奔着去报答去做,实属犯不着。
毕竟,就算宋老爷子他们几年后官复原职,以她从事的工作也借不到他们的力。
再者,她有自信靠自己的能力闯出一片天地。
到家时闻母还没睡,听见敲门声第一时间跑来开门。
“和老爷子他们说好了?”
“说好了。”
易迟迟站在门口把身上落下的雪抖掉后才进屋,慢悠悠道,“妈,你先去睡吧,我晚点睡。”
“晚上还绣啊。”
闻母对此非常不赞同,劝道,“白天再绣,晚上光线不好伤眼睛。”
“不绣,我等晚点上屋顶去扫个雪。”
雪太大了,得防着点。
“我去,你安心睡你的觉。”
闻母一听自己接手了扫雪的活,易迟迟自然不可能同意,她笑着将人推回房,“你明天要做饭,我不用,我扫,妈你乖啊,不然我生气了。”
语气跟哄小孩子似的,听得闻母哭笑不得,却也不好继续坚持,遂只能同意她的要求。
饶是如此,她也没睡踏实,还在半夜易迟迟起来扫雪的当口,穿好衣服往灶洞里塞了根皮柴进去跑出去帮忙。
易迟迟,……就行的,既然人都出来了,那就帮一下吧。
东北的冬天,扫雪是一件极为解压的事。
人上屋顶后,铲子一铲,大片大片的雪块往下落。
远处有灯光闪烁,站屋顶扫雪的易迟迟瞅了眼,发现好多人都爬起来扫雪了。
这是被之前雪压塌房子的事吓到了,怕今年又出现同样的情况。
第259章 商业互夸
“胶皮糖,大块糖,吃上一块嘴甜心也甜……”
嘹亮的吆喝声通过大喇叭响彻在靠山屯的上空,门口拿着铁锹铲雪热得出汗的易迟迟抬眸看向大队部所在的方向。
“妈,队长叔喊这个干啥?”
夜间的雪太大,半夜爬起来扫了雪,一觉睡醒屋顶没塌,门却被堵住了。
铲雪铲到现在,累得她够呛,正好聊聊歇歇。
“吆喝屯里娃娃去大队部领糖吃。”
闻母坐在小马扎上准备年夜饭的食材,闻声头也不抬回了句。
易迟迟黑人问号脸,屯里还有这活动?
一问才知道,原先都有,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过个开心的年。
但因为之前年成不好,公粮一交队里粮在一分,剩下的存粮量实在是太少,经不起用来做糖。
得预防着谁家粮不够吃来借粮,所以这个活动停了两年。
直到今年队里仓库里的存粮数量还算可观,大队干部们在商量后决定恢复之前的习俗。
“挺好的习俗,小孩们肯定很高兴。”
她赞了句。
闻母就笑,“可不,以前没啥东西吃的时候,小孩们就盼着过年。”
好吃的东西多,贪嘴大人也不会生气。
平时是闲着就打孩子玩,过年可不兴打孩子。
最关键的是过年队里会给小孩发糖,虽然量不多,但也够小孩子们省着点吃上十天半个月的。
“现在大队部肯定很热闹。”
说着,闻母问她,“你要不要去凑凑热闹?”
“不……”
下意识想拒绝的易迟迟想起一件事,“妈,大块糖是啥?”
这个糖她今天之前都没听说过,不知道好不好吃。
闻母被她这个问题问的愣了下,才道,“你们临市那边喊麻糖。”
易迟迟瞬间对去大队部凑热闹这件事失去了兴趣,她打小就不爱吃麻糖,粘牙,口感也有点怪。
“我还是铲雪吧。”
铲到一半,柳二哥他们扛着铁锹出现在了院门前,“大妹子,要不要帮忙?”
易迟迟看了看已经铲得差不多的院子,拒绝了。
“我这边不需要,你们看看谁家要帮忙的快去。”
“好嘞!”
屯里没劳动力的人家有好几户,下雪之前屯里青壮年帮忙清扫屋顶,整理柴垛和下雪后堵门帮忙清扫积雪都是常态。
因此,易迟迟这边一拒绝,柳二哥他们就扛着铁锹离开了。
忙忙碌碌间,小孩儿们结队来拜年了。
闻母和易迟迟拿了麻花、瓜子、糖果之类的出来招待他们,送走了一波又一波的小孩儿。
等妞妞来说完吉祥话后,易迟迟看着她身上鼓鼓囊囊的小挎包笑得嘴都合不拢。
“妞妞啊,你可真聪明,还知道带挎包。”
扎着俩冲天辫还绑了红头绳的小姑娘咧着小嘴笑,萌萌哒道,“去年没带背包,跑得累。”
确实,去年小姑娘没带背包,跑两家口袋就满了,得回家放东西。
用马婶子的话来说,整个屯子跑完一圈后,小丫头的腿都跑细了。
“背包谁给你做的?”
易迟迟笑眯眯问她,手抓了糖往她包里放,小姑娘撑着挎包口袋,骄傲得冲天辫都在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