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32)
“你还好点,我们今年分的粮食都不知道够不够吃半年。”
周秋雨更愁,“好歹你们分的还能吃上半年,我和迟迟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她们俩来的时间不巧,正好赶上秋收,从到的第二天开始算,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月出头。
真心没多少公分,分粮的话也不知道有没有二十斤。
“走一步看一步,实在不行先找大队部借,等明年新粮下来了还。”
易迟迟倒是很平静,她这个人没别的优点,心大绝对是其中一个。
她的人生宗旨一贯是除生死外无大事,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没办法用钱解决的见招拆招。
活人总归不会被尿憋死!
周秋雨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也只能这样了。”
就在这时,解放车在保安人民公社门口停了下来。
易迟迟他们,“???”
不是,怎么停这了?
正疑惑着,小张来到车厢喊易
迟迟,“易同志,你和我去见一下书记。”
“……好。”
她从车厢下来,和白琛他们打了声招呼后和张同志去见了书记。
保安公社书记叫张卫国,是军转干部。
易迟迟看见这位的第一眼,就知道张书记上过战场,还是见过血收割过人命的那种。
眼神乃至周身的气场和气势,和她上过战场杀过人的小叔爷差不多。
估摸着谭文斌他们提前通过气,在张同志说明来意后,他嗯了声,“我心里有数。”
说着,他站起身,“走,我安排人送你们回去。”
免得老柳看见易同志他们一顿喷,把人吓哭就不美了。
易迟迟看向小张,见他颔首无奈跟上。
“易知青,你是个好的,希望你在保安好好干,有什么困难可以找你们支书和队长,再不济还可以来找我。”
威压的声音不带丝毫的情绪,易迟迟却从中听出了温和。
半官方话语,前面的表扬是真的。
后续的关心听听就算,真有困难不想着自己解决只想着借助外力,功也会变成过。
这种情况下,她要如何回答才不显得失礼?
思忖两秒,她微笑着回复,“谢谢书记的认可,我的进步离不开书记和支书他们的帮助,以后我再接再厉,有不足的地方还请书记批评指正。”
张卫国挑眉,小知青这口才可以,场面话一套一套的。
挑不出半点毛病。
“多大了?”
这是要和她拉家常的意思?
“17。”
还是个小孩子。
张卫国严肃惯了。
家里没女儿只有儿子的他,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和易迟迟这个年龄的女性打交道,只能尴聊。
易迟迟能怎么办,只能斟酌着回复他。
闲聊了没几句,干事办公室到了。
“小周,你出来下。”
穿着半旧中山装留着中分头的青年听见召唤,起身走了出来。
“书记,您找我?”
张卫国嗯了声,将事情交代了一遍后,看着易迟迟道,“易知青,注意安全。”
注意安全四个字,他加重了语气,说的意味深长。
易迟迟秒懂,这是让她遇事要冷静理智,以自身为重,不要太莽撞。
她郑重应好后,在张卫国的注视下和小周他们离开。
刚出大门,她看见白琛他们在和人说话。
走进一看,是大队长他们。
她笑着上前挨个打招呼,又把张同志和周同志介绍给他们认识。
却不想双方认识。
第28章 买点药
不但认识,张临和大队支书柳向前媳妇马兰花还是亲戚关系。
熟人好说话,何况还有亲。
他看向柳向前,“老姨夫,你们可不能骂易同志他们,事出有因。”
至于这个因是什么因,他没说,队长他们也没问。
反倒连连给出保证,“铁定不骂他们。”
安全回来就行。
不过——
“下次可不能这样。”
柳向前看着易迟迟他们严厉叮嘱,“有事提前打招呼。”
白琛就觉得这事挺难为他们的。
毕竟去县里的时候,他们也没想到易迟迟会突然离开,然后人跟失踪了似的。
等再次相见,她已经成了见义勇为的热心优秀知青同志。
还带着他们蹭吃蹭睡。
但这话能说吗?
必须不能。
真说了,队长他们会炸。
所以,作为老大哥的他只能代替知青们笑着应好。
队长他们满意了,见时间不早准备回去。
于是,易迟迟他们和张临周远告辞。
“我得送你们回去。”
“我得去一趟靠山屯大队。”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前者是张临,后者周远。
易迟迟嘴角抽搐了一下,“周同志,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她指了指大队长他们,意思很明白,人见到了,话也带到了,犯不着再跑一趟。
周远,“……”
好像是这么回事。
他讪笑着道,“刚刚脑子没转过弯,那我回去上班了。”
“好。”
周远走后,柳向前跟张临道,“我们今天车多,不用他们走路。”
张临想了想,觉得也行。
“车在哪?”
远的话他可以送一下,毕竟包裹有些多。
“喏!”
柳向前指了指对面马路牙子上那一溜的空马车牛车,“这么多车拉几个人没问题。”
“行,那易知青他们我就交给老姨夫了。”
“必须得。”
很快,车厢里的包裹全部被搬运下来,送到了对面的马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