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33)

作者: 相思不再念 阅读记录

易迟迟他们人也坐了上去,张临朝他们挥了挥手,“易同志,那我先回去了。”

“张同志慢走,路上注意安全!”

军绿色的解放车扬长而去,易迟迟他们也出发了。

马儿和大水牛拉着车哒哒往前走,大队长坐在车架子摸出烟枪划了火柴点上,吧嗒吸了一口辛辣呛人的旱烟后,才慢悠悠道,“县里好不好玩?”

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

易迟迟她们四个女生坐的大队长架着的马车,白琛他们在后面两辆车上。

没有外援可找的情况下,碰了个眼神的易迟迟被推了出来做代表回复。

她讪笑着道,“不知道好不好玩,我们都没玩。”

“我看你挺遗憾的样子。”

“没有,这个绝对没有。”

天地良心呀,她一点都不遗憾好不好。

这个年代别说保安这个小县城了,就算是沪市、京城、羊城等地方,对她来说也不咋样。

看过了后世的繁华,70年给她的色彩是灰扑扑的颜色。

对她没丁点吸引力。

“你们昨晚住哪?”

“公安招待所。”

这话一出,大队长就知道后续不能问。

问了也得不到答案。

能让张临奉领导的命令把他们送回来,还特意叮嘱他们事出有因不能骂,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于是,这个话题就此打住。

“明天分粮,高不高兴?”

“高兴!”

甭管多少,总归是他们的劳动成果。

下午五点多,易迟迟他们再次回到了靠山屯的知青院。

大队长叮嘱他们明早去大队部集合后,就架着马车溜溜达达走了。

包裹搬进去后,肚子饿了。

天色已经黑了,又没电灯的情况下众人也懒得做饭,而是烧了锅水煮了红薯对付一顿。

晚间易迟迟将包裹里的衣服和生活用品全部整理后,拿了买的细棉布出来就着手电筒的光娴熟无比的裁剪。

手电筒也是从易家搜刮到的,有两把,她都拿了。

比不上电灯,却比蜡烛和煤油灯强。

晚上十点多,四条裤衩子做好。

“终于,终于能裤衩子自由了。”

她长吁一口气,马不停蹄倒水把裤衩子洗了晾晒好,才洗漱好躺在炕上进入黑甜乡。

一夜好眠,翌日早上吃好早饭,他们去了大队部排队等着算公分领粮。

甭管公分多少,所有人脸上都充满了喜悦。

唯独周秋雨高兴不起来,因为她只领到了粗粮三十斤,细粮两斤。

其中粗粮包括红薯,玉米棒子等。

见她苦着一张脸,王楠安慰道,“明年多赚公分,年底粮食分的多。”

这话完美的戳中了周秋雨的点,她眼眸亮晶晶道,“我的目标是明年拿满公分。”

这可不容易,队里多少熟手都拿不到满公分,周秋雨这小胳膊小腿的够呛。

但孩子有志气,易迟迟他们也不好泼冷水,只能鼓励她一定可以。

小姑娘干劲满满,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说着说着,她的视线落在了易迟迟手里提着的粮食上,“迟迟,你怎么全要的细粮啊?”

“胃疼。”

她唉声叹气,“等我胃调理好了再换粮。”

现在真心扛不住。

“你年纪轻轻的怎么会有这么严重的胃病?”

“身体不好,一年到头喝药,把胃搞伤了。”

谎话张口就来的易迟迟脸不红气不喘,总不能告诉他们,这具身体从小就被虐待,胃病是饿出来的。

原主小姑娘的人生已经够苦了,她做不到拿原主的经历出来博同情。

王楠他们也没怀疑,而是关心道,“现在身体好了?”

“好的差不

多,就剩胃了。”

“好好养!”

“嗯。”

有说有笑回了知青院后,易迟迟将粮食放好,准备出门。

王楠他们蹲在院子整理红薯,准备放地窖去。

见她溜溜达达一副要出门的样子,葛素娟好奇道,“迟迟你去哪?”

“去找药子叔买点药。”

顺便搞点药粉给大队长他们带进山,她的猪肚还指望大队长他们。

不上心不行。

“那你快去!”

“你们忙着。”

十多分钟后,易迟迟出现在了大队卫生室。

院里没人,但地上摊着不少带着泥土的药材。

见猎心喜地她蹲下身整理起了药材,刚拿了株近十年份的黄芪,温和的男声自身后传来——

第29章 出事了!

“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来人是药子叔,语气很平静,易迟迟却从中听出了不满。

她有些心虚,“来买点药材。”

药子叔呵了声,“买药材可以,先给我干活。”

易迟迟瞅了眼手里上年份的黄芪,“炮制药材?”

这活她不擅长啊。

她只学过认药材,辨别药材的药性和年份。

炮制程序太复杂,有些品种还需要特殊处理,少了几分兴趣遂没学。

制药制毒因为感兴趣,学的精通。

“你会?”

药子叔斜眼瞅她,易迟迟摇了摇头,“不会。”

“没指着你炮制,切药捻药就行。”

这个活能干。

于是,接下来的场面就变成了药子叔蹲在门口清理新鲜采摘回来的药材。

而易迟迟,则坐在小马扎上咔嚓咔嚓切鹿茸。

梅花鹿鹿茸,还未骨化,枝顶钝圆,外皮红棕色,漫布灰白色细绒毛。

品相非常的好,有血腥气,药性杠杠的。

她见猎心喜,“叔,这些鹿茸要拿去县里药材收购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