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339)
“以后别问了,就当不知道吧。”
有些事有些人和有些伤疤,只适合自己珍藏,不适合被外人知道。
她婆婆可能就属于这一行列。
闻时嗯了声,哼着小调哄她睡觉。
虽然听不懂,但调是真的好听,也催眠。
本来就困的易迟迟,闭上眼没几息时间,沉沉睡去。
一觉醒来,已经是翌日上午十点多。
桌子上有闻时带回来的早饭和留下的字条,让她记得吃午饭,说是食堂中午有她爱吃的小黄鱼。
瞅了瞅桌子上的两个大肉包和大渣子粥,易迟迟觉得食堂的小黄鱼她是没机会享受了,俩包子一碗粥足够她吃撑,还可以把午饭省下来。
挺好。
吃饱喝足跑院子里一看,衣服床单都洗好晾在杆子上,已经干了。
她没急着收,而是准备回屋,对门嘎吱一声响,齐家婶子拿着一块布走了出来,见到易迟迟心下一喜,“小易你吃过没有?”
易迟迟笑笑,“吃过了嫂子,你吃了吗?”
“早饭吃了,午饭还没吃。”
说护间,她已经来到跟前,“小易,帮个忙行不行?”
“嫂子你说说看。”
能帮的肯定帮,帮不了的她也没辙。
一口应下不可能。
万一帮不了咋整。
结果这事她还真能帮上忙,因为齐嫂子说,“我家老齐的衬衫破得没法穿了,打算给他做一件,但我不会裁剪,我知道你会做衣服,帮忙裁剪一下好不好?”
担心易迟迟拒绝,她又补充了一句,“我可以付你工费。”
“可以,工费的话拿两颗大白兔来就行。”
她丝毫不客气的伸手,齐嫂子也是个聪明人,愣了下就反应过来笑呵呵道,“行的。”
收工费不好意思,不收工费被别人知道了都来找她帮忙,拒绝不好,不拒绝也不好。
两颗大白兔意思意思一下。
这情她得记。
口袋里正好有大白兔,她伸手掏了递过去,“都给你。”
“那我就谢谢嫂子啦。”
易迟迟接过,发现不止两颗,而是五颗。
不过不全是大白兔,还有糖球。
她戏谑道,“嫂子你口袋里糖装的不少呀。”
“给娃儿准备的,送到学校的时候忘了。”
“嗯,晓辉的糖便宜我了,希望他放学回家知道这个消息不会哭。”
齐嫂子哈哈大笑,“那不能,晓辉可喜欢你这个姐姐,说比我长得好看。”
易迟迟囧了囧,齐家小子是个颜控,见到她死活不肯喊婶婶,要喊姐姐。
他爹教育过骂过不顶用,只能和孩子各论各的。
闻时差点没被这小子气死,为了配合她姐姐这个称呼,叔叔也不乐意当了,让齐晓辉喊哥哥。
然而这孩子身有反骨,坚决不改口。
气得闻时说他小兔崽子,还迁怒老齐同志,说老齐同志是老兔崽子。
然后两人相约训练场切磋。
回想起闻时和齐家父子俩的相处模式,易迟迟笑着将人引进屋,指了指椅子示意她坐下后,将桌子收拾出来拿了剪刀问道,“齐团长的尺寸是多少?”
这个问题成功的把齐嫂子问住了,“我不知道啊。”
不过不慌,“你等等,家里有记,我回去给你拿。”
之前给老齐做衣服的时候,裁缝铺有量尺寸,她把尺寸拿回来了,放的好好的。
“赶紧去。”
第293章 男人要漂亮干什么
齐嫂子是个行动派,再加上齐家就是对门,距离不远的情况下她回家到拿着尺寸过来,也就两三分钟。
易迟迟接过看了眼,心里有了数。
“想做成什么样?”
齐嫂子又愣住了,“还有很多款可以选?”
“大街上挺多的啊。”
各单位的工服都不一样,内里衬衫的款式也有一定的区别。
假领子也挺流行。
她一提点,齐嫂子就开始回忆大街上工人们穿的衣服。
不回忆还好,一回忆她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她没办法将那些款回忆出来。
缺乏想象力。
无奈,她只能回家拿了老齐的破衬衫过来,“按照这个剪。”
易迟迟觉得行,伸手接过展开看了眼后,将衣服还给她开工。
齐嫂子站在易迟迟旁边,想着学一学。
按照她去裁缝铺做衣服的经验,裁剪之前制衣师傅都会先画线。
哪成想易迟迟不走寻常路,拿了剪刀直接开剪。
她惊得眼睛骤然瞪大,想出声阻止吧,咔擦咔擦的声音中易迟迟已经剪上了。
没辙,她只能将到嘴的话咽了回去,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沉默着看她将一块完整的布剪成好几片。
室内除了剪刀剪布料的声音,再无别的声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易迟迟收了剪刀道,“完工。”
齐嫂子,“……这、这就完了?”
她神色有些纠结,易迟迟嗯了声,“完了啊,剩下的你按照我裁剪出来的样子缝起来就行。”
说到这里,她问道,“有缝纫机没有?”
“有。”
齐嫂子颔首,却面露难色,易迟迟见此心里升起不好的预感,“你别告诉我,你不会用缝纫机。”
“这个我会,我就是,就是……”
瞅了瞅桌上裁剪好的布料,她无奈道,“你这个我看不懂啊。”
她之前都只负责缝缝补补,还没自己独立制作过一件完整的衣服。
易迟迟这个,对她来说难度太高了。
“我教你。”
还以为多大事的易迟迟拿了裁剪好的布料开始告诉她,哪块是前面,哪块是背面,哪个是领子,哪个是袖子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