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514)

作者: 相思不再念 阅读记录

“嫂子你歇着我们来。”

一见她动手,拉着板车过来的俩小哥忙不迭劝阻。

易迟迟的回答是一起动手快。

于是,四人分工合作,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人多力量大。

没两分钟,所有的东西码放整齐,还捆了绳子。

这是为了预防路上过于颠簸,把药品颠下去。

东西绑好后,医生小哥又来了句,“是不是铺个油纸布?万一下雨了呢?”

“没雨了,有晚霞。”

俗话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老祖宗的谚语还是有点道理的。

再者易迟迟也没感觉到风中有极为明显的水汽,咸湿的海腥味倒是有点。

但这属于沿海地区的正常现象。

和小哥道了声谢后,易迟迟领着人离开。

顺带着又借了个手电筒。

出了营地大门后,其中一个小哥道,“嫂子,你在前面带路行不?”

这是不要她拉板车的意思。

易迟迟嗯了声,“好,你们注意点脚下。”

话音未落,她拿着两个手电筒在前面跑了起来。

拉着板车的小哥立刻跟上。

没拉车的小哥牢牢跟着旁边,随时准备替换。

回来轻装耗时大半个小时,回去也差不多的时间。

刚到,张昕咆哮的声音传来。

“消毒液给我来点。”

“这这这!”

气喘吁吁地易迟迟顾不上歇着喘口气,招呼小哥们拉着板车直奔营帐,喊道,“快来个人接收医疗物资。”

话音未落,一群白大褂从营帐里飞奔出来。

“哪呢?”

易迟迟刚想回答,外力袭来。

等她站稳,好家伙,白大褂们跟猛虎扑羊似的挤开她直奔板车上的药品、纱布等。

解绳,搬箱。

潮水般涌来的白大褂们,又潮水般散去。

俩小哥吓得瑟瑟发抖,看着用火把,手电筒、蜡烛和月光进行照明的营地,迟疑半晌后问易迟迟,“嫂子,我们要回去吗?”

易迟迟,“???”

这是好问题,她是把人留下呢,还是把人放回去?

笑死,压根做不了主好不好。

“你们来的时候政委怎么交代你们的?”

俩小哥碰了个眼神,异口同声。

“政委让我们听你的话。”

倒是对她放心。

“走吧,我带你们去见你们闻副团他们,看他们怎么说。”

让她做主是不可能的。

她又不是军人,根本就没资格决定俩小哥的去留问题。

于是,忙得晕头转向的闻时,不但迎来了自家媳妇,还迎来了俩本该留守驻地的新兵蛋子。

他看了看忙碌的人群,很快给两人安排好了任务。

“既然来了就别回去了,找你们班长铲淤泥去。”

第443章 非我不想留

俩兵哥欢天喜地清理淤泥去了。

易迟迟看着浑身脏兮兮,胡子拉碴眼里还漫布红血丝的闻时,心疼的眼睛都红了。

“没受伤吧?”

闻时听见这句话,脑子一热想将手往后缩,却忘了手里还拿着铁锹没法缩,只能故作平静道,“好着呢,不可能受伤。”

易迟迟嘴角抽搐了一下,这货是当她瞎是吧?

这么明显的动作她要看不出来,她这双眼也不用要了。

“手给我看看。”

“……破了点皮。”

没瞒住的闻时见她脸沉了下来,乖巧伸了手给她看。

易迟迟检查了一下,确实不严重,无非就是血泡破了后出现的伤,对比他之前的伤,这点连皮外伤都谈不上。

但是,疼!

手掌出血泡,血泡破裂后的那种疼,她可太有体会了。

“现在能休息一下吗?”

能的话给他手处理一下,别看伤口小,真感染了也不是好玩的。

然而闻时没空休息,给出的理由也非常正当。

“我们得抓紧时间把这边清理出来,再帮老乡们重建家园。”

好多房子都塌了,天天住营帐也不是个办法。

老乡们要生活。

“我帮你吧。”

她伸手要拿铁锹,闻时可舍不得,“你回去,我们很快就搞完,你蹲这还容易让我分心。”

此时的老李他们也在赶人。

给出的理由比闻时还正当,家里有娃需要当妈的照顾,这边有他们。

所以,最后的最后,没能留下来的易迟迟她们,只能回家。

五天后,所有后续工作完成的闻时他们回了家,形象一个比一个糟糕,原先安静的家属院因为男人们的归来,变得热闹起来。

易迟迟她们凑在一起拿刷子洗刷衣服,闲聊间都是对自家男人的心疼。

“我家老黄腿上被刮了好大一块,我看着都觉得疼。”

听见杨青的话,季简叹了口气,“我家老李也没好到哪里去,手上全是血泡。”

易迟迟没接话,而是道,“都处理过没有?”

“处理了,回来就给处理了。”

雷嫂子代替众人回话,随后问她,“你家闻时受伤没有?”

“手上的血泡好了破,破了又起。”

说到这里,她叹了口气,“本来茧子就多,现在要好了茧子更多。”

“你给他软化啊。”

季简在这方面有经验,她见过易迟迟给自己保养手,一套程序走下来效果斐然。

“用你护手的药膏给他搞,让我看看效果,好的话到时候找你讨点药膏给我家老李也弄一下。”

手太糙了,握着都疼。

打起娃来,更是疼的娃嗷嗷哭。

雷嫂子她们眼睛亮了,“你还有这种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