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515)
易迟迟嘴角抽搐了一下,“我干绣活的,对手的要求很高,没这玩意护手,手嫩不了。”
这话也对。
“那你啥时候给你家老闻弄?”
“咋,我要给他弄你们还来观摩观摩?”
“可以的话。”
“不可以。”
易迟迟果断拒绝,“护手这个你们就别打算了,我不会给老闻去茧子做软化。”
“为啥?”
“你们也不看看他们那个职业,有茧子对他们来说才是好事。”
她伸出自己的手给她们看,“真软化成我这个样,他们的手别想好,天天都是血泡、破皮血淋漓的,你们看着不心疼?”
这话一出,众人
集体沉默。
易迟迟就逗她们,“还弄吗?”
“不弄了。”
糙着吧,又不是女人手要那么肉嫩干什么。
粗糙和茧子才能保护好他们的手。
“大妹子,你来多久了?”
正说着话,熟悉又陌生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回头一看,一年多没见的贺云松单手叉腰咧着一口大牙冲她笑。
跟二傻子似的,将他冷硬帅哥的气质破坏的干干净净。
易迟迟咦了声,惊喜道,“老贺你啥时候回来的?”
“早上回的。”
他溜溜达达走了过来,见女同志面前都有一个大盆,盆里水脏得跟泥浆似的,啧了声,“这可真是有够脏的。”
“都去救灾了,实在是没法干净。”
季简回了他一句,好奇道,“你们在海上有没有遇到大风大雨?”
“还好。”
贺云松回答的挺含糊,易迟迟一听就知道这里面有情况,季简她们也不是蠢人,就算是蠢人,家属区待久了该懂的也都懂。
贺云松这回答明显就是不能详说。
因此,一群人也不再追问,而是自然的转移了话题。
“你这么久不在家,回来不陪你媳妇跑这边来干啥?”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贺云松整张脸都垮了下来。
他提裤挨着易迟迟蹲下,唉声叹气,“我媳妇忙啊,我以为她在医务室,跑去没见到人,林医生告诉我她去医院轮班了。我又马不停蹄的往医院跑,结果主任告诉我,她在产房给人接生。”
易迟迟,“所以你就回来了?”
“回来了啊。”
又见不到人,不回来待在那干啥。
见易迟迟一脸嫌弃,他委屈替自己辩解,“非我不想留,是爷爷把我赶回来的,说我在那碍事。”
不想就这个话题继续下去,他道,“老闻呢?”
“在家睡觉呢,你自个找他去。”
累狠了,回来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就扛不住倒在床上睡了个昏天暗地。
拿食物诱惑他都没醒。
“我去瞅瞅。”
贺云松呲溜一下蹿了出去,急切的样子跟看心上人似的。
季简她们看着他这个迫不及待的样子,哈哈大笑。
还跟易迟迟吐槽,“他们俩感情是真的好。”
“嗯。”
生死兄弟,可不得感情好。
“贺同志没和小张结婚前,每次外出回来第一件事是找你家老闻,等结婚了,你家老闻排在了第二位,但不会过夜。”
易迟迟就笑,“随他们,人生在世有一个能把自己放在心坎的兄弟,是好事。”
这种感情她想有还没呢。
她拿了刷子使劲刷衣服,刷出来的脏衣服换了一盆又一盆的清水,才彻底洗干净。
然后,她发现闻时的衣服裤子都破了。
“你们家男人的衣服破了没有?”
“破了。”
还破得一个比一个离谱,有袖子链接处撕裂的,臀缝裆部裂开的,裤腿都勾拉掉一块的。
“今年发新衣服不?”
“发,但该补的还是要补。”
只要不烂到没法补,打补丁不是问题。
第444章 针和针的区别
易迟迟觉得有道理,准备等衣服干了都补上。
晚上贺云松在家蹭饭,他媳妇没回来,今晚要值班。
得知这一情况的闻时,给他做了红烧肉,还来了个熘肝尖。
吃得他是心满意足,不停夸赞闻时厨艺好,还感慨出海那段时间在饮食上是遭了大罪。
刚吃了只虾的易迟迟闻声好奇接话,“你们在海上都吃什么?”
“以干粮为主,热饭热菜也就刚出去那几天能吃点。”
话音未落,他又夹了块肉塞进嘴里嚼吧嚼吧咽了下去,眉眼间全是餍足。
易迟迟对这个结果不意外,现今条件有限,出海确实是遭罪。
后世跑远航的海员同样遭罪。
“没遇到老乡的渔船?”
“遇到过。”
知道她要说什么的贺云松喝了口水,又擦了擦额头上冒出来的汗,解释道,“遇到大渔船还可以和老乡换点吃的,小的想换都没得换,至于海鲜……”
叹了口气,他无奈道,“在海上飘的时候真的是吃怕了。”
“刚出海面的海鲜多新鲜啊,生吃都美味,你们这是典型的吃怕了。”
别人想吃还吃不上,他们是看见够够的。
闻时和贺云松对此表示赞同。
“可不,刚来海岛的时候我们俩还有点水土不服,饮食也不怎么习惯。”
当初在西南那边,也因为饮食不习惯苦过一段时间,等习惯就好了。
来这边也有相同的情况,不过后来嘛,“等习惯后我们俩开始狂吃海鲜。”
太多了,不值钱。
司务长是个精打细算的好手,为了节省开销,能自己种植养殖的都自己搞,不能的去捡,或者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