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鲤小奶娃,帮娘亲种田成首富(34)

作者: 祝霜华 阅读记录

“王奶奶和铁柱叔好像还是本家吧?他们都没亲人了。

“要是陈九叔能做主,让他们互相帮扶,倒也是一桩好事。

“不过说到底,还是得看人家自己的意思,咱就是有这么个想头,成不成的,得看人家自己的了。”

赵大婶一拍大腿:“到底是我闺女!想的就是周到!”

饭后,赵大婶果真去找了陈九叔一趟。

陈九叔听她委婉一提,果真上了心,“王家老妹子跟铁柱他爹是没出五服的堂姐弟。

“当初要不是你王婶子出面,那俩不是东西的货还未必肯从屯子里滚出去。

“铁柱早就说过,将来你王婶子老了,他给扛幡摔盆。

“你王婶子家挑水、磨面,凡是出力气的活儿都是他给干的。

“要是真能认了母子,就更名正言顺了,再添一个二狗也不算啥,你王婶子白捡俩大儿子呢!”

陈九叔做事向来雷厉风行,拿定了主意就要去寻王奶奶。

赵大婶把能做的事都做完,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也要回家去。

才到门口,遇到了从隔壁过来的周彧。

周彧客客气气同她打招呼,还问:“怎么没带安安一起来?”

“天太冷了,”赵大婶拘谨地笑了笑,“孩子还小,带出来太遭罪了。”

她侧开身,准备让周彧先进去。

谁知周彧却叫住了她,“赵婶,我才得了两块皮子,你拿回去给安安做套衣裳。

“听说山里冬天特别冷,这么小的孩子,别遭罪了。”

安安是桐树屯最小的孩子了。

赵大婶本想拒绝,谁知徐侠已经在周彧的示意下,飞快把包袱提了出来,强塞进她怀里,笑嘻嘻说道:“我们一群汉子,谁也不会针线,留着也没用啊。”

赵大婶再想说什么,周彧已经进屋去了。

徐侠送着她往外走,一边说:“赵婶,钟婶针线活儿也不好。您要是觉得过意不去,以后我们需要动针线的时候烦您帮帮忙。

“您别推脱啊,我们早看出来了,整个桐树屯就属你们家针线活儿最漂亮!”

赵大婶眨眨眼,这倒是真的,他们家瑛子手巧得很,别说最简单的走线了,就是绣花也是活灵活现的,在她的指点下,自己的针线也越发好了。

所以就爽快答应了下来:“那成,你们若是有什么缝缝补补的活儿,尽管来找我就是!”

她看徐侠就跟看邻家孩子似的,没有那么多距离感。

而周彧,自打知道他派人剿灭土匪后,真切意识到他的威力,凭他笑得再怎么温和,她都觉得拘束。

回到家,打开包袱一看,除了一白两灰三块兔子皮之外,还有三斤雪白的棉絮。

赵大婶和秦瑛面面相觑。

秦瑛又把包袱给重新包好,皱着眉说:“娘,这东西咱能要么?”

“唉……”赵大婶嘬了半天牙花,才说,“这要是送回去,人家也不要啊!

“瑛子,要不这么着,棉花咱留一斤,兔子皮你瞧着裁,咱给安安做一身衣裳,剩下的,你给周大人做成衣裳,你说咋样?”

秦瑛琢磨了一阵,点头答应,“那就这样吧。等往后咱种的蘑菇和小菜长出来,咱多给他们送点。”

一味拒绝,也容易得罪人。

何况,私心里,她也希望安安能暖暖和和过冬。

先前出去分到的棉衣周彧说明了不必回交,已经拆了。

他们还有往年的旧衣可以穿,这两套,准备给安安改成被褥。

他们的旧被褥早就不保暖了,还压身。

但还是要拆洗一下被面,捶打捶打棉絮,总能顶点用。

赵家的被褥不多,不能一起拆洗,不然若是干不了晚上就没得用了,所以得轮着来。

如此这般又忙了好几日。

赵大婶抱着安安挎着包袱出现在陈九叔家的时候,不论周彧还是徐侠都十分意外。

周彧还多看了徐侠两眼,眼神里满是责备。

徐侠一脸委屈,他也不知道赵大婶还能把收下的东西还回来啊,这都过去好几天了!

“诶,不对呀!”徐侠赶紧说,“大公子,您瞧安安身上的衣裳!”

安安身上穿着一身灰兔皮镶白毛边的棉衣,头上戴着的也是同色的帽子。

白色的毛毛显得她的小脸粉扑扑的,眉眼也越发生动。

一见周彧,她就伸出小手求抱抱。

周彧也不由自主露出笑来,从赵大婶怀里把孩子接过。

第31章 邻村人

赵大婶跟着他们进屋,有些拘谨地笑了笑:“周大人,我们不敢白收您的东西。

“安安还小,也用不了那许多,所以给您做了一件护腰,一双棉袖筒。您试试合不合用。”

周彧虽然清瘦,但剩下的皮毛也不够给他做整件衣裳,秦瑛再三思量才做了这样的安排。

今日让赵大婶带安安过来,也是想让周彧知道,他的好意,他们没有辜负。

徐侠先拿出那一副袖筒,捧给周彧瞧,“大公子,您瞅瞅!嘿!这活儿可真漂亮!”

袖筒的面子用的是之前下发的棉衣,绣了简单的祥云纹,里子用的是白兔皮,夹层用了棉絮,外表耐脏,内里暖和。

徐侠给周彧套上试了一下,轻便柔软,暖意融融,不由微笑颔首。

徐侠又拿起了护腰。

赵大婶不好意思地解释:“俺们家没有好料子,就把之前发的棉衣拆了……”

虽说那些布料跟大老爷平日用的也没法比,但已经是他们能拿出来的最好的了。

而且,秦瑛还绣了花,原本平凡的布料都变得高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