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小奶娃,帮娘亲种田成首富(43)
“那倒也是,”赵大婶也跟着笑了,“这样一来,往后咱家的日子就更好过了,你王奶奶真是个好人!
“要说这周大人吧,运道也不赖,要不咋一来山里就碰见你俩了呢?”
“周大人是个好官!”赵虎大声说道,“要不是周大人,说不准咱今年打的粮食都保不住了!
“娘,姐,你们知道不?周大人又派人端了好几窝子土匪!
“往后咱沁县再也不会有土匪闹事了!”
母女二人齐齐看过来。
赵虎便仔细说道:“我不是和周大人身边的徐侠哥混得挺熟的?这是听他说的。
“周大人知道那些土匪做尽了坏事,怎么能容他们继续作恶?
“派人端了土匪窝不说,发放粮食的时候,还带着那几个土匪头子的脑袋呢!”
赵大婶和秦瑛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此时才真切感受到周彧真的是手中掌握着生杀大权。
赵虎说得眉飞色舞,“听徐哥说,咱沁县有好些村子整个村子都是土匪,灾荒一来,良心都塞进胳肢窝里了。
“起先还不吃自己家人,跟别人换着吃,吃到最后,连自家人都不放过了!
“头天晚上还一个被窝里睡觉的夫妻,第二天老婆可能就被扔进锅里炖了……”
赵大婶直皱眉,赶紧呵斥:“快别说了!”扭头去看安安,生怕这么残忍的事把孩子吓着。
却见安安已经睡着了。
秦瑛抚了抚胳膊上的鸡皮疙瘩,爬上炕,把孩子安顿好,又叮嘱赵虎小声些说,“这样的事,让孩子听了,总归是不好。”
赵虎便压低声音道:“那我就不细说了,总而言之,好些村子的人都不是啥好人,手里都有人命。
“可是周大人又不能都把他们杀了,说到底,他们没人性也是这天灾给逼的。
“所以就给他们看看当土匪的下场,吓住他们,再给粮食,他们就不敢再胡来了。”
赵大婶好奇地问:“你有没有问过,周大人这些粮食是哪来的?整个沁县都发到了,这数目可不少啊!”
秦瑛忍不住笑了,“娘,咱大周可大着呢!当年我和我亲娘来这里,路上就走了快半年。
“我们没走过的地方更多!咱这里遭灾,总有不遭灾的地方,那些地方都产粮食。”
赵大婶摇头叹气,“那不是还在打仗吗?”
秦瑛想到自己死于战乱的生父,情绪也低落起来,半晌才道:“也不是天天打。
“分出地盘之后,就剩下扯皮了,这二年不是没听说哪里再打仗了?”
赵大婶一拍大腿,“嗐!咱说这个干啥!咱这样的小老百姓可管不了大人物的事!
“咱只管过好眼下的日子就是了。
“透过这场天灾我也看明白了,咱们人呐,在老天眼中就跟咱看蚂蚁似的,随手就能碾死。
“咱不好好过日子,指不定啥时候再遇到什么天灾人祸的,就把命给丢了呢!
“想那么多、那么长远,屁用没有!”
秦瑛不敢苟同,但也没反驳,看着时辰不早了,便催着大家都睡了。
第二日,徐侠便带了两个人来拿菌种,又请秦瑛详细说了一遍种蘑菇需要注意的事项。
秦瑛言无不尽,以防万一,还主动提出让赵虎跟着走一趟,赵虎每日跟着她照料蘑菇,所有的技巧都掌握了。
其他村民家的菌种也征集了一遍,周彧便带人去了别的村子。
前期的准备工作其实已经都做好了,万事俱备,只等菌种。
这一圈走下来就是好几日光景,眼看就到了年根儿底下。
桐树屯中央有一个大碾子,大家碾面都是来这里。
赵大婶和秦瑛排队碾了玉蜀黍面,回来又用家里的小石磨碾了第二遍,过筛之后,细面留着掺白面包饺子,粗的留着煮粥吃。
第39章 讲究人
自旱灾以来,这还是大家伙儿头一回有心思过年。
桐树屯家家户户都在在为年夜饭做准备。
陈大壮专门去槐花沟学会了做豆腐,想吃豆腐的就称了豆子送过去,做好了再去取,陈大壮就赚点豆腐渣,出的豆浆都送去给周彧等人了。
赵大婶和秦瑛也去做了些豆腐,一半切小块放在屋外做成了冻豆腐,一半用来做饺子馅。
秦瑛抓了一把大豆烤到焦黄,然后碾得细细的,掺进白菜馅里,竟也能闻到一股肉味。
白菜剁好,攥出来的汁水就拿去和了面,一点不浪费。
娘儿俩把饺子包好,就一盖帘一盖帘放在外头背阴处冻好,然后装进罐子里,仍旧放在外头,吃的时候直接拿出来煮就好了。
赵虎回家,看到那娘儿俩正在往罐子里装饺子,就问了一嘴。
赵大婶笑呵呵说道:“回来啦?周大人也回来了?”
“回来了!都回来了!”赵虎跑过来咧着嘴问,“啥馅儿的?”
秦瑛笑着回答:“三种馅儿,一个白菜豆腐,一个木耳萝卜,一个白菜蘑菇。”
赵虎吸溜了一下口水,“都三年没吃过饺子了,可馋死我了!”
“先别馋,”赵大婶提起一个篓子塞给他,“这里头有一百个饺子,你送去你陈九爷家。
“如果见到周大人,就说一声,请他别嫌弃,凑合着一起吃,乡下人拿不出啥好东西,过年呢,多少是那么个意思。”
赵虎答应一声,抱着篓子跑走了。
秦瑛看着他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娘,虎子的新鞋就别等到过年再给他穿了吧?他那鞋都露脚趾了!”
“这不也没两天就要过年了么?”赵大婶还是有些犹豫,“他应该也不用再往外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