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不假(4)
装什么不熟。
时崇发觉自己被牵引情绪后,很快平稳下来,缓缓缩回右手,正想再次重申需求,却被意外打断。
李莱尔眼睛亮亮的,“能冒昧问一下,外面的兔子是您的吗?请问能……”
“不卖。”
时崇难得抓住可以攻击对方的把柄,故意呛声。还停下来欣赏李莱尔的表情。
李莱尔的脸倒没他想象中的,会渐变成五颜六色的彩虹。反而只是微微低头,“啊……我不是这个意思。”
怎么变成自己是恶人了?
时崇一下子被打入道德谷地。
就即将产生愧疚感时,他即刻刹住车,劝诫自己不需要对李莱尔产生这种感情。
“我想要《锦鲤贺春》。多少价钱都可以提。”
这话一出,他又找到占据主动方的舒适感。
按照他对李莱尔的了解,她一定无法拒绝。
谁知李莱尔的一句话将他打回原形。
“不卖。”
现在棋局上执黑的一方是李莱尔,她语气那么柔和,说出的话却让人不容置驳。
交易就这么潦草中断。
转眼至后日清晨。
陈明河乘早去钓鱼。
李莱尔帮他提着渔具,到达平日常光顾的码头。两个人一阵摆布,整理好基本器具。
鱼线泡在水里久久不动弹,迟迟没有鱼上钩。陈明河握着钓竿,心思却没在鱼上。
昨晚没有卖出去的《锦鲤贺春》,陈明河不解李莱尔的做法,犹豫了许久,最后还是将问题脱口而出。
李莱尔注视着毫无波纹的水面,漫不经心地回答,“《锦鲤贺春》那副作品是妈妈最珍视的一幅。即使真如他所说,多少价格随我们定,也高不到哪里去,没法完全填补所有资金漏洞。”
“可这样不是丢了一条资金来源吗?”陈明河额头上的皱纹快挤成年轮。
李莱尔还是那副心平气和的模样,“再等等。”
噗呲一声,平静的湖面爆出水花。
陈明河扭头看。
鱼上钩了。
两个人收拾到下午。
李莱尔把店面交给陈明河,自己去面料市场进布料。未来几个月这些事务她没法照料,也会事先准备齐全,给陈明河和厂里几位绣工减少麻烦。没有大单的日子,也只能供货给寺庙或戏院。
李莱尔带着挑好的色卡,到了平日相熟的店铺,供货的阿嫲正在和几位相熟的阿姨聊天。
她自觉上前攀谈。
几个人从邻里八卦聊到各自家庭私事,谈到高兴处又笑成一团。
作为李斯萍的反例,李莱尔除了潮绣工夫,每一点都与李斯萍不一样。
她更懂得“低头”。
说笑声大得盖过店里液晶彩电的声响。
电视机放在距离地面两米高的位置,主播用当地方言介绍娱乐八卦。
若要看清电视机里的播放内容,人人都得折着脖子。
但实在没这个必要。
被报道的企业家或是影视明星,离她们这些人可太远了。像赤脚站在土地上,而不用任何天文观测仪器探测星空。星星高挂天际,人类触不到摸不着,见不到星星最真实的模样,只能用肉眼一瞥其余亮,最熟悉的程度仅限于知其存在。
他们与她们之间,或许有几百个光年。
所以电视机也只是用来驱散寂寞,听个响而已。
掌心的手机传来震动,李莱尔退后一步,背着人群划开信息。
“明日早上八点。”
附着在文字内容后的,是某个高端甜品店的位置链接。
简单了解后,李莱尔迅速摁灭手机,任由屏幕亮光扫过自己的面孔。
等回过神来时,才发现四周突然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仰着脖子抬头看。
“豪门特快!时家公子与周氏千金将在本月内举行婚礼。”
两家都是当地走出来的传统服饰品牌,又各自转型发展。
近两三年以来,全国各地的服饰行业遭受经济冲击,类似的家族企业抱团现象倒不少见,之前两家人一起开创了新的基金会,想来也是为联姻做准备。
豪门家族的婚姻故事常会被群众当做吃瓜笑料。
也不乏有人看透了这一切。
一位阿姨吐出瓜子皮总结,“一点都不新奇,就跟普通人家结婚一样嘛,总是要各取所需,各有图谋。要是某一天贵公子真娶了灰姑娘,那才称得上传奇。”
传奇就发生在下一秒。
几位阿姨抢着转台到戏曲频道。电视机遥控却为一张脸暂停。
时家公子倒未曾露面,现身的倒是周氏千金。
周氏千金周已晴拥有一张她们无比熟悉的脸。
集体脑子短路三秒后,她们才终于反应过来,像谁。
像旁边为她们捧哏的李莱尔。
李莱尔一下子被拉进人群中心,因为她有一张与周已晴近乎相同的脸。
众人对这张脸热烈讨论,李莱尔反倒没有任何惊喜。
“会不会小莱不是李斯萍和陈明河亲生的?”
“说不定还是报错的双胞胎。”
“瞎说,小莱是我在医院看着出生的。”
其中更有一位说,“小莱和那个周千金周的脸一模一样,说不定也是金贵的命。”
李莱尔这时才产生了情绪反应,腼腆地请求,让阿姨们不要再开她的玩笑。
另一边的时崇却笑不出来。
今早他向设计部与策划部提出,可以结合当地的刺绣文化特色,探索两种虚拟服装风格融合的新路子。
新的议案提出后,很快产生新的问题。
当地的绣匠大多为中老年人,青年匠师颇为稀少。公司又需要一块桥梁板链接当地的绣匠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