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不假(5)

作者: 壬树晴 阅读记录

同时,《锦鲤贺春》的事还没解决。

他心里其实已经明确答案。

但又像硬要跟老师作对的学生,明知道两点之间线短最长,偏要拐弯抹角找一个更加简洁的解题方法。

总之,他不愿再见到李莱尔。

可车子的行驶方向却不受他控制。

眼看离西门街越来越近,一股无名之火就窜了起来,他连忙质问驾驶位的秘书,“怎么就开到这了?”

秘书一脸无辜,别过脸来为自己辩解,“啊?不是时总您昨天提醒我说,今天一定要去李姑娘那里的吗?”

第3章 太阳雨

时崇反复回想,俨然记不起自己一定要到李莱尔绣坊这事。

车子快驶到目的地了,为不浪费时间,他勉强说服自己应对李莱尔。

在到达绣坊之前,他和秘书先在水果摊和花店逛了一圈。

为了求人,确实就得付出点什么,交换点什么。

时崇是这么想的。

付费时,秘书习惯从皮质钱包里掏出黑金卡,老板连忙拒绝。

这里营业的都是小店,没有刷卡用的 pos 机,无奈之下秘书只好繁琐地用手机支付。

一共买了三大箱柠檬,和一束白色百合。

眼看秘书提不动,右手捧花的时崇主动分担秘书手中的两箱柠檬。快要接替成功时,秘书冷不防的提问让他一趔趄,柠檬差点接不住砸到脚上。

“李小姐真的会喜欢吗?”

“肯定。”

他曾见过李莱尔在教室里吃大瓣大瓣的柠檬,一脸平静。对比起其他人的龇牙咧嘴,若能达到这种程度,不用“喜欢”这个词来陈述应该说不过去。

不对。

时崇回想起来,李莱尔少有过特别讨厌或是特别喜欢的事物。但凭借后来的经验,也难保不是她的伪装。

若李莱尔不愿接受,大不了再换点别的送给她。

没有钱无法办到的事。

这是他十几年以来一直信奉的人生守则之一。

来到绣坊门前,时崇还特意对着玻璃橱柜检查自己的外形,却直接撞见李莱尔提着扫帚走出来。

出于本能,他快速后退,连带着手中的两箱柠檬也晃荡一下。

怎么回事?

遇见李莱尔后,自己总是不由自主地产生奇怪的反应。

李莱尔还是那副很好说话的样子,手上握着扫帚,笑容却温和,两道柳叶细眉舒展得很漂亮,“要进去吗?”

“麻烦了。”时崇抱着花的上半身稍稍前倾地鞠躬,教科书里标准的问候方式,礼貌而疏离,声音沉着稳重。

这才是他。

办完这一件事后,他们将再也不见。或者说也没有任何需要直接交接的机会。

即使有公司合作,也可以全权交给员工来办。

怀里的百合正馨香扑鼻,时崇回过神来,却发现李莱尔的脸离自己很近。

正打算有所动作,身体再次不听使唤,脚步被紧紧钉在原地,心跳加速膨胀和收缩,声音直捣耳膜,震耳欲聋。

李莱尔垂下眼睫时,他才看清,覆在她右眼眼皮处一颗浅浅的、褐色的痣。

“谢谢。”李莱尔没做出超越正常社交距离的行为,更不用说贴面这类西方礼仪。她只是简单捧过花而已。

时崇整个人像泄了气的皮球。

人生第一次,他觉得自己有点神经质。

时崇反复提醒自己此行的目的,尽力这些想法甩出脑海, 与秘书一同踏进绣坊。

还是同样的整洁干净,唯一的区别是绣架上,那一副金鲤鱼绣差不多是完品。

时崇目不转睛地观赏绣作。

李莱尔将刚刚泡好的茶叶滤出茶汤,倒入公道杯里,沏了一杯递给时崇,缓缓向他道来,“前几天您要的《锦鲤贺春》,是我母亲去世前的最后一副作品。”

时崇欲拿起茶杯一饮而尽,手在听到“去世”两个字后顿住。

李莱尔没抬头,默默地用热水壶温洗了一趟茶具,“这是她当初用自己养了两年多的头发,耗费心血织成的,离世前曾叮嘱《锦鲤贺春》是唯一的非卖品,要好好保存。”

时崇看不见李莱尔的表情,良久的沉默后他问,“那我能要你那副锦鲤图吗?”

他指向李莱尔身旁的绣架,“价格你来定。”

李莱尔迟疑了好一会儿才说,“五位数。”

看着李莱尔的神情,时崇直言,“六位数吧。”

*

天气预报显示最近一周都有小雨。

这是初夏欲来的先兆。

李莱尔起了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淋雨,没带伞就到了前几天约好的地点。

跟着侍者兜兜转转走到路的尽头,李莱尔进了一间私密性很好的包间,里面的温度开得很低,门一开冷气扑面而来。

一位妇人背着门端坐着,根根乌黑的头发盘成发髻。或许是听见脚步声,女人转过上半身,带着标准笑容上下扫视了一遍李莱尔,脖子和手腕上的首饰闪烁着寒光。

被明目张胆地用挑拣货物的眼神挑衅,李莱尔展开笑脸迎接敌意的视线。

墙壁上欧式古典钟发出“嗒”的一声,划破时间凝滞。妇人也笑了起来,嘴角咧得尖锐,像一把锋利的镰刀。她示意李莱尔坐在她的对面,笑容依然止不住,像回南天墙壁起潮,水纹层层堆叠地垂下。

李莱尔双手交叠,做好谈判准备。

无声地对峙了一会,对面妇人端起咖啡开始发话,直接解释自己的来历。家族是当地某个有名的服饰产业集团。

不用说,李莱尔也早已知道。

周氏万华集团就是从当地走出来的大企业,一开始以旗袍服饰为主打,后来逐渐开拓业务,成立了国内的休闲女装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