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渝筹算师/谁说庶女要宅斗?全家宠还来不及(283)+番外
心情好了,看着食盒里的饭菜食欲也好。
四个小菜,加上一碗汤,还有一小钵的饭,叶辞书吃了个干干净净。
等晚上去休息的时候,叶辞书更惊讶。
她临时住的这间屋子里,好久不见的跟了平宁公主的寒酥居然在这里。
“见过四小姐,是殿下让我来这里伺候您的。
殿下还说了,让我这段时间一直都跟着您,一直到工部这边的事情结束。”
一见到叶辞书,寒酥赶紧福了一礼。
叶辞书看着屋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她洗漱的水寒酥都准备好了。
“多谢了!”叶辞书笑着说道。
寒酥笑笑,赶紧过来给叶辞书按按肩膀。
叶辞书眯着眼睛享受了一会儿,别说,还真松快了不少。
“奴婢听了十二爷的话,特意和宫里的老嬷嬷学的。
十二爷说,四小姐整天不是看账本就是打算盘,身上肯定不舒服,让奴婢在您闲下来的时候帮您多按按。”寒酥一边按一边小声说道。
叶辞书……
看不出来啊,十二爷还挺心细的嘛!
……
有太子坐镇,禁军看管工部,叶辞书感觉自己算账的效率都高了很多。
监察司的人闷头算了将近三日,才把工部的账算的差不多。
从准确性上来说,工部的账没什么问题。
都能对得上,也和安尚书那里传过来的数字没问题。
但要是认真看的话,有很多账目都经不起推敲。
至少在叶辞书眼里,有不少账肯定是有问题的。
不止是有问题,应该是漏洞百出。
叶辞书将自己看的有问题的账都 整理出来后,就交给了十二爷。
十二爷转身就呈给了太子。
太子皱眉看了一会儿后,手指轻轻哎案几上敲了几下。
“只有叶算师自己知道?”
“现在又多了一个你和我!”十二爷老实说道。
太子一下子就笑出了声。
“好!明天巳时二刻在工部那个大堂对涉及到的工部官员进行问询。
表哥,看好了他们,可不要让他们出什么意外”!
第246章 想好了再说
第二日,还是那个工部大堂里。
所有的官员都到场了,太子依旧高坐在上首。
唯一不同的是,在太子坐的位置下面那个位置,也摆了两张案几。
一身竹纹翠绿窄袖立领官袍的叶辞书端坐在左侧的案几前。
她面前摆放着一摞账本。
另一侧的案几前坐着太子身边的一个长史。
他的面前摆正已经研磨好的墨,和已经铺平了的纸。
工部的官员心都提了起来,看这个架势,这是查出来什么东西了啊!
在工部大堂的门口,和那些官员身后,禁卫军们的手都放在刀把上,时刻保持着警惕。
看着工部大堂外的漏刻到了巳时二刻了,太子身边的乔公公躬着身子出来了。
“叶算师!可以开始了!”乔公公笑眯眯的说道。
叶辞书点点头,随即就拿起手边的一本账本。
“虞横司主事是哪一位?”叶辞书问道。
一个身形瘦小,还有点驼背的三十多岁男子立刻走了出来。
“在下张之为担任虞横司主事。”
叶辞书看了他一眼后,立刻就指着账本上的一处账目问了起来。
“二十三年七月,内府指定虞横司烧制一批竹报平安青瓷,这笔账是张大人记的吗?”
张大人一听,赶忙拱手行礼。
“是!正是在下记的。
青瓷烧制不易,陛下又要求是竹报平安的图案,更是难上加难。
加上内府要的急,当时的花费不少,所以账目上看着烧制的费用就比往常要高了一些。
当时的损耗不小,浪费了很多。”张大人忙说道。
叶辞书点点头。
没错,她请了十二爷打听过了,当初这批青瓷要的的确很急,工部连着熬了半个月才把这批青瓷烧制出来。
要烧出指定图案的青瓷难度更大。
从烧制的费用上来说,这笔费用完全对得上。
但是……
“我想问的不是这批瓷器的账目不对。
而是支付这批瓷器的银子是从哪边付的?户部吗?”叶辞书正色问道。
张大人愣了下,很快就答道,“是从户部走的银子。
一直以来瓷器的烧制,银子都是从户部走。
内府每年都会从工部定制瓷器,有宫里用的,有赏给大臣家里的。
陛下曾有言,这笔银子从户部走。”
工部的人都窃窃私语起来,瓷器一向都是从户部走银子啊!
这有什么好质疑的!
眼看着大家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了,上面的太子轻轻叩了下案几。
大家立刻又都变成鹌鹑一样低着头了。
叶辞书也不恼,手指依然指在那条账目上。
“张大人,你真的记清楚了,这笔账是从户部走的账?”叶辞书再一次问道。
张大人刚想点头,就听到太子轻声说了一句。
“想好了再说!要是说错了,可没人帮你说话。”
张大人吓的立刻就跪伏在地上。
“回太子的话,微臣记得清楚,只要是瓷器的账都是从户部走的。
微臣不敢撒谎。”
太子没有说话,只是示意叶辞书继续说。
叶辞书将手上的账本放在一边,又从桌前的账本上拿起来一本。
“这是内府的一本账册,专门登记一些特殊开销的账本。
这上面有一笔开销,我念给张大人听听。
同样的二十三年七月,内府收到到镇海王送进京白银五十二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