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声证言(13)

作者: 谙桥 阅读记录

“我工作忙,先回了。”李鹤薇放下筷子,移开高凳起身,瞅了眼愣在原位的陶聆,不容置喙的语气道,“陶聆,跟我回去加班。”

“嗯。”陶聆心里打鼓,回头望了一眼柳芸,女人挥挥手,示意她走。

夜色深沉,乡道两边蝉鸣蛙叫,车厢却沉寂无声,李鹤薇还在气头上,陶聆则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平复乱跳的心脏。

身旁这人鲜活的性格,深深震撼着她。

难以名状的疯狂。

“你没事吧?”李鹤薇冷静下来,开始担心怎么收场,她倒爽利,可以拍屁股走人,陶聆呢?以后还要面对这些破亲戚。

陶聆偏头看她,眉眼情不自禁弯成月牙,话语中却蕴含着几分苦涩:“我能有什么事?可能被老陶骂几句,至于介绍对象,大概逃不掉。”

李鹤薇眉头往下压:“你会去?”

“不想去。”

没有回答“不会去”,李鹤薇心头浮起一丝失望。

她说服自己,以陶聆如今的处境来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于是轻描淡写:“不想去就不去。”

陶聆深吸一口气:“好。”

李鹤薇捉摸不透她的心思:“嗯?”

“我可能先搬家,申请住宿舍。”陶聆语气愈发坚定,“原本打算存够钱买房,但现在迫切想要逃离。”

“至少宿舍有空调。”

她难得咧着嘴笑,李鹤薇却觉得异常刺眼,心里酸酸涩涩。

“家里没空调吗?”

陶聆沉默以对,目光重新看向窗外。

“碌海,孩子都考进公安局,每个月给咱们2000,买台空调她住着也舒服嘛。”

“最近天气热,鱼死得快,我们损失不少钱,而且她单位有空调,每天回来几个小时,不是浪费吗?”

“那把小洋卧室的空调拆去她房间。”

“麻烦得很,拆机费还要50呢。”

回忆着父母那时的对话,陶聆吸了吸鼻子,眼底泪光闪烁:“宿舍空调的制冷效果更好。”

第9章 她这是嫂子瘾犯了?

皓月当空,夜色融融,不知不觉间,右侧小小的身影歪向一边,呼吸慢慢均匀。李鹤薇直接将甲壳虫驶入帝苑国际负二楼的停车场,停在车位,熄了火。她解开安全带转身,眼前的陶聆蹙着眉头,连睡觉都不踏实。

察觉车厢的温度逐渐爬升,李鹤薇抬手轻拍她单薄的肩膀,嗓音清润:“醒醒。”

“嗯?”陶聆睁开迷蒙的双眼,环顾四周,“薇姐,这是?”

“今晚去我家。”李鹤薇并不愚笨,知道陶聆刻意隐瞒,这么热的天,没有空调,怎么好眠?

陶聆不愿叨扰她,犹豫:“可是......”

“可是什么?住你嫂子家不行吗?”李鹤薇说完,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哪根筋搭错了,分明不想和陶洋产生任何瓜葛,也庆幸陶聆没有天天叫她嫂子,现在反倒自认嫂子。

她这是嫂子瘾犯了?

......

陶聆莫名耳热:“没带换洗的衣物。”

“家里备着一次性内裤,还有两三件没拆吊牌的衣服。”李鹤薇不喜欢原主新买夏装的款式,放在衣柜冷落至今。

陶聆闷声点头,跟在她身后下车。

电梯密闭,空气不流通,李鹤薇找话聊:“以前来过这里吗?”

“没有。”

私下还真是从不来往,难怪相处的时候生疏。照理说,依陶聆的性格应该和原主合拍,怎么会形成如今的局面?

电梯停在九楼,出电梯右转,走到902,李鹤薇输密码开门。她们还没进去,程映秋已经迎过来:“姐叫我点的外卖,快来吃。”

她给陶聆递拖鞋,等她换好鞋,拉着人往里走:“烧烤,冒菜,鸭脖,应有尽有。”

李鹤薇走去厨房拿水,吐槽道:“我让你买饭,怎么都是些吃不饱的东西?”方才在饭桌,她瞧着两人都没怎么动筷,所以提前叫程映秋安排。

“吃不饱?怎么可能?”程映秋笑容满面,依次打开餐盒,摆满茶几旁边喝咖啡的实木小圆桌,将筷子塞给陶聆,“吃,别替她节省。”

她抬头,笑着摊手:“姐,132。”

“收红包。”李鹤薇坐陶聆身边,拿手机发给她150元红包,备注【18元辛苦费。】

【谢谢老板。】

李鹤薇收起手机,瞧着陶聆迟疑的动作,低声说:“吃吧。”

“陶聆,赶紧吃,她是你嫂子,该破费。”程映秋手肘推了推她的手臂,“就算以后她和你哥离婚,那也还是你的领导,或者朋友啊,请吃饭特别合理。”

“好。”因为两人的热情相待,陶聆心头发烫,万千思绪翻涌,她不想扫兴,拾起筷子,柔声道,“谢谢。”

程映秋边啃鸭脖,边说:“姐,我给你讲,我今天加了秋琬的微信。”

李鹤薇:“工作原因?”

“啊。”

“然后呢?”李鹤薇夹一块肥牛卷,吹凉,慢条斯理塞进嘴里,倒和她先前风风火火的直言不讳相反。

程映秋喝一口冷藏的苏打水:“我中午申请好友,她下午三点才同意,你说她是不是故意晾着我?”

“还有,我去她副食店买水,她什么表情呀,完全不待见我。”

“是吗?”李鹤薇最近时常和秋琬私信沟通,觉得对方还是挺好说话,而且工作认真负责。

程映秋猛点头。

“你什么时候去买水?”

“差不多中午。”

李鹤薇分析原因:“秋队通宵,那时候在补觉吧,扰人清梦,谁能给你好脸色?”

“所以,她下午三点通过申请,也是在睡觉?”程映秋琢磨着,“加上好友后,她还蛮正常,我们已经约好时间采访,她也有主动询问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