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表妹难哄(24)

作者: 金木鲤 阅读记录

小沙弥轻轻摇头,目露哀愁。

难道是因为世子哥哥之前所说的盐税案,可那不是已经找到名单了吗?

况且拿走名单的是主持,和监寺有什么关系?

苏黛蓦然想起挂在城西的尸首,难道和那具尸首有关?

小沙弥从禅堂佛像后拿出一封信:“施主,这是监寺走前让我务必交给你的信,说你来了便知晓了。”

苏黛接过信,只觉得手中沉甸甸的,她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压在心头沉重得难受。

“广禅寺怕是要闭寺一段时日了。”小沙弥叹了口气:

“施主还是快些归家罢。”

苏黛攥紧手中信封,她确要赶快回去,她要去刑部找魏玉年救出监寺。

离去时,苏黛匆匆瞥了一眼门口那颗菩提树,每条红布上都铺满了墨痕,菩提树挺拔而立,红布则在风中舞动,像极了招手等侯归家的人……

她移开眼,上了马车。

马车颠簸,行至京郊,苏黛展开信。

字迹行云流水,力透纸背。

“苏小施主,见字如晤,吾将所托埋于菩提之下,世人尚未知晓。另吾知令兄于西北,以书信之,不日便得重聚。”

“吾入空门,却未脱凡尘俗事,所选皆为本心,今终不负苏兄之托,望尔今后再不沉溺往事!”

“天命如此,不必伤怀,惟伏珍重。”

心口悬的大石重重砸下,紧绷的弦突然断裂,她突然意识到什么,微红了眼,冲明喜道:“去城西!”

明喜不敢迟疑,急忙吩咐车夫从城西进城。

苏黛只觉时间逝去极慢,马车行了许久。

她不愿验证心中猜想,又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内心如千万根丝线交叉缠绕般形成死结。

直到熙熙攘攘的嘈杂声渐渐响起,她没忍住直接掀开了帘跳下马车——

却见城西门口金字牌匾上赫然悬挂着一具尸首,一身袈裟,面色惨白,显然死去多时——正是监寺!

他像是风中孤寂死去的鹤,淡然又孤傲,若还身处朝堂,也当是为了江山社稷手执笔墨,鞠躬尽瘁!

可如今,他就这样死在这里,连尸首都被万人观瞻,评头论足……

明明前些时日,他还慈祥目送她归家,再见已经天人两隔,临走时的嘱托竟都变成了句句遗言!

“可惜了,他当年也是出了名的探花郎,后来不知为什么想不通出了家,如今却是这样的下场……”

“听说他是因为盐税案一事被带上朝廷当证人,本应奖赏他协助破案,结果他却在圣上面前当众为苏家申冤,陈年旧案,圣上觉得既已出家,僧人就不应牵涉这些事……”

“哪个苏家?”

“还能是谁,就是几年前差点被灭门那个苏家!”

“他竟然替那罪臣申冤,谁不知苏家当年私藏逆党才被抄家,连家主都畏罪自杀了,这有什么好申冤的?”

“你不知道,他和苏家家主是好友,一同科考入……”

“住口,你们知道些什么?”苏黛厉声质问,打断了那人的话。

那人瞥了一眼本想辩驳几句,见小姑娘红着双眼泫然欲泣,不好再多言,只当是遇到疯子,冷哼一声甩袖走了。

苏黛想起往年监寺与她谈心时亦父亦友般慈爱,想是父亲当年预料自己有一劫,早便托了监寺照顾她。

监寺知道她心中所求,所以暗中寻找阿兄,直到今岁,他还曾暗示她阿兄在西北之地……

她不由自主上前两步,城西围了一群又一群的人,指指点点。

世人爱谈闲话,此人曾是探花郎,更让这些人有了兴趣,有人说他遁入空门是情场失意,也有人说他不喜逢迎心灰意冷,但具体为何再无从知晓。

苏黛不愿看见监寺尸首成为谈资,她沉默了会儿下了决心。

今日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她都要上城楼带走监寺。

她环视着四周,却见一队禁军停在城墙,为首的那人向对面行了礼后说着什么,没过一会儿,一道身着红色官服的身影踏身而出——正是魏玉年。

魏玉年一身绯红官服身形高挑,沉稳泰然,在禁军中尤其显眼。

苏黛隐身于百姓之间,吩咐明喜和车夫先行回府,明喜磨蹭了好一会儿,没拗过苏黛,忧心忡忡地边走边看。

突然,魏玉年似有所感,目光从城墙直直扫向苏黛所在之地。

苏黛不闪不躲,对视而去。

却见魏玉年垂眸错开视线,又和为首那人说了什么便下了城墙。

监寺已死,她不可全然相信世子哥哥,苏黛深深看了一眼魏玉年,转头退入人群之中。

近来边疆接连大获全胜,一口气收复好几座城池,圣上龙颜大悦,于宫门之上广洒福泽,有些乞儿便乞讨到了华京,来碰碰运气。

苏黛唤来一个看着机灵的乞儿,塞给他一锭银子附耳说了几句,见乞儿点头立马跑远,才回到城西门。

朝堂之事瞬息万变,她本就如同无根浮萍,这条命不过也是捡来罢了,可阿苏姑和阿爹阿娘既然护下了她,她便要好好珍惜,和阿兄团聚。

魏玉年朝她走来,似安抚般拍了拍她的肩:“阿黛,回去罢。”

他知晓她在想什么,就连方才她的一举一动,他皆看在眼里。

苏黛不打算瞒他,也瞒不住他。

14

第14章

◎莫敢以国家遗祸,试问百官初心何在?◎

苏黛道:“我是女子,姨母说女子应当温柔贤淑,管理好后宅,安分守己便可,这些年我在府中也是这样做的。”

“可我安分守己这么多年,前些日只因我不愿嫁人,当着老夫人违逆了一回,说了她觉得不该说的话,老夫人便要处处拿乔,与我不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