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流放地开卤味店(123)
柳千金自幼唱戏习刀马旦,有着粗浅的童子功,桂枝儿教她人体穴位与按摩技法时一点就透。
至于银铃擅调香,便专司沐汤之品调制事宜。
“以牛乳搓洗后,冲净薄垢,再将梅花花瓣撒入香汤。”银铃音色清冽,“切黄瓜为片,敷于面。”
她伸出葱白般的手指,依次划过以上物品。
这对短工们来说,有些难以理解。
莫说牛乳是滋补的珍贵饮品,居然用来搓澡。那黄瓜,若非有陶土温室可以种植,在冬天也是稀罕物。
这么做,不是糟蹋粮食吗?
不等众人质疑,银铃轻启朱唇。
“如此一套技法操作,共计十两白银,需叫贵客知晓。”
多少?十两白银!
短工们双眼圆睁,嘴巴不受控制地咧开,张得几乎能塞进去一颗鹅蛋。
淳朴的面容上满是惊愕,眼神里写满了不敢置信。
尤其当他们听到银铃说,每服侍一名贵客,亦能获佣钱若干时,众人更是激动不已。
“这哪里是贵客,这是财神爷啊!”大娘搓了搓布满老茧的双手,心头火热。
只要银钱速至人无怠,万里长城一天盖。
此时霜降既过,北境早已呈现出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雪场与浴场俱已落定。
桂枝儿等人筛选出本分老实的短工,转为正式雇工。
众人皆受礼规之统训,服制如一,即刻便可上任。
而与十二堡一派欣欣向荣的祥和气象不同,前线烽火不断,大地在无数军士沉重的脚步下颤抖。
四周弥漫着令人紧张的肃杀之气。
“哗啦啦。”绣着冰原狼图腾的军旗在狂风中烈烈作响。
荒漠雕鸮在空中盘旋。
它面盘呈淡棕黄色,夹杂褐色细斑,展开翅膀俯瞰着两军对垒。
北境阵营。
帐帘被猛地掀起,一阵寒风裹挟着一个身影冲了进来。
“将军,对面已经接到第六道诏书了。伪帝命指挥使即刻起兵讨伐逆贼,不得有误!”
探子浑身沾满霜雪,发丝凌乱,单膝跪地,声音因急切而微微发颤。
“知道了。”栾霜柏挥挥手。
在杭京朝廷眼中,边防北境军实乃一群破破烂烂的乌合之众。粮草供应不足,军饷延迟发放是常态。
大部分军士一到冬天就犯愁,只能靠着锈迹斑斑的长枪,勉强抵御游牧劫匪。
这样的军队也敢和朝廷宣战,简直不自量力!
殊不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如今的边防北境军整齐划一,刀枪如林。前排重步兵,身着厚重铠甲,手持坚硬铁盾,锐利的枪尖直指敌军心脏。
后排骑兵们搭弓如满月,高大的战马个个膘肥体壮。
“君命难违,那江指挥使定不敢再拖延下去。”副将眉头紧锁,“只怕真的要开战了。”
新任指挥使调遣三万禁军,兼东鲁一带驻军,在作战人数上,比北境军翻了一倍都不止。
实力不可轻视。
“诸位,边军打禁军,绰绰有余!”
栾霜柏身着铠甲,身姿挺拔,目光炯炯地扫视围坐一圈的副官们。
营帐内严肃的气氛顿时活泼了不少。
“将军所言极是!”众副将哄笑。
“那帮酒囊饭袋,平日养尊处优,哪能和俺们在刀口舔血、在达奴劫匪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边军相比?”
“对,真要较量,他们压根就不是对手!”
粗犷的军士一拍胸脯,声若洪钟,正是曾与栾霜柏轮番比武的军中屯长。
栾将军虽年幼,但武艺傍身,指挥本领更加不容小觑。
他打心眼里信服。
既而众将士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作战策略。
栾霜柏认真倾听,同时在脑海中不断推演着战场局势。
他面容严肃,双手稳稳放在膝盖上,五指微微收拢,没有丝毫晃动,宛如磐石一般坚定。
终了,他站起身,手握成拳重重落在桌案上。
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便依此行事,各营务必严守军令,协同配合。”栾霜柏一锤定音,“禁军越惧北境严寒,不敢猛攻,我等越要稳住阵脚。”
自昔迄今,兴师北伐,难若上青天。
一来路途遥远,粮草供给不便。
二来南军北上,在地势上需仰攻山地、高原,增加了行军和作战难度。
三来,面对寒冷气候,极易水土不服,拉低军士战斗力。
“待到寒冬腊月,朝廷军除了打道回府别无二法。”栾霜柏沉稳说道。
依他之见,镇北初立还需修生养息。
对付乞颜乌什部落,自当冷酷凶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但面对大梁军士,本是同根生,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解。
战者,非好杀也,乃致和平之术也。
“谨遵将军令!”副将们齐刷刷起身,朗声应道。
“哐哐哐。”
三声沉闷的锣响,自伙房传来,穿透层层营帐,直抵每一个将士耳中。
栾霜柏与副将们对视一眼,眸中迸发锐利锋芒。
他们默契地掀起帐帘向外走去,身姿前倾,手臂有力摆动,每一步都迈得极大,仿佛在无声竞速。
开饭了!
第101章 回马枪法长枪翩若惊鸿。
伙房内,灶上大锅里正煮着香气四溢的红烧肉。
肉块翻滚,被炖得色泽红亮,直冒油光。
浓郁的肉味混合着八角、桂皮等佐料的味道,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差不多了,出锅出锅!”腰系围裙,袖口高高挽起的大厨正指挥着炊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