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流放地开卤味店(31)

作者: 资产负债表 阅读记录

沙家老族长发话,腾出一间客房。

房屋很原始,桂枝儿仔细一看,大约是用粗壮的胡杨枝干做成房梁。

墙面则是用细红柳枝条扎的,房顶是用芦苇铺的。

最后再用河底的淤泥一抹,别看它简陋粗糙,却能起到挡风保温的作用。

“代我多谢族长好意。”桂枝儿确认白驹也有了保暖的马棚后,才肯歇息。

沙漠地带有句俗语——早穿棉袄午穿纱。

夜晚太阳落下,地面热量持续降低,寒冷侵蚀被褥,桂枝儿偷偷摸摸贴上几个暖宝宝方可安心。

囫囵一夜的她并不知,远在中心府城,依旧有人惦记着。

“人有消息了吗?”管家面对暗探不苟言笑。

平日里习惯伏低做小,似个只会圆滑奉承的老好人,此时却面色严肃。

“回大管家,在十二堡断了线索,大概是往龙沙镇的方向去了。”

暗探伏跪在地,瑟缩着身子不敢抬头。

“呵,大概?”管家一声冷笑,阴沉着脸,嗓音逐渐变尖。

“找不到人也不要紧。”刘善渊温润的声音响起,他赤足缓步走出,刚沐浴完的长发湿漉漉的。

白皙的手指拿起管家的匕首,出鞘。

锋利的刃抵住暗探的咽喉。

“桂小娘子献上的混凝土方子,在城南煅烧几日没什么成果。”刘善渊叹了口气。

“既然不能当面请教她,不如把你也扔进去烧一烧,或许就成了。”

他微微一笑,窗外明月别枝惊鹊。

“稚子抱金过闹市,不是傻,就是有所依仗。”刘善渊洗干净手,再次叮嘱管家。

他换上入睡着的一袭青丝长衫,身如玉树,消瘦的身形被突显得玲珑剔透。

“挖出她背后藏着的人,找到所有秘方和兵器。”

“是,老爷。”

腊月十八,接到报信的骆县令,一改往日犹豫不决,神速抓获疑犯沙井田,及其藏匿在赌场的达奴人。

断案他央求了知府,抓捕也不例外。

由边防北境第一军出人出力。

骆县令深知,自己没本事,就得摇人帮忙啊!

“说到底,还是我们城防有漏洞。”栾霜柏佩服地竖起大拇指,“桂姑娘神机妙算。”

他今日着深蓝色棉马甲,不过短短十几日,伤口已经恢复得相当好。

少年意气风发,展现出藤蔓般顽强蓬勃的生机。

桂枝儿从张家绸缎铺取走定制的大襟窄袖棉袄,纯素浅蓝与外搭的银灰披风配色协调。

二人并排而立,端的像一对才子佳人。

“要我说,再遇到这种情况,就派士兵陪同下葬,埋土里三天三夜,就是龟息憋气丸都不好使。”

桂枝儿朝栾霜柏抛出两颗小果子。

“这倒可行,总不能真掀开人家的棺材板。”栾霜柏用手搓了搓橙黄色的野果,直接送进嘴里。

下一瞬,少年眉头紧皱,酸得脸都变形了。

“哈哈哈哈哈,这可是龙沙镇的沙棘果。”桂枝儿得逞,拍拍手就走。

离开凌河县前,答应请比武优胜的军士吃大餐,她得简单准备一番。

展示厨艺,不仅是为了完成系统任务。

对于热爱制作美食的人来说,这也是一种别样的解压和休闲方式。

案板上有鲜嫩的现切肉片,饱满的手打肉丸。

削完皮泡在水中的土豆,各色蔬菜和豆制品也依次排开。

冬日严寒,滚烫的涮火锅是最令人难以抵挡的诱惑。

桂枝儿斟酌着搭配料包。

她先用小火慢熬骨头汤,再深吸一口气,鲜香呛鼻,麻辣的红油锅已经成型。

最后将番茄去皮切碎,洋葱和姜片一同下锅爆炒,酸甜的番茄锅也尽在掌握之中。

三种锅底,任君挑选。

“桂小娘子,待县令大人将案件初审完毕后,需要押解犯人送中心府城衙门。”

侍从自桂枝儿回到凌河县后几乎寸步不离。

“知道了知道了。”桂枝儿厌倦地摆摆手。

“之前跟我的那两位呢?”她并不喜欢这种被监视的感觉,“你们轮班换人了?”

驼色棉袍侍从只是沉默。

桂枝儿自觉没趣,亦不再多问。

围坐在炉火旁,眼见锅底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赴一场喧嚣盛宴,暖意油然而生。

虽从未见过火锅这种新奇吃法,但通过桂枝儿的简单介绍,俱已迫不及待。

“我以茶代酒,敬姑娘一杯。”有屯长张罗了一声,大家纷纷响应。

美食固然诱人。

桂枝儿提出的克制达奴人的军事策略,以及运送来的连弩,才是她备受重视的根源。

再者,《桂姑娘巧断案》已经成了茶馆最新的话本子,一时间名声大噪。

“多谢各位长官抬举。”桂枝儿一饮而尽。

火锅里开满了花椒,翻滚着鱼豆腐和肉片,煮沸的红油麻醉了舌头。

客套话说完,便是你一筷子如出剑,我一勺子如砍刀,在餐桌上厮杀起来。

“吴老六,你给我留一口!”

“什长,我方才可是赢了你半招呢,这片肉归我。”

“嘿你个小兔崽子,无法无天。”

众人哄笑起来,气氛愈发热烈。

随着肉丸子在口中爆汁,越嚼越弹牙,栾霜柏恨不得再添十碗大米饭。

他抢的肉最多,多半用公筷夹到了桂枝儿碗里,叠成山尖尖。

“我看年前,达奴人还会再伺机而动。”桂枝儿并不愿破坏祥和的气氛。

她嚼着土豆片,低声跟栾霜柏唠嗑。

任何世界,作为局外人参与过多,便有了羁绊,遇事也会更加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