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流放地开卤味店(35)

作者: 资产负债表 阅读记录

“吱嘎吱嘎。”车的零部件勉力支撑。

一声凄厉悠长的乌鸦啼叫,也加入这场合奏乐中,将黑夜激起层层涟漪。

桂枝儿深吸一口气,闭目沉思,准备从空间里挑个趁手的武器出来。

月黑风高夜,正是杀人放火时。

难道最近得罪了什么人?

“小娘子也知不等等奴家,这大晚上漆黑的路,多吓人啊。”声音娇媚如在耳畔吹过的花瓣,带来香气。

桂枝儿掀开帘子回头。

后方车辆载着柳千金,她盛装似初绽的玫瑰,肌肤细腻如雪,发丝垂落,娇嗔打着招呼。

一旁是负责监管的铁塔壮汉,手提灯笼,将她的美貌照得更加绚烂。

哪里漆黑,哪里吓人了。

虚惊一场。

桂枝儿疲惫地点了个头,以示招呼。

然后扭头对县令府邸跟随送行的小厮,询问道:“这马车里,是不是装什么货物了?”

“哎呦小娘子,原是想送您到客栈再说的。”仆从尴尬地鞠躬行礼,“后箱备了些心意,给各位来客带回家。”

沉甸甸的份量,想来礼重情意也重。

桂枝儿更加想不明白了,堂堂统领千户县的六品官,竟然给她一个平民百姓送礼?

简直倒反天罡。

“有京城最时兴的绸缎和胭脂,几个别致的珠宝首饰……”仆从低声交代。

“另有些笔墨字画,劳烦您带给刘大人。”

懂了,原来是当个二传手,中间人。

桂枝儿回想起骆县令与她同行的那个暴风雪夜,曾提到过略备薄礼,知府却不肯收。

桂枝儿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紧闭双眼。

骆县令好意贿赂,但只怕不太会送礼。

绸缎胭脂她并不看重,笔墨字画,想来知府大人也不会感兴趣。

她脑海中回忆起,刘善渊端坐在高堂的阴影中,面色苍白,神情倦怠的样子。

两辆马车并排停在“春和景明”客栈门口。

店小二热情地出门迎接,并帮着仆从卸货。

“这位姑娘,您也住店?”店小二弯着腰,对柳千金一行人恭敬地询问道。

“当然了。”柳千金甩了甩手帕,身姿婀娜,腰肢

轻摆,直奔店内。

店小二于是将目光投向了她身后的铁塔壮汉。

壮汉们跋扈惯了,也跟着就要往里进。

“哎,您的令牌?”店小二急了,伸手虚挡。

“什么牌?我们付现银,就住一晚,要上房。”

柳千金的头饰繁复华丽,随着步子前行微微颤动,闪烁着各种珠宝的光泽。

唇若点绛,绽放无尽风情。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定是不差钱的主顾。

“真对不住,客房满了。”店小二语气里充满了惶恐,态度也十分诚恳。

但他身形灵活地左挪右闪,愣是把客人堵在门外。

第29章 例行检查炖出一碗人间烟火。

“夜色既深,小二行个方便,让他们安顿下来吧。”

桂枝儿今日实在劳累,没心情看双方耍宝,做个和事佬,息事宁人。

店小二眼珠一转,瞄向桂枝儿身后的驼色棉袍侍从。

见其没有反对的意思,马上又变了一幅脸色,点头哈腰迎客。

“既然是贵客的朋友,开一间上房。”

“哼,狗眼看人低。”壮汉啐了一口,被柳千金制止了。

“多谢小娘子。”柳千金行礼。

桂枝儿这一觉睡得很不踏实,中途醒了好几次。

梦里,沙井田浑身是血地喊着冤枉,张大山与娇妻一身喜服,诡异又安静地冲她笑着作揖。

甚至她在龙沙镇的荒漠里徒步,嗓子直冒烟。

好不容易进入一家小店,店主说有玉米水,桂枝儿大喜过望。

她猜测到底是浓稠的玉米汁还是清淡的汤,结果店主端上来一碗棒子尖尖上的玉米须。

“你要的玉米水嘛,就是玉米穗儿嘛。”

北境人的口音真重。

桂枝儿被气乐了,醒来哭笑不得,又哈欠连天。

翌日,桂枝儿带着一马车货物,柳千金带着大笔银票,满载而归。

返程的路很快,桂枝儿有些归心似箭。

她不放心自己的卤味店,原是逢五逢十开店,这一走,就歇业了两轮。

还未抵达中心府城的南门,一座形状像馒头的窑洞在郊外旷野,拔地而起。

“这炉窑,怎么没日没夜在烧啊?”柳千金看到大片烟尘,用丝帕捂紧了鼻子。

南方来的官员,就是奇怪。

原先一个马知府,能吃能喝能收税。

这新来的刘知府,没安分几日,又搞起了陶瓷烧制。

听说最喜欢什么灰白釉,不仅要黏土烈火焚烧,还跟大家伙收集灰白色的石头。

“吁。”桂枝儿叫停马车,下来一看。

眼前的炉窑,火膛和窑室似乎是一体的。

火焰先冲到窑顶,受到后方烟囱的吸力倒向底部,再慢慢排出,极大提高了内部温度。

桂枝儿一眼就看透,陶瓷只是障眼法,大概率是烧制水泥用的。

“知府大人私底下在征集石头,叫什么灰白玉岩。”柳千金见桂枝儿关注,跟她分享道。

勾栏场所,人员密集,本就消息灵通。

“有人上交吗?”桂枝儿有些心虚。

灰白玉岩是她瞎编的名字,实际就是石灰石。

制作水泥的原理很简单,将石灰石、粘土磨碎,煅烧成熟料,最好添些炼铁后剩的矿渣。

至于如何改良、应用,使其坚固不裂缝,就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了。

桂枝儿的秘方里,真真假假编了好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