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流放地开卤味店(89)
未时,暖阳肆意倾洒。
码头河水在日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水面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细碎金芒跳跃,晃得人睁不开眼。
调皮的孩童们耐不住热意,甩掉草鞋站在河边,用小手撩起清凉的水花直往脸上扑。
刚下船的劳工解开领口,袒露胸膛,用手中的草帽不停地扇着风。
“今岁暑气早临,暖煦之象较历年为早也。”裕和公主与裁判席上的权贵们寒暄道,“不知是否有碍农桑?”
其实她心里已经躁意渐生,只想尽快回到车辇中,躺在冰丝席上,抱着光滑青翠的竹笼消暑。
于她而言,农桑只是一个隐约的概念。
稻黍稷麦菽,全然是陌生事物,不知长于何处,亦不知要如何栽种收割。
但她贵为大梁公主,自当体恤民情。
“公主仁心宅厚,怜恤苍生,实乃社稷之福。”王公贵族们齐齐拱手,连声称赞。
裕和公主眉梢微抬,心情总算舒适一些。
眼看宴席接近尾声,她指尖不耐地叩击丝帕,唯盼大比能速速了结,莫要再这般无端消磨。
“那小瓷碗里是什么吃食?”几位眼尖的裁判,刚品评完两轮美食,恰似一只只饱食的肥硕仓鼠。
被美食撑得忘乎所以的老饕们,既赞叹翠园楼婚宴的端方雅正,也欣喜于劳动宴的市井烟火。
一时间竟难分优劣。
可这陡然出现的瓷碗,吸引了他们的视线。
那碗中似乎盛着冰粒,晶莹剔透的模样如碎玉堆砌,颜色更是多样。
或霜梨白,或蜜桃粉,或青梅翠,搭配时令鲜果,清新诱人。
“容吾尝之。”一个身形灵活的裁判反应最快,立刻挤到排队的人群中。
取得一碗后,以勺触之,沙冰簌簌作响。
“是冰,真的是冰!”他惊讶高呼,双眸瞬间瞪大。
舀一勺入口,酥麻冰爽感,顺着咽喉蔓延全身,带走暑意。冰沙于舌尖化开,口感绵密细腻,妙不可言。
馥郁果香更是点睛之笔,酸甜滋味弥漫口腔。
“暴殄天物。”翠园楼主事咬牙切齿,“且看她能制几碗冰。”
他袖手旁观,眼中满是不屑。
夏日能吃到冰,在京城权贵中并不稀奇。
只需在隆冬时节采集天然冰块,运至家中冰窖储存。用新鲜稻草铺地,再覆盖稻糠树叶隔热,最后密封窖口。
等待来年盛夏时节享用。
虽说耗费人力物力,储藏数量也有限,但总归能享用美食。
但对平民来说,这等美食绝对是神乎其技。
“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在大热天尝到冰的滋味,妙哉妙哉!”做糖人的老爷子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勺。
咽罢,凉意沁心,老人满意地眯起双眼。
“托桂小娘子的福。”泥人张也拿到一碗,尽情享受清凉,喉咙里发出喜悦的“咕噜”声。
裕和公主听见贩夫走卒哄抢冰碗的嘈杂声音,更觉得心烦意乱,秀美的面庞阴沉了三分。
简直胡闹!
宫里负责冰政的凌人们,每年只给长公主苑分十几块冰。
说什么后宫的贵人娘娘多,父皇还要举办“颁冰礼”给官员解暑,以示天恩,所以要省着用。
可这冰,连最卑贱的平民都能敞开了食用。
她贵为公主,却处处受限。
皇家威严何在,长公主优越感何存?
她恨不得把冰政的凌人们抓起来,逐一掌嘴杖责,否则难解心头之怨。
冰碗既出,出奇制胜。
莫说原本参加劳动宴的平民,就是隔壁的贵家子弟们也暗戳戳跑过来排队。
灵雀儿姑娘贪嘴,悠悠果香萦绕鼻端,再也忍不住,带着手帕交的姐妹们一齐倒戈。
“呵,哗众取宠。”翠园楼主事依旧嘴硬,在他看来,除非桂枝儿有妖术,否则这冰量是远远不够消耗的。
“等排队众人发现自己尝不到冰碗,自会气愤不已。”翠园楼主事傲慢道,“口碑反噬。”
万万没料到,桂枝儿存储的冰源源不断。
她仅用一把干净的小冰锤和凿具,敲敲打打,颗粒般的沙冰便已成型。
“哐当”一声脆响,冰屑四溅。
旁观的栾小将军抬手扶额,嘴角微微颤动,不忍直视。
不怪他憋着笑,桂枝儿哪里需要冰锤和凿具,她用的明明是崩云劲和破石裂空掌。
没有技巧,纯靠武力。
桂枝儿冲他眨了眨眼,灵动双眸中闪过一丝狡黠,梨涡浅现,原本英气的面庞更添几分娇俏可爱。
“表演”也是厨艺的一部分嘛。
两个小学徒分工协作,收集碎冰加入蜂蜜、鲜果切片、坚果仁等,搅拌均匀,一碗沙冰便制成了。
“怎么会……”随着时间推移,翠园楼主事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砸在脚下砖石上,洇出一小片水渍。
冰块不见少,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倘若此次大比再输,酒楼背后的权贵一定饶不了他。
周围百姓的欢呼声,裁判席上的赞叹声,此刻在他耳中都好似惊雷阵阵。
他呼吸急促沉重,胸膛剧烈地起伏,最终下定决心,舔了一口干燥起皮的嘴角,高呼道——
“此女定有妖术!”
否则,怎会有这么多冰块供她挥霍?
“噗。”有人见翠园楼主事狗急跳墙,忍不住哧笑出声。
子不语怪力乱神,大家即使好奇冰块来源,也只会怀疑桂小娘子背后亦有富豪权贵站台。
不知是何方势力财大气粗罢了。
面对质疑,桂枝儿风轻云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