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文里的娇软美人(120)+番外

作者: 桑上寄生 阅读记录

“既然是个吃人的窟窿,那便不要也罢。”

赵三郎手执长剑在清砖上划过。

赵老夫人尖利的咒骂声突然被打断,老夫人惊愕的看着赵三郎,突然剧烈的咳嗽起来。

“反了,真是反了天……”赵老夫人扶着丫鬟的手,连连后退,“你疯了吗?”

“母亲可知,”赵三郎踏上脚下贞节匾的残片,“赵家的荣耀,不该伴随着柔弱女子的血泪。”

母子二人隔着地上断裂的贞洁牌匾对峙。

祠堂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祠堂大门被推开。

赵三郎握着剑柄的手紧了紧,剑尖在地上划出深深的沟壑。

传令官举着卷轴站在了台阶上。

“皇上急召!北狄夜袭苍漠关,连破苍漠关两城,特命尔为镇北大将军,统率五万骑兵,明日卯时即刻开拔……”

男人屈膝跪地,双手稳如磐石,“末将领命。”

赵三郎攥着明黄的圣旨起身,抬头看向赵家祠堂。

男人脊背挺直双膝跪地,双手高擎过头顶。

“父亲大人,列祖列宗在上!此番出征,孙儿定将不惧生死,绝不辱没先辈之名!”

祠堂里的风掠过男人决然的声音。

“唯愿换她一生平安。”

第83章 望门新寡14未卸的铠甲硌得她生疼……

殿外北风簌簌作响,阿梨额头裹着纱布却依旧虔诚的跪在观音像前。

身后脚步声停在两步开外,赵三郎喉结滚动数次才终于开了口。

“明日卯时拔营。”男人声音沙哑似裹着浓烈的北风。

“妾身会日日为将军诵经。”

望着殿内的长明灯,阿梨袖中的手微微紧握,“但求将军平安归来。”

阿梨怀里忽然被塞了个滚烫的手炉。

“京城的雨,比边关还冷些。”赵三郎跪在相邻的蒲团上,“你身体还未痊愈,何必急于一时。”

“大殿之上不可如此,菩萨会怪罪的。”阿梨急忙将手炉还给他。

“菩萨慈悲为怀。”赵三郎却未接过,而是解下披风裹在她身上,“菩萨知你虔诚,怎会怪罪于你!”

赵三郎突然握住她缩回袖中的手,“此去苍漠关,我会将贴身侍卫留在庵外护佑你。”

带着厚茧的手掌覆住她指尖,女子的指尖冰凉,赵三郎自怀中取出个匣子。

“这把匕首是我第一次上阵杀敌,父亲送与我的礼物,你留着防身。”

“将军放心去吧!”静慧师太自殿外缓缓走来,“昨日之事是庵堂疏忽,日后老衲定会护她周全。”

赵三郎闻言起身,抱拳行礼,“有劳师太费心,多谢!”

静慧师太微微摇头,目光落在二人身上,“将军不必挂怀!”

静慧手持佛珠,双手合十,“只盼将军此去,早日结束杀戮,还世间太平,阿弥陀佛。”

冬日的庵堂越发萧瑟,赵三郎拜别师太,目光在阿梨脸上凝视片刻,终于转身跨上战马,扬鞭而去。

阿梨静静目送着男人离去,素色衣角在寒风中轻轻飘动。

“弟子惶恐,”额前的碎发被风拂到苍白的脸颊上,阿梨轻声问,“还望师太解惑。”

“地藏菩萨入世,只为度化众生。”

静慧师太取下腕间佛串,轻轻放入阿梨冰冷的手中,“你心中有惑,这便是尘世给你的修行。”

大寒冰凝,这日下了很大的雪,阿梨跪在禅堂抄经时,腕间银镯突然断裂。

朱砂笔尖在纸上晕出血珠,望着窗外的大雪,阿梨想起前几日阿飞传来的边关捷报,心头略紧。

而此时的赵家则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来人在大雪天里“咚咚”敲响了赵府朱门。

边关信使风尘仆仆呈上个黑色漆盒,“将军曾吩咐,若他不幸阵亡,便将此物送回府上。”

信使指尖冻疮渗着血,“将军率精兵突袭敌营,不幸中了埋伏,连人带马坠入黑河冰窟……将士们捞了一天一夜也只找回了将军的佩剑。”

看着信使呈上的佩剑,剑柄处还缠着浸血的白布,赵老夫人挣开众人,踉跄着扑向佩剑。

老夫人发疯似的擦着剑柄处的鲜血,干涸的眼眶滚出两行浊泪……

掉入冰窟的赵三郎确实已经昏死过去,意识模糊之际,他见到了一身镐素跪在禅房中哭泣的阿梨。

看着她愈发消瘦的模样,男人情不自禁的上前,这时母亲却推门而入。

随行的赵家仆妇带来了毒药,让她以身殉节。

女子仿若凋零的花朵,眼神空洞无神,顺从的接过毒酒杯。

赵三郎心急如焚,想要破门而入,却动不了分毫,男人目眦欲裂拼命挣扎。

冰水刹那间涌入胸腹,昏迷的赵三郎忍不住呛咳,刺骨的寒意让他一瞬间记起,自己先前遭遇了伏击。

梦中女子无声落泪的悲戚深深刺痛着赵三郎,男人拼了命的奋力挣扎。

他不能死,阿梨还在等着他,他死了,阿梨怎么办?他要她活着。

腊月二十九,沉寂了几日的边关忽然腾起万千火把,犹如蜿蜒摆尾的火龙。

“死而复生”的赵三郎,带领五万骑兵从后方突袭了北狄。

当东方天际渐白时,寒铁终于抵在了敌酋咽喉处。

正月十五这日,五更梆子响彻雪夜,朱雀大街隐有马蹄声响起。

有那个别胆大的早起人,忍不住探头张望,朦胧的晨光中隐约可见赵家军的大旗。

“是,是赵将军,赵将军回京了!赵将军回京了!”

“老夫人……老夫人……”小丫鬟小跑进垂花门,“将军,将军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