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游仙枕(15)

作者: 汇之 阅读记录

烟止,万道金泽纹丝不动。

计蒙天神颇为狼狈的退回来,圣帝甩给他一帕子擦泥,皮笑肉不笑:“你们老祖宗创的东西硬闯肯定不行,只能以幻制幻。盘瓠这小子倒机灵,从游仙枕逃出来不忘把符惕六异阵也盗了,本想着以他的拳脚,抓回去轻而易举,现在看来真是失策失策。”

 计蒙皱眉:“以幻制幻是给自己下幻象,倘若走不出来,则无人能救。”

 圣帝耷拉着脑袋,摊手:“所以上次我才把仙根给丢了呀。”

纯禧公主愕然狐疑的看过来,眉头提的一高一低,心里嘀嘀咕咕乱想,神仙没了仙根顷刻就要灰飞烟灭,若不是胡说,那眼前这个圣帝岂不是假的,不过看她这软塌塌病殃殃的样子,说是真的,还真有些勉强。

时间紧迫,也没有别的好法子,计蒙把手帕放下,提刀就要走:“你自己多保重,若有难,早报。”

“等等等”圣帝赶紧爬两步抓住计蒙袍角,“别急别急,你也不想想,你们老祖宗的东西岂是盘瓠这小子能驾驭了的,我们先静观其变,等他乱了阵脚再动也不迟。”

计蒙止住步子,想了想,略显僵硬的扭过身子,冷脸立在原地,长眉倒成八字。

圣帝松口气,斜眼过去,纯禧公主木然的神色一扫而空,水灵灵大眼睛正状似无意扫过她头顶,因窥得秘闻而熊熊燃起的八卦小火苗在一汪秋水中熠熠生辉。

圣帝抽了抽面皮,看这样子,倒是不用她费心安慰了。

半柱香的功夫,条条金泽幻化成道道古咒,古咒字文又逐一化作翩翩金蝶,浮于半空,随风飘散各飞东西。

圣帝靠着歪脖松,眼珠子随着金蝶转来转去,打个哈欠,困意顿浓。

  “师姐,师姐”

稚嫩的童音从不知明的地方幽幽传来,听不大真切,圣帝缓缓睁开眼,方才的人、景都一扫而空,眼前唯有一条若隐若现的小道,四面皆是白雾,没有声音,没有了计蒙纯禧,似乎只她一人踽踽而行。

  “师姐,师姐”

童音重了些,有了少年人的清朗,一声一声像是近了些。

圣帝蹲下身子,静静听了一会儿,喃喃跟着念了一句,师姐,谁家的师姐?

“师姐,师姐”

再过一阵,那声音更近了些,上扬的语调渐为沉稳,少年人的意气风发被雕琢的温润,若涓涓流水,似细细春雨,洋洋盈耳。

“师姐,师姐”

那声音愈来愈响,叫魂似的接连不断砸在灵台处,震得人恍恍惚惚。

不知在暗色中蹲了多久,圣帝眼一晃,被突然出现的烛光刺得险些泪流。

缓了缓,圣帝抬眼打量,入眼的先是一盏做工精致的羊角风灯,向上看,握住灯杆的手白净如玉,形状美,指节长。

那人将风灯提高,映出一身墨色缎子的衣袍和好看的容貌。

远山眉,瑞凤眼,萧萧肃肃,清举无双。

灯下人看她半晌,笑笑,薄唇轻启,唤了声,阿若。

阿若,阿若,圣帝瞬也不瞬的盯着那双含笑的凤眼,脑海中若沙戏影灯,风拂过,马骑人物,旋转如飞。

夜半,火光冲天,亮如白昼。焱焰沿着上河河水烈烈燎原,所行处血满窟洞,枕骸遍野。

城未破,君已降。

浑身血渍的人奉印立在城头,望着城下跨马执剑的她,笑笑,轻唤了声,阿若。

佛经说,红颜即是白骨,无须心动。

圣帝望着眼前人的笑,喟然。

可怜她生来迟钝,心动时,红颜已成白骨,唯余下半片血衫。

第14章 忆往昔

圣帝回过神,男子已侧身行了半步,长袖轻扬,声音清朗如月辉:“夜凉风寒,阿若,我们走吧。”

圣帝怔怔的,一不留神话就顺口说出来了:“没大没小的,阿若是你叫的吗,叫师姐!”

男子不甚在意的笑笑:“是,师姐。”

圣帝又怔了怔,抬起手,狠狠拍向脑门。

白雾渐渐消散,小道旁露出稀疏树影、枯草野蓬,荒杂的山路上砌出石阶,拾阶而上,尽头小院篱墙上盘着青藤。

两扇柴扉后是一道荷塘,腊寒未尽,花势式微。

茶香馥郁,两人相坐无言,圣帝抱着茶盏眼神放空,男子望着竹帘外霜雪翠柏,不时掩袖咳嗽两声。

圣帝皱眉看他咳得涨红的脸,再一次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怎么还咳嗽的厉害,我求的药不是很管用吗?”

男子勉强止住咳,疑惑的抬起头:“什么药?”

“哦,没什么,你喝口水,想咳就痛痛快快的咳出来,在师姐面前,不用压着。”圣帝递过去一杯茶水,男子双手正要接过,一口气没喘上来,又偏头猛咳。

“抱,抱歉。”男子良久才直起身子,苦涩笑笑。

圣帝把茶水放到桌上,别过头,淡淡应了句没事。

茶香袅袅,圣帝一口一口抿着,思绪就远了。

太乙真人收过三个徒弟,头一个是她,第二个是常被她戏称为太子爷的中坛元帅哪吒,最后一个便是如今坐在眼前咳嗽不止的人,上河的最后一任尊主,林陌。

师父他老人家半辈子清闲,自打收了他们这三徒弟,一辈子再不能超脱,她这个混世魔王自不必说,太子爷灭门绝户的祸,剜肠剔骨的事也暂且不提,单说老三体虚咳嗽的病,师父就操了百千年的心,最后心还是白费,他大徒弟起兵一举灭了老小满门。

自打鬼君灰飞烟灭,阴间就再无人独尊,上河、阎王、地藏王菩萨各司一方,互相牵制,此消彼长,此起彼落。

三处中,阎王所在的阴司离阳世最近,黑白无常于阳间索了魂,就顺着碧落河将亡灵送到阎王殿,判官笔一挥,往生的往生,轮回的轮回,与佛有缘的,另去三涂河寻地藏王菩萨超度。

碧落河阳气重,阳气孕灵,河边尚有大片彼岸花摇曳,顺流而下,到了阴界最深处的上河,便是不见花,不见叶,只余下森森白骨和无尽荒芜。

 占据了阴界半边地界的上河,山不见树,涧不流水,洞中收恶魂,岭间隐魍魉,是天地选定的,藏污纳垢的染缸。

上河水深不见底,澄净如镜,恶灵怨鬼、堕神暴魔压在里面,时不时兴风作浪,祸害无辜,历年历代,惨死在他们手下的上河人数不胜数。

没人愿意生来就承受天地间所有的恶意,对这无缘无故的宿命,上河人忍无可忍,揭竿而起,奈何几度暴乱,皆被绞杀干净,冤魂倾倒入上河水,又兴妖作怪去祸害自己的子孙后代。

对于符惕六异阵,《异闻录》上有别于正史的另外一种说法。当年神尊与鬼君斗法,鬼君遁入上河,神尊紧随而至,刹那间只觉荆天棘地,生气索然,神尊心怜众生惨相,欲寻一处荒土替上河纳恶积怨,此意与鬼君不谋而合,遂止战,联手创下一阵,鬼君取名曰河上,神尊不喜,改为符惕六异阵。

不过看后来发生的事,此说法可当做胡扯,符惕六异阵并未解救上河人的悲惨宿命,真正一刀了了万年愁的,是林陌。

陌,指路,阡陌封疆,故土难离。

林陌生于阴司的幽枉狱,他出生的时候,母亲被锁灵绳敷在铁树上,斩魂刀架在她面前,他父亲望着她母亲,一刀砍下,滚落的头颅还是笑脸。

悲声振耳,冲天的号泣声在婴儿呱呱落地的瞬间如丘而止。

听师父说,他进去的时候,正看到狱中万千上河人对着新生的婴儿,叩首伏拜。

将那一任上河尊主斩首示众后,阎王曾派手下去管辖这片穷山恶水,但上河人认主,上河水排外,派过去的官吏没一个善终,阎王想来想去,还是各退一步,尊主如旧由你们自己人当,但这个人要交由我们亲手栽培,到时候继了位,需是个听话的傀儡。

已经成功教诲两大祸害重新做人的太乙真人,当仁不让的担下了教化傀儡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