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殿(3)
我从小跟着父亲和哥哥身边,耳濡目染地也知道些行军打仗之事。我把知道的全说给他听。王爷在边城步步为营,军中事务慢慢上手,与夷狄部落的几次交战皆有斩获,令他信心倍增。终于在秋天来临的时候一战定乾坤,活捉了夷狄王子。这个王子就是在战场上斩杀父亲的人。看着此人被押解回营的时候,我恨不得用眼睛在他身上烧出两个洞来。按规矩,生擒敌军首领是要押回京城请功,交皇上处置的。靖王爷却对军中将士说,夷狄王子杀了我朝名将廉将军,今日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营中当众斩杀此人,以慰廉将军在天之灵。军中刽子手手起刀落的时候,我站在靖王爷身后,再也忍不住泪水。他又一次为了廉家忤了皇上的意。那一刻,我心里暗下决心,此生即便是王爷让我死,我也毫不犹豫。
回京后,靖王爷直接把我带回王府,给了侍妾的名分。
不久,皇上暴毙,身后无子,也无遗诏。先帝其余皇子中,当时有资格继位的只有二皇子端王爷与三皇子靖王爷了。端王年长,武艺超群,又有亲兵,势力庞大。然而,靖王文采卓著,温文尔雅,本就为文臣所喜;其北疆一战成名,为廉氏请命的义举,更是令武将折服,人人赞其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端王虽心有不甘,无奈靖王风头正盛,只得作罢。
他登基那天,太医说我怀孕了。他笑称双喜临门。第二日就下旨,封我为廉嫔。
我生下女儿的时候,他来看我。我原还遗憾生的不是皇子,他看上去倒是真心的高兴,当即下旨给小公主赐名、赐封号。我还记得,他攥着我的手说,“廉熙放心,朕自会怜你、惜你,关照廉家的。”刚分娩后的虚弱让我变得易感,眼泪无知无觉地淌了下来。
过了两年,我又诞下皇子。
他一直都厚待我和廉家。我想,若后来什么都不知道,就这样过下去,应该会是个花好月圆的结局吧?
可我终究还是知道了——当年父亲兵败身亡都是他设计的。他早准备了一出毒害皇上的好戏,但碍于端亲王的势力,即便皇上死了,也轮不到他坐江山。于是,他盯上了廉家。他在父亲的军营里安插了内奸,同时与夷狄王子的弟弟勾结,主动将父亲的行军部署泄露,害父亲兵败被杀。作为交换,他会获得夷狄的情报,斩杀夷狄王子,令其弟得以成为首领接班人。父亲和廉氏子弟不是被打败的,是被陷害的;他在营中斩杀夷狄王子也不是为了替父亲报仇,而是要履行肮脏的契约;他暗中将廉氏推到悬崖边上,再假意出手相助,不仅让我、让廉家人感恩戴德,还赢得了军中武将的支持,换取到贤明的美誉,为自己铺路,既掌了兵权又立了战功。万事俱备,再毒死皇兄,名正言顺继承大统。
可笑我居然把仇人当恩人,心甘情愿服侍了这么多年,还给他生了两个孩子。我恨自己瞎了眼,认贼做夫。
我给儿子和女儿喂了□□。我不要流着廉氏血液的孩子在这个人面兽心的帝王家里受苦。
当我准备自己服毒的时候,他来了。他打翻了我手里的□□,让侍从按住我,然后扶起倒在旁边的一双儿女。孩子已然失救。他气极了,死死地掐住我的脖子。我没法呼吸,视线慢慢模糊,但我没有挣扎。我本就一心求死。
他最后还是放手了。
我被削去封号,送进这素心殿。
他下旨,以残害皇嗣为由,将在朝的廉氏子弟统统罢黜,永不叙用。廉氏全族流放至东海琼岛。
他没有杀我,可我是武将之女,怎能忍辱偷生?我在这殿里悬梁自尽了。
我死后,他下令将廉氏功绩从史书中抹去。
廉家之忠勇,顷刻间灰飞烟灭,仿佛从未在这世间存在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胡马尚有,飞将不再。
从此世间,再无廉家将士。
单贵妃的故事
小小嫔位,就敢第一个开口,目无尊卑。你是觉得你们廉家委屈吗?哈哈,可笑!历朝历代覆灭的望族又何止你廉家一门?哪个没有私心,哪个不说自己冤枉,又有哪个是真正干净的?本宫可不觉得有什么稀奇。忠臣良将又如何?既不爱银子,又不图声名,何必出来为官做宰?一个个都是说得好听罢了。
本宫是贵妃。
本宫的娘家姓单。在本宫之前,大正朝共有过七位皇后,其中四位姓单,三位姓孟。单家和孟家都是世代的皇帝母族。本宫的父亲是太傅。本宫的嫡亲姑奶奶是太皇太后。
本宫是家中幼女,同父同母的亲姐嫁给了太子为妃,太子即位后,姐姐受封中宫皇后,生下了皇长子。姐姐温和聪慧,善解人意。因是少年夫妻,姐姐与皇上的感情融洽和美。如此看来,单家这一世的富贵是无忧了。哪知姐姐福薄,只当了十年皇后就殁了。姐姐这一去,后位虚悬,不知让多少人在底下红了眼,你争我夺。第二年,在太后力主之下,皇上将朝中另一外戚大族——太后母族孟家女儿孟清霜由贵妃之位扶上皇后宝座。
孟家与单家同为外戚,交恶多年。姑奶奶与姐姐相继离世,后宫成了孟家女人的天下,单家在朝中的日子不好过,大皇子在宫里的日子也不好过。父亲无奈,思虑一番,决定送本宫入宫以保单家富贵绵延。
单家最大的敌人是孟家,本宫最大的敌人自然是孟清霜。尚未谋面,本宫就风闻这个孟清霜人如其名——清丽无比又冷若冰霜。真正相识,才知道她是个厉害人物。孟清霜美貌自不必赘言,加上她心性隐忍且少言寡语。身为皇后,处理六宫事务,每次都能滴水不漏,面面俱到,让本宫找不到丝毫错处。好在本宫虽然性子直接,但也是见多识广的,也不曾让孟清霜抓到过把柄。几年过去,本宫虽不如姐姐一般得皇上专宠,倒也稳坐着贵妃之位,在后宫算是能与孟清霜平分秋色。单家与孟家在前朝的你来我往,也是各有胜败。
很多年,本宫都相信孟清霜是无懈可击的,直到发现她居然和本朝第一才子——状元郎柳秉之私相授受。本宫无意中截获了几封柳状元与孟皇后的往来书信,发现里面尽是相思别离的词句。这柳秉之是当时的朝中第一红人,才高八斗,风度翩翩,各方势力都欲笼络他。父亲也试图结交过此人,偏他家境殷实,又自命清高,不爱钱,不惧权,无从下手,只得作罢。
柳秉之才名不虚,诗词写得极之哀婉缠绵,连本宫读来都不禁黯然无语,确是心思巧妙、文采非凡。然而,本事不用在书写治国之策上,却拿来勾引皇后。这罪名,够孟家和姓柳的死上百回了。本宫虽这般思量着,到底心中有些难以置信。孟清霜是精明至极的女人,怎可能做出这般愚蠢之事,别是设个陷阱要坑害本宫吧?本宫才不相信这世间真有情难自已这回事。要如何利用此事发难,本宫还没想好,孟清霜就自己找上门了。
本宫还记得那个黄昏,身为皇后的孟清霜直直跪在本宫这个贵妃面前。想是匆匆赶来,衣衫头发都有些不整。本宫想到了,她定是要为孟家求情的。可本宫想不到,她开口求的却是愿以一死保柳秉之一命。
原来,柳秉之是朝廷新贵,孟家早有拉拢之意,但屡屡未果。直到,孟清霜回府省亲与哥哥请来的柳状元偶然相识之际,孟清霜的哥哥想到了一出利用妹妹以情相诱的险棋。虽是险棋,倒也真真栓牢了柳秉之。可惜人心不由人算计。孟家聪明反被聪明误,怕是要赔了皇后,又折了柳郎。
本宫心里明白孟皇后的意思。孟氏太后已经不在了,孟清霜若是也死了,本宫自是后宫之首,单氏在朝中权势可保。
本宫记得曾问过孟清霜,“书信在臣妾手上,娘娘死了,凭什么相信臣妾不会在皇上面前添油加醋,对柳秉之和孟家人赶尽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