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素心殿(4)

作者:悬思 阅读记录

“本宫与你相斗多年,自然知你素来是个磊落之人。外戚与皇族通婚,算是半个主子,故皇后之位人人争抢。我朝外戚唯单、孟两家势力最大,多年来相争相衡,轮流执掌后宫,岂不比让别家来分一杯羹要好?如若彻底灭了孟家,单家作为外戚一门独大,只怕也不为皇家所容,到那时自有旁人崛起,对单家未必是好事。至于柳郎,他本无辜,怀璧其罪,一切都是孟家的设计,何苦增添冤孽。”

“臣妾想不通,娘娘出身孟家且是如此精明之人,保孟家即可,还顾念不相干人的死活作甚?难道娘娘与此人竟是真心?”

“真心还是假意,本宫已经分不清了。”

不知道孟清霜给自己下了什么药,回去后当天夜里就报了丧。太医验尸也没查出个所以然,只得跟皇上说是急病暴毙。

本宫将截获的所有书信封在一个匣子里,找心腹太监送出宫,交给了那个柳秉之。太监回来说,柳秉之打开匣子时,脸都白了。第二日,柳状元即告了病假,休养了大半年,终日闭门不出。未几,上奏皇上说是落了病根,心肺受损,不能再做官,要回南方老家了。青年才俊忽然辞官,皇上本不以为然,便亲自召见了他,但见其精神恍惚,确与之前神采飞扬的模样大不相同了,只得准予。父亲后来在一次私信中还提及此人,说是回乡后不久就撒手人寰了,可惜了满腹的才华。

有什么可惜的?若这柳秉之以为孟清霜死了,往来的书信也拿到手了,他还可以高枕无忧,赖在朝中不走,继续飞黄腾达,本宫势必要对付他。即便不因为他投靠孟家,与单家为敌,只看他堂堂状元出身,家有妻妾儿女,不老老实实做官,利用深宫女子寂寞,罔顾君臣之道,靠勾引妃嫔上位,下流无耻至极,枉读了圣贤书。唬得孟皇后那样人物,临死还要低头求情,真真可恨。

孟清霜死后,皇上令本宫统御后宫,却没有再提封后之事。

孟家后又送过两个女儿进宫,无奈均不得圣宠。年复一年,孟家逐渐式微。

几年后,哥哥行事不慎,被人告发,被革职查办,父亲被迫致仕,本宫也跟着受了牵连,加上年老色衰,失了皇宠。

只两三年的工夫,江南有几个世家崛起,宫中得宠的嫔妃便多来自南方。尤其是许淑妃,娇柔美艳,风头无两。本宫就是被这许淑妃设局,送进冷宫的。许淑妃虽没熬成皇后,不过生的儿子后来继了位,直接做了太后。许家自此成为新兴外戚。

后宫就是这样,你整垮了我,她又斗败了你。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

人人都知富贵似浮云,看得见抓不牢,可都忍不住要去争上一争。富贵的,还想要更多富贵;更富贵的,想要铁打不变的富贵。虽然知道会有跌下来的一天,但只要这一天没来,总还能侥幸地活着。为什么不争?在这世上,人人都是要争的。你若不争,富贵就是别人家的;你若去争,就可能是自己家的。谁还真见过传了万代的江山不成?

本宫时常还能想起孟清霜。以前,父亲就说,本宫是个直来直去,心里藏不住话的人。这种个性,是不适合入宫的。若非姐姐早逝,单家也没有其他未嫁的女儿,断然不会选本宫去做帝妃。

那孟清霜呢?本宫原以为她那样的脾气性格必是最适合在后宫生存的女子,不想却也是无奈的收场。所以说,哪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一切兴衰荣辱,皆命运使然。

世家子女,从小活在家族荫庇之下,家族兴旺就是甩不掉的责任。女子进后宫,男子入朝堂,赌的即是身家性命,图的就是荣华富贵,如有他念都是痴心妄想。本宫也好,孟清霜也罢,从不可能为自己而活。

本宫尚记得,那个柳秉之写给孟皇后的书信里有这样一首诗: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确是首好诗,配得上孟清霜。

莺妃的故事

我叫莺莺,是首领的女儿。

我父王的部落是草原上最强大的,而我是部落里最漂亮的姑娘。

我很会唱歌,部落的人都说我的歌声像黄莺鸟儿那样悦耳,所以他们都叫我莺公主。

小时候,父王常说,将来要把我嫁给草原上最英俊最勇敢的男人。

部落每年都会举行狩猎大会,所有的壮年男子都参加。收获猎物最多的人,会得到父王赏赐的骏马和黄金,而我会为得到赏赐的勇士唱一首歌。草原上的每个男人都以能得到我的献歌为荣。

那时的我,从没走出过草原,从没住过帐篷以外的房子。我以为所有的人都过着和草原部落一样的生活,天空之下的所有土地都覆盖着草场,永远找不到尽头。

我十六岁那年,天神发怒,降下雪灾。草原上从没下过那么大的雪,厚厚的积雪已经快没过我的腰,经久不融,天寒地冻。草料和粮食越来越少,部落里的牛羊死了一半,人和牲畜都要挨不过去了。周边的其他部落也遭了灾,都来向父王求援。父王也没办法,就派了使者去中原觐见。

使者回来后禀告父王,说中原的皇帝愿意给我们粮食和牛羊,但是要父王答应每年朝贡,并且为了表达诚意,还要把我送去做皇帝的妃子,就是和亲的意思。父王舍不得我去,可我不忍心看父王发愁,更不忍心看部落的人们挨饿,就答应了和亲。

半个月以后,有几十辆车到了部落里。一个声音尖细的男人,手上拿着一柄黄色的绸缎说是圣旨,封我当皇妃。他们留下了粮食、牛羊、黄金绸缎,然后让我坐上了一辆扎着红色绸布的大车。我就这样离开了草原,去往一个叫做京城的地方。一路走着,我才发现,原来草场是有尽头的,还有很多不一样的房子。

我被带到一个很大很大的房子里,有很宽很宽的院子,还有很高很高的墙,墙里有很多很多的人,大多是女人。我见到一个和父王年纪差不多的男人,有些白发和皱纹。他穿着像黄金一样颜色的衣服,对我说了什么,可我听不懂。我那时还听不懂京城里的语言。

旁边有人用我听得懂的话说:“陛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我回答说:“我叫莺莺,黄莺鸟的莺。十六岁了。”

然后那个陛下又说了些什么,旁边的人就告诉我:“陛下封你为莺妃了,快跪下谢恩。”

我跪下磕了头,就被人带走了。

这个陛下就是我的皇帝丈夫了。那天晚上他来我住的房子过夜,然后每个月我大概只能见到他三四次。身边的人说,我这已经是很受宠了。

皇帝丈夫知道我会唱歌,有时会让我唱给他听,不过我会唱的都是草原上的歌,皇帝丈夫说好听,可他也不大懂我唱的是什么。

我很想念父王,想念部落里的人们,想念草原的天空。我好想每天都能唱歌,但是这里有规矩,不能想唱歌的时候就唱歌,必须要皇帝丈夫同意才可以唱歌。

到京城的第二年我怀孕了,皇帝丈夫很高兴,赏了我好多黄金珠宝。

父王来信说雪灾也熬过去了,草原又恢复了生机,部落的人们都很感谢我。父王派人送来了很多贡品,还有一匹千里马,皇帝丈夫很高兴。

在新年的宴会上,皇帝丈夫让我坐在他身边,亲手给我夹菜吃。他还让我在宴会上唱歌。我清唱了一首长调。那天,宴会上有很多人,都是皇帝丈夫的亲戚,他们都夸我唱得好听。皇帝丈夫说,唱歌有伴奏会更好听。他说他的二儿子英郡王最擅长演奏乐器,就让英郡王弹琴为我伴奏,我又唱了一首。

皇帝丈夫有七个儿子,我都是第一次见到。那个英郡王长得特别好看,头发是棕色的卷卷的,眼睛是蓝色的好像草原的天空。我不敢一直盯着他看,只能偷偷的瞄几眼。他琴弹得特别好,把我的歌声称得更好听了,连皇帝丈夫也夸奖我。自从来到京城,我就变成了哑巴聋子,没有人注意过我。那天,宴会上好多人,都在听我唱歌,我非常高兴,好像又回到了草原上一样。

上一篇: 白玉扇 下一篇: 力荐河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