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世之再嫁日常(70)

作者: 彦王爷 阅读记录

柳氏现在心态放的还是很正的,也没想着跟大房去争大伯从外面得回来的好东西,只是,他们的孩子就要出生了,他们虽然没有大房那么本事,总也要给孩子挣点家业!

“听娘说南街那边已经租出去了,东街的铺子铺面小,大嫂准备拿来做卤味生意……我这边,你不用操心,大哥之前就跟我说过,他已经在衙门里给我安排了一个职位,只是你现在月份大了,等孩子生下来,出了月子我再去也不迟。”

“大伯真这么说?”如果大伯都安排好了,那她确实就不用太操心了。“好了,差不多了,别按了,按了这么久,你手该酸了。”

金陵训练场

郑大锤正亲自带人督查新兵招募情况。

“情况不理想?”他在这站了好半天,都没见几个人来报名啊,这跟在平安镇时的情况差的可太多了。“有没有分析一下什么原因?”

负责此次招募新兵的刘校尉苦着脸点头,“属下自己分析了,也寻了不少人问了情况,金陵富庶……”不是吃不起饭的,谁会来当兵啊?

郑大锤点点头,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初来乍到,大家对他们也还不是很信任。“那就往下面县、镇、村里试试,你们没事也可以往外面多跑跑,跟老百姓们说说我们的好。”

想了想,郑大锤转身打发众人,自己去了一趟李府,找了李邦商量这个老百姓信任的问题,他觉得这是个很重要的事。

“这事确实很重要。”民心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邦点头,“大锤你对此可有什么想法?”也是他这几天事情太多太乱了,都没意识到这个问题,还要大锤来提醒他,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要不,邦哥你到各处走一圈?把各个地方,十恶不赦的杀几个?”能为民做主的,在老百姓眼里都是包青天,这样应该能有用。

李邦点点头,没说话,郑大锤说的确实是个办法,不过这事要办起来就要严谨了,万一杀错了人,那事情可就大了。

辉县,竹安镇魏家,破败不堪的小院里,魏家唯一的当家魏大成瘸着一条腿正在院子里刨地种菜,见有人上门说愿意为他们家伸冤时,一度以为是听笑话。

几年前,为了伸冤,为了给上街卖花,被王家强抢入府,碰柱而亡的妹妹讨一个公道,魏家可以说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老父憋屈的气怒攻心,一口气没上来去了,母亲跟着缠绵病榻半年也跟着走了,大哥被王家打的没了半条命,拖回来拖了一两年还是去了,大嫂带着孩子直接回了娘家……

好好的一家幸福的家庭,一下子全没了。魏大成的腿也是那时候被打断的,若不是为了留着一条命,看王家能够有什么好下场,恐怕他也撑不到现在。

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竟然是真的,那些人说的是真的,他们真的,真的把那该杀的王家,把那些畜生送上了断头台……

亲眼看着仇人喋血,魏大成跪在地上,一开始是哈哈大笑,然后是哭,再然后是嚎啕大哭……

第70章 第 70 章

李邦是个行事果断的,决议一旦定下,事情很快就会布置下去,然后下面的人开始火速执行,也因此跟魏大成一样满身冤屈的,好多人都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冤屈得到了申诉。

大仇得报的众人,自然对李邦感恩戴德,一时间,很多人奔走呼号,为李邦匡扶正义、爱民如子的美名添砖加瓦。

与此同时,北面王虎到底不甘心就此被吞并,在冬日里就效仿李邦与当地豪强杜家来了一场联姻,开春后不久,借助杜家的帮助,总算勉强在与杨佑安之间的地盘争夺战中没有吃太大亏。

如此,各势力进入了,只小范围争端,大趋势和平的时期。

这段时间内,郑大锤因为镇守金陵,倒是难得的没有到处征战,只每次往返于家与军营,郑家上下也难得的进入了阖家团圆的时期。

年底,柳氏为郑家添了第三个孙辈,喜得老两口跟郑大虎好几天嘴巴都没合拢。

“大虎,你现在也当了爹了,是大人了,不能像之前那么混日子了。本来大哥想着让你在我手底下做事,不过既然你不愿意,大哥也不勉强,大哥托人给你在衙门里寻了个职位,官阶不高,你认真做,以后前途应该不错,这两天没事就去报道吧。”

郑大虎郑重点头,“大哥放心”他肯定不会让大哥跟家里人失望的。

柳氏这边听说大伯给丈夫寻了个衙门里的活计心下很是感激。可惜自家娘家那边金钱上不宽裕,她自己手里也没什么银子,想要给嫂子跟两个侄子买点什么吧,银子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她自己又实在心疼,到最后,到底买了些柔软的布料给平安、福乐小兄弟俩每个人做了一身小衣服。

时光如水,转眼即逝,转年三月,楚家不声不响的突然出兵奇袭汉中,在汉中郑家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一下子连下了汉中两座城,一时间名声大噪。

李邦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郑大锤就得了李邦的命令亲自带兵直扑楚家防守力不强的宜城。原本李邦、郑大锤的想法是从宜城破开一个口子然后一路往西,却没想到在宜城就被拦住了。

只因为一个宜城守备徐良月。

徐良月是贫寒出身,也是在天下大乱之后,跟着楚家南征北战才得的这个守备职位,在他过往的履历中,郑大锤只知这人以沉稳著称,武力算不上多拔尖,被楚家放在宜城,原以为是不得楚家重用,如今看来,这怕是楚家故意的吧?

宜城外大营

郑大锤正来回走动,寻思破城之法。

攻城已经攻了两天了,双方可以说都损失惨重,可是宜城城门依然安然的挺立着,再这么下去自己这边的士气可就要泄了。

“将军,属下有个想法不知道能不能成?”

“说来听听”

“之前我们潜进城走的是水道,可宜城没有通往城内的河流,但如果我们走旱道呢?”

“说明白点。”

“就是挖地道,属下老家那边就有,听说那些地主老财,都会在自家地底下挖一条地道留着逃命,若是我们也能挖一条地道到城里……”

“地道?”郑大锤身子一顿,倒是个办法,只是,“南边怕是没什么人有这个手艺,你能找到人吗?而且还得会测算方向,必须要挖到城里特定的位置才行。”

“要不属下去问问?”要是有,那攻城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郑大锤挥挥手,示意对方抓紧下去问,他自己则叫了人过来问投石车等攻城设备的情况。

这一年,金陵无战事,李邦也想方设法招揽了一些能工巧匠,制作攻城设备及武器装备,可惜进展还是太慢,这次过来也只带了七八架投石车,虽然有些用处,但短处也很明显,报废率太高,用一会儿就得拉回来修理,而且能投射的有效范围也太短了。

“将军,好消息,真有人会。”

郑大锤手底下的将士来源非常复杂,虽然大部分来源于本地,却也有不少人是当初从北地逃难逃过来的,其中就有一些曾经的特殊职业者——盗墓贼。

据孙道成自己交代,他们家算得上是盗墓世家,家里往上数几代都是干这个的,他从小就跟在祖辈身边学艺,其中挖墓道、判断方位那是必须要学的基础。

“南边的土质跟北地略有不同,也能挖地道?”

“这个属下要看一下。”

郑大锤点点头,示意张小五立马带孙道成去看情况。

晚上回来,孙道成再次回到郑大锤的大帐,“将军可以挖,方位属下也能保证,就是如果下雨容易出问题。”

南方本来雨水就多,土壤湿度相对北方要大,挖地道容易渗水,若再下雨,那坍塌几乎是可以想见的事情了。

对此,郑大锤倒也没说什么,只让孙道成带几个人赶着这几天天气好抓紧时间动手。

上一篇: 木仙传 下一篇: 娇妃难宠:世子爷请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