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再嫁日常(74)
郑大锤人倒是没事,可是治下的百姓却遭了殃,农田被毁,房屋倒塌不说,还有好些人都淹死了,一个不慎重,说不得又是一场人为的瘟疫灾难。
郑大锤这段时间别说家信了,连觉都没睡过,天天想着怎么救人。
就这,杨家那边还不消停,派人直接越过这里往他们的腹地城市攻击,惹得郑大锤直冒火。
“妈的个孙子,要是弄出瘟疫来,他们以为他们能逃过?”
自然逃不过,可是现在瘟疫不是还没出来吗?世人多是只能看到眼前利益的,哪那么多走一步看三步看十步的?
“来人”发了一通火,郑大锤也冷静下来了,继续带人到处去救人,不过这次他也学奸了,带了些嘴皮子利落的。每到一处他去救人,就让那些嘴皮子利落的去宣扬他们对老百姓的好,宣扬他们主公多么多么关心一直惦记着大家,反观杨家那边不仅不为救灾出力还趁机大搞破坏,影响他们救人巴拉巴拉。
如此一来,恶心了一把杨家的同时,还给自家这边拉拢了民心。
效果出乎意料的好。金陵的李邦收到这边的消息,还特意在众人面前表扬了郑大锤:这个民心收拢的好,并同时出手将这件事显示出来的李家爱民如子宣扬的天下皆知。引得天下有识之士纷纷涌入金陵。
“兄弟,你说外面宣扬的是不是真的?”
“李家是不是真的爱民如子,我不知道,不过他们之前做的事情我去查过确实是真的。”就算是做秀,也最起码说明他们有这个心不是?
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李家这步棋走的妙。
另一边,杨佑安却是直接气病了。他年纪大了,早几年还受过伤,年轻时不觉得,现在年纪大了,伤痛就找上来了,卧病在床好些日子都没彻底养好。
“老周,你说说,他们能干什么?一个个的就知道争权,我还没死呢,这天下也还没到我们杨家手里呢,就这样,我怎么放心把这份好不容易得来的家业放到他们手里啊?”
老周默然无语,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主公家的两位公子的愚蠢,只能道“两位公子还小,有些疏漏也是难免的,主公慢慢教就是了。”
“慢慢教,我,咳咳……我怕我还没教好就被他们气死了。这次的事如果不是他们兄弟俩别苗头怎么会让李邦那小子凭白得了好名声?咳咳……”
老周想说就算他们俩不别苗头,他们也会这么做,在上位者的眼里,平民百姓的命根本就不是命,恐怕在他们的心里,像郑大锤那样才是傻子。
可是他也知道,这些话他不能说。
“主公,如今李家那边已经在民心上占了优势,我们如果不做点什么恐怕会吃亏啊!”之前因为先皇骤然仙逝就已经传出他们害死先皇的流言蜚语了,这次又出这事,现在他们的民声在外面可是很不好。
杨佑安又怎么会不知道,现下剩下的四方势力里看着旗鼓相当,其实他们最为劣势,其一是他们这缺粮,其二是这么多年打下来,他们的人口损耗最大,这些都不是短期内可以填补的,现在又多了名声这一块,处理不好怕是他们就成了,四方势力里最先倒下的那个了……
杨佑安忧心忡忡,可是他的两个儿子并不这么觉得,他们只觉得老父亲做事太保守,那些愚民,要他们的心能干什么,他们有的是办法让那些愚民听话。
因此,即便是杨佑安叫了他们去训斥,给他们苦口婆心的讲道理他们也听不进去,还大言不惭,各种放话。
杨佑安病中又被两个儿子这么一气,直接就一口血“噗”的一声吐了出来。
“主公?”
“爹?”
一阵兵荒马乱的叫大夫,诊脉,熬药,喂药。好一通折腾,杨佑安才再次睁开眼。
“出去”
“爹”
“出去”杨佑安摆手,直接不想看到两个蠢儿子。
撵走了人,杨佑安直接让周先生叫了另外几个谋士过来商议对策。
最终谋士对于现在这种不利于他们的情况,给出的建议是祸水东引,把大家的目光都引到别的地方去,然后蛰伏。
于是,一条条针对楚家,郑家的阴谋阳谋从秦川发出。
等到郑大锤这边解决好淹水百姓的问题,彻底杜绝了瘟疫的危险,郑家跟楚家已经打起来了。
之前,楚家趁人不备奇袭得了汉中两城,汉中郑家一直没放弃夺回来的想法,这次郑家经过一番养精蓄锐,明显进步很大,跟楚家对上也是一点怯都不露,双方正面侧面打了几场都是互有胜负。
郑大锤解决了自己这边的问题,也没有放过杨家,雄赳赳气昂昂的拉起队伍准备给自家报仇。
当地百姓听说郑大锤要打杨家,竟然纷纷来投。
“将军,这会不会太多了?”
以前要说招募兵将也能招到,可是也没像这两天这样,这才多久啊,竟然已经有两千多人报名了。
郑大锤倒没觉得有啥不好,只哈哈大笑,民心可用,民心可用!
第75章 第 75 章
有民心的加持,郑大锤对上杨家的战斗总体还算顺利,或者说,也许老天都在帮他,因为不过一个多月,杨佑安就又被两个儿子气吐血了,这一次比上一次更严重,虽然没一口气上不来直接去了,却比那还惨:杨佑安中风了。
半身不遂,嘴角歪斜,再也不能主持大局。
“说来,杨佑安也算得上一枭雄了,没想到最后竟然落得这样的结局。”
亲手从杨佑安的两个儿子手里夺了秦川,看到被扔在杨府已经死去多时没人管的杨佑安,郑大锤的心情也不是很好。
“来人,厚葬了吧”
吩咐完首先处理杨佑安的身后事,郑大锤看向另一边的手下,“杨佑安的两个儿子抓到了吗?”
“没有,都跑了,我们进城的时候好多人往外跑,太乱了……”
郑大锤点点头,“发个悬赏令下去,这种不孝子,人人得而诛之。”
“是”
解决了杨家,剩下的三方势力中,李家已经隐隐成了老大。
为了保存自己,李家跟汉中郑家的结盟顷刻间解体,西南楚家跟汉中郑家结盟,调转枪口一致对李家。
“主公接下来这战要怎么打?”
“自然是慢慢的打”李邦笑着撸了把胡须。
现在这种情况,小打小闹可以,大战其实哪一方都不敢轻易动手,一动起来那肯定就是三方大乱斗。
除非,他们三家有一家实力非常强……所以接下来三家更多的就是养精蓄锐,努力提高自己的军事力量,攒够足够的米粮银钱武器,然后再接着打。
晚上回后宅,李邦特意去了李刘氏房里,跟她商量了一下包括郑大锤在内的手下诸将家眷随军的问题。
“你这是直接就打算把他们扔外面不招回来了?”要不然这不是折腾吗?
“暂时也回不来。估计得有几年,总也不能就让他们这样,那些有妾室在身边服侍的还好,像大锤那样的,恐怕忙起来身边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太不妥当,之前是一直到处打战没办法,现在相对定下来了,就让她们去吧,凭她们自愿,我们也不强迫。”
李刘氏点点头,表示明白了,“那我过几天就把她们叫过来把这事说了。”
“嗯,大锤那边你跟弟妹说一下,平安就不用带去了,等弟妹去了大锤那边,就把平安叫到府里来跟着程儿一起学习。”
“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李刘氏给李邦续了一杯水,在李邦旁边坐了下来。
李邦刚刚喝了一碗茶,已经不怎么渴了,新续的一碗茶只放在嘴边抿了一口。
“是有点想法,程儿也不小了,我也得替他往后想想,平安是大锤的长子,弟妹是个狠得下心,会教孩子的,平安那孩子不错。以后跟在程儿身边,可以帮着程儿,我对大锤也算是有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