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再嫁日常(75)
“这么早就定了?不再等等?莫氏他们那还有几个呢,你不再看看?现在不看,到时候可别又觉得你的小儿子比程儿好,比程儿能耐,后悔……”
莫氏进门后,李邦后续又纳了两个进来,加上莫氏一起,这几年又给李邦添了几个儿子女儿。
要说一点不嫉妒,那是不可能的,因此,李刘氏偶尔也会冒冒酸话。但大面上李刘氏并不是一个苛待庶出子女的,李邦心里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对李刘氏很放心。
这会儿,听李刘氏放酸话,李邦也没真恼,只笑道,“看看,还醋上了?我的心思你还不知道,那些小的哪一个能比得上程儿在我心里的地位。”
李程再怎么也是自己的长子,是自己疼了好几年的,那几个小的,除了莫氏生的那个他还上心一些,其他的,因为忙甚至都没怎么见过。
“你啊,别醋了,我话还没说完呢。程儿身边除了平安,李家这边我还打算从李家村选一个还不错的小子。你们刘家那边你也看看,有没有还不错的。”
一次都给配齐了,以后也省事。
李刘氏点点头,说到正事,她也就不提那些有的没的了。
过了两天,挑了个天气不错的日子,李刘氏派人把戴妮请了过去。
听说可以随军到任地去,戴妮当下心里就开始盘算上了到时候要带哪些东西,家里的产业要交给谁打理等等。
等戴妮这边寻思完,李刘氏组织的小宴也结束了。
“大妮,你先等等”
李刘氏留下戴妮把李邦要把平安放到李程身边一起学习的事情仔仔细细跟戴妮说了。重点表示了李邦对郑大锤的看重,不能让人觉得他们这是留下平安做人质什么的。
戴妮听了倒没往人质方面去考虑,不过平安不能跟着一起去还是挺失望的,原以为他们一家四口能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呢。
“娘,您也别难过了,我在家里也挺好的,家里爷奶都在,还有二叔二婶他们都会照顾我的。您去了爹那好好照顾爹。”
戴妮摸摸长子的额前碎发,欣慰的点点头,“平安懂事了,爹娘不在,平安在家里要好好替爹娘尽孝,照顾好爷奶,也照顾好自己。”
九月十二,刚过了重阳节,戴妮安顿好家里,就带着福乐辞别家人离开了金陵。
郑大锤现在驻守的地方靠北地,一路往北,气温原来越低,戴妮原本考虑气候已经准备了一些厚衣服,结果到地方的时候还是被冻成了狗。
“怎么不多带点厚衣服,看看把福乐冻得。”
“我怎么知道这里这么冷啊?”她都已经把袄给带上了。戴妮吸溜着鼻子顶着凌冽的寒风跟着郑大锤往府里走,身上披着郑大锤的披风,还是觉得不管事,这冷风还是直鼓鼓的往衣服里灌。
“你有准备姜汤吗?福乐等会儿得好好喝上一大碗才行。还得叫个大夫过来守着。”以防夜里福乐发热。
“放心吧,我都安排好了,你还是看好你自己吧。”
郑大锤怀里抱着福乐,没法把戴妮搂到怀里暖着,刚刚过来的路上,戴妮又把厚衣服都披在了福乐身上,根本没顾及她自己。
果然,即便是喝了一大碗姜汤,戴妮夜里还是发热了……
第76章 第 76 章
戴妮这个热起的很突然,也很厉害,把郑大锤吓的够呛。幸亏军中的大夫就在隔壁守着,郑大锤发现的也及时这才能在天亮前把烧给降了下去。
“好了,烧总算退了,白天应该问题不大,今天再喝两贴药,晚上我再过来守着。”
一夜没睡,老大夫也熬不住了,跟郑大锤嘱咐一声,就打着哈欠回去休息了。
郑大锤送走了大夫,自己守了一会儿,又去旁边看了看小儿子,见母子俩睡得都好,这才松了一口气。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戴妮这一发热一直在床上躺了七八天才彻底康复。
“娘,您快看外面,大雪,好大的雪呢。”
“是啊,这雪真大”
典型的北方鹅毛大雪,南方这么大的雪可不多见。
“估计明天外面就都白了。”
“不用到明天,照这样下下去,到傍晚差不多就能铺厚厚一层了。”郑大锤刚好从外面进来,将身上的落雪扑棱下来,转头就见母子俩正窝在炕上看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
笑着用自己冰冷的双手碰了碰福乐热乎乎的小脸,冰的福乐直往戴妮怀里躲。
戴妮无奈的瞪了郑大锤一眼,“你也是,干嘛这么逗他,小心冻到孩子。”
“哈哈”郑大锤大笑,笑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把母子俩搂到怀里,“这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真是好啊”
以往,回来家里也是冷清清的,连个说话一起吃饭的人都没有。
戴妮听了,心下一酸,要说这些年她一个人独守空闺确实可怜,可是认真说来郑大锤却比她更可怜,最起码她身边还有两个孩子,还有家人陪着,生病了,累了也有个人问问,他一个人在外,饿了累了受伤了,连个家人在身边都没有。
越想,戴妮心里越不是滋味,慢慢的眼泪竟然下来了。
泪水落到郑大锤手上,郑大锤才发现不对,“怎么了?怎么哭了?”
戴妮不说话,她哭一贯没声音,只埋首在郑大锤怀里,不多会儿郑大锤的衣服都湿了。
隔日外面风雪总算停了,郑大锤早起出去巡视,戴妮带着福乐在院子里扫雪。
偶尔福乐玩闹故意把雪弄的到处都是,戴妮也只看着福乐玩闹,福乐要堆雪人,戴妮还帮忙出主意做多大的脑袋,用什么做鼻子嘴巴。
母子俩玩了一上午,扫出来两条路,堆出来一个半人高的大雪人。
“呦,堆得还挺像那么回事的嘛。”
冬天事情少,除了一些必要的训练,郑大锤也没什么事,出去巡视一圈,见了几个人,很快就回来了。
一进门,戴妮就看到了院子里的雪人。
福乐冲过去,扑倒郑大锤怀里被郑大锤一把抱起来,往里走。
“进去吧,外面冷,你们刚来还不太适应气候,别冻着了。”
中午,一家三口就坐在炕上就着碳火吃锅子。现在冬天没什么青菜叶子,不过地窖里还有储存的萝卜大白菜,加上前些日子进山打猎,郑大锤带回来的冻起来的野味,一家三口吃的倒也开心。
尤其是福乐,之前在金陵没吃过锅子,第一次吃,觉得新鲜,小肚子都鼓鼓的了,还要吃……
腊月初八,戴妮特意起了个大早,洗了不少米,里面放上她这次带过来的红豆,花生,桂圆,红枣等等,熬了老大一锅腊八粥,为了御寒又熬了一锅加辣的胡辣汤,挨家挨户给郑大锤的属下家里送去。
这次随军,并非所有人的家属都过来了,军营里可还有一堆没亲人在身边的呢,有了戴妮这锅腊八粥胡辣汤,最起码今天他们也能吃点腊八粥有那么个意思。
结果第二天,郑大锤一进军营,一堆大老爷们过来把他团团围住,闹着要上门蹭饭。
“之前夫人刚来,我们怕打扰不敢登门,昨天夫人给我们送腊八粥胡辣汤,把我们感动的不行,我们总得表示表示,这不,大家凑份子给夫人买了点小东西,想要上门拜访一下。”顺便也改善改善伙食。
“你们有这么客气?”以前怎么没看出来那?
“嘿嘿嘿嘿……”
“行吧,我回去说一声,准备准备,回头给你们通知。”
“所以就说好了小年过来的?”戴妮问郑大锤。
郑大锤点点头,小年最好。
冬天天冷,能干的事情不多,人没事整天窝在床上,好像日子过得也特别快,转眼就到了小年这一天。
为了让大家伙吃的开心,吃的尽兴,大妮还特意去街上买了一些五花肉,排骨,羊肉,鸡什么的。
小年这天愣是让他准备出来八个大菜,一个个装在盆子里,足足挤了满满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