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保卫国师大人(180)

作者: 风行水云间 阅读记录

说罢,她才见徐氏呆滞地望着自己:“安安……”这还是她的女儿吗,简直霸气侧漏啊!

呃,冯妙君汗颜。莫不是跟着云崕久了,对人动不动就要喊打喊杀?

果然近墨者黑,这些毛病真糟糕,得改!

徐氏幽幽叹了口气:“这倒提醒了我,乖女儿今年也十六了,该物色好人家了。”

冯妙君赶紧道:“咱都快搬家了,现在物色什么?”养母这跃跃欲试的模样好吓人。

也是,徐氏不高兴地抿着嘴。冯记还会在峣都留下分部,但包括徐氏自己在内,主要人员得迁往桃源境。这一去可谓天长路远,即便能顺顺利利抵达,那也得将近年底。

那时候,女儿都快十七了。更何况峣都现在情况不明朗,他们的搬迁计划还得被迫往后挪。

她愁哪,分明是貌若天仙的女儿,可别因为年龄耽误了终身大事。

看出养母郁郁,冯妙君轻咳一声:“娘别担心了,反正一般男人我也看不上。”

“也是,你都经历过云崕那等美男子,还能看得上别人?”徐氏叹了口气,“错非王孙,谁能配得上我家安安?”

喂,这话很有歧义好么?

但无论如何,日子终于在平静中一天天过去。

冯妙君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没有性命之忧、亲人就在身边、成天吃喝玩乐,一门心思清修。

一句话,爱生活,远离云崕。

倘若没有战争的阴影挥之不去,这小日子惬意极了,只是她修习神通术法时,偶尔会想起云崕,想起这许多心得和口诀都得自他的传授。

只是偶尔。

不过云崕可不是个省心的主儿,怎甘愿被她忘在脑后?

她返回峣都第三天,当夜月亮圆又大,她正在对月吐息滋养灵力,忽然丹田里的鳌鱼印记一动,而后就有一股强大无匹的吸力从中传了过来!

第233章 风云变幻

三下五除二,她的灵力就被吸得一滴不剩!

这一下鲸吞太快,冯妙君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气得连连跳脚。

那个男人真是小气到家了啊!

云崕正是借此表达自己的不满,意在警告她:离开了他,她也别想安生过日子。她不是一门心思想要修行么,他就把她的辛劳所得全部摘个干净,半丝儿也不留给她!

冯妙君冷笑了半天,忽然又想到,这人还有心情跟她作对,看来在乌涪雪山当中伤得不够重哪,魏军也没甚让他操心的地方吗?

如此过了数日。

无论她练得有多勤快,云崕每天夜里都会抽光她的灵力。她和修为与这人相距甚远,被他取走的灵力是倒抽不回来的。不过么,也不晓得是她抢夺灵力的姿势越来越熟练,还是自个儿的修为这大半年来的确突飞猛进,她给云崕造成的阻力越来越大。

在她的极力阻挠下,他想抽走她的灵力已经不复先前那么轻松,是你来我往一场拉锯战。虽然最后仍以她失败告终,但这过程至少延长了一盏茶的功夫。

这好像反倒刺激了云崕,他乐此不疲,每天至少都要来搜刮一回。

冯妙君告诉自己,要戒焦戒躁,不可与这人一般见识。

从第七天起,她干脆暂停修行,白天不是帮着徐氏打理商行就是出去玩耍,夜里倒头就睡。

冯家多了一口人,对外只称是亲戚前来投奔。冯妙君化出来的容貌平庸,平日没人特意关注她,连冯记的伙计也只知道她是远房的表小姐,却深得徐氏喜爱。

这样又过五日,云崕忽然停手了。

冯妙君不理会,放空丹田,继续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如此,又过三日。

这一晚她正要入睡,忽觉气海中的鳌鱼印记又有感应:

灵力如泉涌,汩汩自印记冒出来,流入她干涸的丹田,令她的内丹很快又充盈起来。

这是什么意思,云崕把灵力又还回来了?

他不生气了?

冯妙君留在云崕身边数月,到了离开时也没能完全弄清他的脾性,这时发呆半天,只能归纳出一个字:

贱。

她心里冒出一个荒谬的念头:

这家伙该不会以为她出了事,所以特地放点灵力过来看看吧?

只要灵力还能往她这里走,至少她就还活着。

冯妙君摇了摇头,这人真是有猫病。

不过从这一天起,云崕再也没干涉过她的灵力了。

¥¥¥¥¥

又过月余,冯妙君正陪着徐氏在冯记账房里对账,蓬拜忽然匆匆赶来,进门第一句话就是:

“魏王薨了!”

两女惊而抬头。

徐氏放下笔,握紧了拳头:“这老贼,终于死了!”

魏王入侵安夏并灭之,对安夏人来说,他就是导致国破家亡的元凶!魏王死了,徐氏当然要拍手称快。

冯妙君的关注点却在他的死因:“怎么死的?我离开乌涪雪山时,还见他坐在马上。”

“我接到的消息,只说他暴病于归国途中,其他的不详。”蓬拜轻声道,“乌涪雪山离这里远得很,消息现在传来,就说明他死亡的时间大概是四十多天前。”

那会儿正是乌涪雪山大战,她离开云崕的时间。

冯妙君一向不会漏听重点:“归国途中?”

“是。”

“这便不对了。”她亲眼见过魏王,识得他眼中露出来的野心和不甘,也清楚魏王对于伐峣有多么执著。按理说,他不该轻易退兵,为什么这就“归国”了?

除非乌涪雪山战役中,发生了什么重要转折,迫得他撤回入侵计划。

她忽然想起自己躲在绝壁树上那一天,见到魏王所在的军团发生的混乱。

大战时,混乱每时每段都在发生,偏巧她记得那一段:

魏王从马上栽了下来,后来军中混乱,她的视野被无数人脑袋挡住,看不清地面上到底发生了何事。不过魏王最后是站了起来,重新跨马指挥,所以她也没当一回事儿。

如今看来,那会儿指不定发生了什么事?

也只在那时,云崕才离开过魏王身边。

她清楚云崕的本事,有他守在军中,魏王怎可能会“暴病”?

但不管怎样,魏王过世了。他的死讯就像遭入池塘的一块巨石,激起的可不仅仅是阵阵涟漪这么简单。

冯妙君的第一个推断,就是:“对峣国来说是好事。魏的入侵暂时中止了,我看峣都实行的战时条例很快也会撤销。”不打仗,自然就不用实行战时管制,冯记的计划可以照常进行了。

她的话很快成了真。

约莫在半个月后,峣廷宣布战争结束。

这还是峣王持谨慎态度,多观察了半个月的军情才作出的决定。

当然这会儿魏军正在回撤,峣人收回了被侵占的大半领土,还有三分之一因为地势险要的关卡被魏人守住,一时还未夺回。

不过,两边都知道战争中止了。

魏王的死,对国内的影响之深远,甚至还要远超国间。所以在这当口,魏国是没有精力再来对付峣人了。

冯妙君听云崕提起过魏太子,言谈中多有轻蔑,想来是看不上人家。她也知道二王子萧衍和云崕走得更近,毫无疑问想得到国师的支持。

支持什么?

当个王爷能需要什么强力支持?

他之于云崕,有引荐入魏的情分。所以冯妙君猜想,云崕是愿意帮他争取王位的。

原本魏王身体硬朗,轮不到太子掌权,所以萧衍还能从长计议。现在么……

太子接到消息之后,想必也会从赤嵌森林往回赶。只要他回到都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冕为王。

到得那时,萧衍就不会再有任何机会。

所以萧衍如果想要最后加把劲儿,就要在太子回都前布置好一切!

由于通讯手段不便,这些消息传回峣国都有滞后性。冯妙君有些焦躁,就在自己等候消息的同时,魏国可能已经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