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美食养家记/美食博主在六零(239)
今天林然然就跟着郭路夫妻去看他的柿子林,顺便指导一下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柿子。
虽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林然然还是被满山遍野的红色柿子给震惊了。
视线所及之处全是柿子,红彤彤地挂在树上,令人心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林然然惊讶道:“这就是你们家的柿子?”
郭路道:“这些都是没人管的野柿子林。都红透了也没人摘,咱们做柿饼用的是还没熟的硬柿子。“
林然然惋惜地看着这些柿子,道:”那这些柿子都不要了?“
李梅笑道:”这些柿子没人吃,小孩子都懒得摘,都便宜这些鸟雀了。“
果然,林然然看到地上有不少摔成酱的柿子,都是熟透后掉下来的。树上熟透的柿子上,也往往都有被鸟雀啄食的痕迹。
”怪不得这地方的鸟这么多……”林然然恋恋不舍地看着这些柿子。这么大的一片,怕是有几千斤的产量。
李梅笑道:“我家的柿子林在那边,跟我来看看。”
林然然跟着郭路往下走。郭路家的柿子林跟别人家的连成一片,可是肉眼可见,郭路家的柿子长得就是比别人家的更好,颜色更黄,个头也更大,而且品种不一。
有一些柿子形状小且圆,这是火晶柿子。还有一些柿子个头特别大,拦腰好像被勒细了一圈,这种叫磨盘柿子。而最多的一种柿子就是长圆形的,这才是做富平吊柿的原料——尖柿。
郭家雇了两三个人在帮自己摘柿子,郭路和李梅也拿出手套和剪刀,开始投入到摘柿子的工作中。
柿子树枝被冻得脆脆的,一剪刀下去,一大挂柿子就连带树枝一起剪下来。树下铺开了一大块帆布,柿子就放在上头。
郭路的两个女儿就坐在帆布上,用剪刀把柿子从枝条上剪下来。
林然然发现她们不是单纯地把柿子剪下来那么简单,每个柿子上还保留着t字形的树枝。
“这个留着干嘛?”林然然好奇道。
郭路的大女儿道:“用绳子绑在这儿,吊起来。”
林然然恍然大悟。想到在城里看见许多人家门口挂着的柿饼,的确是这么做的。
富平的柿饼不同于林然然以前吃到的那种扁扁的柿饼,富平的柿饼又被称作吊柿,顾名思义是吊在绳子上风干而成柿饼,形状呈椭圆形。
吊柿的制作方式比一般的柿饼减少了人工接触,更干净,水分也更多,因此也更不容易保存。
林然然跟在李梅身边,看着她们摘柿子,一边学习着如何挑柿子,什么样的柿子好吃,什么样的柿子适合做柿饼,如何给柿子脱涩等等。
郭路递给林然然一个大柿子,掂掂重量都快超过了一斤。
林然然笑道:“这个头还真大。“
郭路道:”这可是柿子王。整个柿子林里也不超过十个。“
林然然笑道:”你帮我把这最大的挑出来,单独做成柿饼,我要送人的。“
”成,没问题。”郭璐痛快地答应着。
李梅拿着一个形状十分标准的尖柿子,对林然然道:“像这样的个头,这样的形状,还有皮色,做出来的柿饼个头最大,而且溏心也足。“
林然然接过来观察一番,道:“那就按照这样的标准来选柿子。你家的柿子里能出多少?”
李梅盘算了一下,“这样的柿子我家能出三四千斤,做成柿饼有800斤。”
林然然道:“还不够。你还认识别家柿子品种好的吗?”
郭路忙道:“可是我家的柿子最好啊。”
林然然笑道:“别急。我把这件事交给你,还是按照一斤一块2的价格来收。”
郭路还没反应过来,李梅的眼神顿时亮了。这新鲜柿子一斤根本约等于不用钱,要是做成柿饼卖给林然然,她从中能够赚到的钱……光是随便想一想,李梅就已经激动的快跳起来了。
任由李梅继续激动,林然然在柿子林里穿行了一会儿,观察着不同的柿子,一边向李梅提问,偶尔还从树上摘下一个香甜的柿子来尝一尝。
李梅沉浸在要发财的喜悦里,对林然然更是有问必答,而且回答得十分详细。
不知不觉间,两人又走到了那片无主的野柿子林。
这野柿子林约有百亩的面积,地上厚厚的全是熟透后掉在地上的柿子。
林然然仿佛不经意地问道:“这些柿子真的没人要吗?”
李梅道:“当然了,谁家都有柿子,没人摘。”
林然然摘下一个柿子尝了尝,居然一点涩味也没有,口感香甜无比。
她的眼睛转了转,对李梅道:“行了,你继续去摘柿子吧,我在这儿逛一逛。”
这柿子林里除了一些小野兔外,没有什么大型野兽出没。李梅道:“那你可别走远了。”
林然然点点头,看着李梅离开后,就走进了柿子林里。
柿子的叶子都落光了,枝头只有红透透沉甸甸的红柿子,把枝条都压弯了,一伸手就能摘到。
第151章
林然然在林间闲庭信步,尽挑着柿子多且红的树下走,偶尔摘下一个漂亮的牛心柿子在手里掰开,里头的芯儿软甜如蜜,水分少,吃完了一点不脏手。
林然然经过的地方,树上的柿子一下子就少了大半。认真看去,只剩下被鸟儿咬过,或者颜色还青涩的留在树上。
这柿子林实在太大了,林然然把腿都走酸了也没有走完一小半,空间里堆了怕有几千斤柿子,这才回头。
郭路一家人都摘好柿子往回运了,留下郭路的小女儿甜柿等林然然。
林然然笑着走过去,摸摸甜柿的头,道:“你姐姐弟弟呢?”
“他们帮爸妈推车子回去。”甜柿乖巧道。
林然然递给她一块鸡蛋糕:“饿了吧?拿着吃吧。”
甜柿咕嘟吞了下口水,没有多客气就接过去大口吃起来。
甜柿是二女儿,上有大姐下有小弟,处在中间的二女儿总是会被父母忽视。虽然郭路夫妇俩挺疼孩子,可家里的好吃的也总轮不着她,她今年八岁,个头还跟五六岁的孩子似的。
林然然看着可怜,总偷偷给甜柿一点吃的,甜柿现在黏林然然黏得紧。吃完了鸡蛋糕,甜柿牵着林然然的手,一路指给她看好几片无主的柿子林。还道山里还有个头小味道香的野柿子,等明儿再带她去。
林然然只是让她偷偷打听下消息,没想到她这么能干,把地点都摸清楚了。
林然然鼓励地摸摸她稀疏的小辫子,笑道:“甜柿真厉害,记得这么清楚。”
甜柿仰头道:“姐姐,你以后还有啥跑腿的活儿,都交给我,我帮你干。”
林然然被她逗笑了:“你这么小,能干啥活儿啊?”
甜柿一脸认真:“我也想挣钱。我都八岁了,我姐姐早上学了,我弟弟明年也能上学。家里钱不够,肯定不会让我上学的。你放心,我口风很紧的。”
林然然琢磨了一下,笑道:“行,有活儿我肯定找你,先回家吧。”
一个小小的富平吊柿必须经过采摘、折挂钩、削皮、架挂、捏心、下架、出水、合饼、潮霜等十二道工序才能制成,这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
按照林然然的严格条件来筛选,郭路家的柿园只能产出一千斤的合格柿饼。好在李梅脑筋灵活,跟好些乡亲收购了新鲜柿子,又把自己乡下的亲戚朋友全部招来,给点工钱让她们加班加点地帮忙处理柿子。
从果园采摘来的柿子要先修剪,修剪好的柿子放入井水中清洗干净,再由熟练的女工们削皮成净柿。在林然然的要求下,每个女工在碰柿子前都要用肥皂清洗干净双手,而且还要包好头发,避免头发掉落在柿子上。
在富平县,上到七十岁的老太太,下到六七岁的小女孩,给柿子削皮都是基本功。一把小刀在手里转得飞快,一个下午就能削出百来斤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