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嫡女:腹黑王爷心尖宠(478)
“孙子,都说你爷爷我看在今日过节,会给你留全尸的!”谢衍从马背上腾空而起,飞向韦将军,手中的长剑一挥,他便从马背上摔下。
韦将军能得刘亦玉的重用,武艺还是不容小觑的,在北秦都是数一数二的功夫,但是,他重在下手狠毒,残忍。
谢衍虽然不及他残忍、狠毒,但是武艺技巧却比他高得太多,双方不过是数十个回合,韦将军便人头落地。
而他从城内带出来的数千人,也被全数歼灭。
那边去攻城的东魏士兵,扔在奋力而战。
谢衍命人提着韦将军的人头站在城楼上,高声道,“抵抗者,一律死,降者,一律活!”
北秦士兵见主将已死,再挣扎下去,也是死,便纷纷而降。
至此,东魏失去的三座城池,被谢衍和宋清歌全部收复,此次援助,大获全胜,圆满成功。
当夜,石河城举城狂欢,谢衍与当地百姓一起守岁,这是东魏史上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
到了翌日,也就是嘉盛十八年,正月初一。
谢衍在塞北人的心中,便是如神一般的存在。
锦上添花,远远不如雪中送炭。
他在这三座城池的百姓处于水生火热中时,将他们解救出来,特别是大年三十夜,在这样一个隆重的夜晚,具有历史代表性的节日,他解放了一座城,赢得是东魏百姓的心。
在安排好石河的一切事宜以后,谢衍仍旧带着人回到了青城。
才进城歇歇片刻,便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闵将军父子兴冲冲而来,才走进厅内,闵石磊便大声质问,“镇安王,你什么意思?昨夜攻城,为何不通知我们?”
“本王做事,需要你同意?”谢衍坐在主位上,眼神锋利,声音冰冷。
“镇安王,皇上虽然下令让我们服从你的安排,但是你如此排斥我们,是怕我们抢你的功劳么?”闵石磊站着,一脸的愤怒。
谢衍不屑道,“大言不惭!”
“磊儿,怎么跟王爷说话呢?还不向王爷道歉?”闵将军转头,呵斥闵石磊,然后才向谢衍行礼,接着客气的说道,“恭喜王爷收复石河,又立了一大功劳。”
谢衍看着他们父子二人,一人唱白脸,一人唱黑脸,而他则一人要办两角色,“闵将军客气,只是昨夜事发突然,没有来得及给你说一声,还望闵将军以大局为重,不要计较。”
“王爷足智多谋,收复石河,我感激还来不及,如何敢计较?”闵将军语气里多了些谦逊,他心中已然愤怒不已,谢衍已经打乱了他的计划,但是,谢衍的身份摆在那里,况且他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把谢衍怎么样,“如今三城已经收复,不知镇安王何时班师回朝?”
“塞北景好,本王想多留几日,归期未定。”谢衍漫不经心,却知道闵将军是在催促他回京。
可是,没有找到闵将军和周景瑜通敌的证据,他是不会回去的。
而且,北秦攻打东魏,不是收复三座城池,两国之间便能化干戈为玉帛的。
“若是镇安王喜欢塞北,大可以多留一些时日,如今大战告捷,我一定要与镇安王一醉方休!”
“随时欢迎闵将军。”谢衍语气平和,微笑着说,其实满肚子坏主意,再想着怎么对付眼前的二人,但是他给人的感觉就是平易近人,好相处得很。
“我们告辞,改日再登门拜访。”
“慢走不送。”
闵将军父子倒是给谢衍行了一礼,方才离去。
谢衍则去寻宋清歌,商议下一步对策。
天公不作美。
在初一晌午过后,晴了几日的天,又下起了鹅毛大雪。
不过半个时辰,地上又垫了厚厚的积雪,白茫茫的一片,银装裹素。
闵将军父子一路往回走,一路算计。
大雪一直不曾停歇,到了正月初十,一个震惊的消息传遍天下。
镇安王谢衍,自恃功高,竟然想趁机谋反。
而他在收复青城和石河以后都天降瑞雪,此乃祥兆,预示他乃贵人也。
而且,如今天下,谢衍的威望和美名,怕是无人能及。
第六百五十六章 狼狈为奸的兄弟
第六百五十六章 狼狈为奸的兄弟
谢衍要谋反的消息,从一开始的传言,越到后面,便仿佛是事实一般,一直到京城,落入天子的耳中。
天子立即下令彻查此事,到底是谁在背后传言。
而周景瑜和周景璃却在这时候进宫,都觉得传言不会空穴来风,一致认为天子应该下令,夺了谢衍的兵权,削减他的封号,然后将他捉拿回京,听候发落。
不曾想,天子倒是给他们二人冠了一个陷害忠良,不辨是非的帽子,还将二人狠狠的训斥一番,随后将其撵出宫去。
此时,二人正灰头土脸的走在宫道上。
“四弟,你与镇安王关系一向交好,怎么在这时候还落井下石?”二人并肩而行,周景璃出言讽刺。
周景瑜一脸温和,那通身的气派与这皑皑白雪倒是相相交映,只是内心就不那么光明了,“三哥是承认自己落井下石了?”
周景璃一身紫衣,都说相由心生,他如今的脸上,大多是阴冷之色,也不知道心里是有多阴暗,脸那笑容都是瘆人的,“我们俩是自家兄弟,打断骨头尚且还连着筋呢,这东魏的天下,终归只能姓周,不能姓谢就是。”
“三哥的自信,四弟佩服,但是,在父皇的心里,怕是我们不如镇安王亲。”周景瑜故意将语气放得更加温和,就如周景璃所言,这东魏啊,只能姓周,不能谢,他们两人的恩怨,可是暂且放下,一致对外。
“有时候我甚至怀疑,我们几个皇子,都是外面抱养的,只谢衍是父皇亲生的。”周景璃抱怨道。
“话不能如此说,我们几兄弟,眉宇之间,与父皇还有几分相似。镇安王可是和父皇没有半分的相像。”周景瑜不赞同周景璃的说法,当然他凭的不是那相似的几分长相,而是的确派人去调查过谢衍的身世,得出的结论便是谢衍的确是定国候的亲子。
“那你说父皇为何如此宠信谢衍?”
“大抵真如坊间传言,父皇重情重义,宠信镇安王,为的是定国候能够安邦稳国,维护东魏的平安。”周景瑜说的假话,那语气,让他自己都以为是真的。
“历代帝王,有谁不想皇权在握,若是有人不顾皇恩,泯灭天亮,将忠心都拿去喂了狗,还想夺父皇的权,你说父皇还要宠信他么?”
“看来三哥已经有了对策,四弟拭目以待。”
周景璃闻言,一本正经的说道,“听四弟说这话的意思,是要袖手旁观了?”
周景瑜偏过头来,疑惑的问,“这种栽赃陷害的事,三哥最擅长,四弟实在是帮不上什么忙,只有预祝三哥马到成功了。”
“四弟说这话,便见外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再者,我的实力有限,四弟那里不是有更好的资源。”周景璃的眼里嘴上都是算计,不等周景瑜回答,继续说道,“如今谢衍人在塞北,而四弟的舅舅,闵将军不正是在塞北?若是谢衍回不来京城,在塞北便畏罪自杀了,哪还用得着我们在这里担心。”
“三哥真是打得一手的好算盘,只是怕要让三哥失望了,父皇如今都还是如此的信任镇安王,所以,他必须平安抵京,若是在路上有任何的闪失,都会引起父皇的怀疑。”周景瑜知道周景璃的心思,鹬蚌相争,周景璃那奸猾的渔翁得利。
但是,周景瑜却没有将自己的路完全堵死,“不过凡事都有个万一,像三哥这般足智多谋,定然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四弟就不参合了,静候佳音,闭口不言便是。”
周景璃见说服不了周景瑜,却明白了对方不会告发他的意思,但是,人心隔肚皮,他可是知道对方那温润如玉的面皮下,包藏着怎样歹毒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