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幸得识卿桃花面(319)

作者: 千苒君笑 阅读记录

卫卿点头道:“二舅他常年在边关,京城里的规矩基本上都淡忘了。静懿,你别跟他一般见识。”

而缪谨这边,也是一面觉得这女子难将就,一面又品出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来。

他把陈年老酒拿去前庭招待客人以后,一有时间,看见了缪夫人,便问了一句:“大嫂,你这里有今日的来客名单么?”

缪夫人疑惑:“怎么了?”

缪谨道:“没有,就是问问。”

缪夫人就又开始操心,说道:“眼下还早,客人们陆陆续续地都在前庭,你年纪也不小了,留意一下,若是有合适的小姐……”

缪谨笑道:“大嫂扯远了。客人们都在前庭吗?那方才我在后花园里还遇到了一个。”

缪夫人想了想,问:“身边带着一个圆髻丫鬟,着海棠红裙的那位吗?”

缪谨点头:“正是。”

缪夫人道:“那是静懿公主呀。今日她过来,是明个给卿儿做送嫁姑娘的。”

缪谨愣了愣,“静懿公主?”

缪夫人道:“你离京太久,不至于连这位公主都不记得了吧。以前你也是常进宫伴读的,卿儿又与静懿公主玩得好,你经常去接过卿儿回家呢。”

缪谨顿时有了印象。

难怪他觉得有点莫名的眼熟……

以前那个丫头就是板着一副冷若冰霜的脸,特别是每次他去接小卫卿回家的时候,那丫头就又清冷又气鼓鼓的样子,但是又要做出一副大度的姿态,不能有丝毫的不舍。

但那时她的表情,分明就是在指控缪谨抢走了她的好玩伴。

缪谨不禁好笑。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人是长大了,性子却还没怎么变。

晚间的时候,前庭十分热闹,卫卿和静懿一起出去见客。

蔡家的人也已经过来了,华灯初上,大家相互寒暄聊天,言笑晏晏,十分和谐。

寇晚照带着的两个孩子咿咿呀呀,逗乐的在场的女眷们。

而缪谨和蔡琮却是一见如故,虽然说辈分差了一倍,但是年纪不相上下,两人把酒言欢相当痛快。

寇晚照那里抱着一个孩子,卫卿也抱来一个,坐在静懿身边,对她道:“你逗逗她。”

静懿和娃娃大眼瞪小眼,问:“怎么逗?”

孩子主动往她身上去蹭,静懿起初很不适应,但是伸手捏捏孩子的小手,那触感软软糯糯的,仿佛连心也跟着软了下来,她便神色柔和,嘴角带着一抹隐隐的笑意。

但是缪谨就在不远处这一边,不经意间看见那灯火下的静懿,觉得有点惊奇。这丫头,还是有其他的表情的嘛。

静懿蓦然抬头,冷不防和缪谨视线交汇。

缪谨得以看见她变脸之快,神色一下子就冷下来了。不知怎的,约摸是起了点捉弄之意,缪谨反而对她展颜一笑。

果真,静懿脸冷得更甚。

缪谨像遇到了什么开心事,忽而放声大笑。

卫卿也注意到了,捏了捏额角,对静懿道:“你越当回事,只会让他越高兴。我这二舅舅总体来说还是很正经的,只不过有时候有点脱缰。”

静懿冷冷道:“只是有时候?不要以为我不记得了,他以前就是这副样子,逗得京里的那些小姐们花枝乱颤。”

要说缪谨的容貌,以前缪岚是京里的第一美人,那么缪谨与缪岚最接近,可想而知。

只不过以前名满京城,但缪家落魄以后,过去了这么多年,那些莺莺燕燕们早就已经嫁人,甚至是几个孩子的娘了。

说起缪谨,也只是令人心生感慨。

如今他一回来,消息传得倒是快。大家知道缪谨现在已经弃文从武,在边关做事,现在还没有卓越的功勋。

京里的世家小姐们除了大都督以外大抵都有些瞧不起武夫的,觉得他们粗犷鲁莽,不懂风月。就连缪谨从了武,也是令人遗憾惋惜的,毕竟曾是那样的风流贵公子。

只不过今晚得以亲眼所见,感觉却又不一样。缪谨虽然不再是风流贵公子,但他身上那股英气却不容忽视。

卫卿看得出来,静懿现在对缪谨是相当不满。缪谨也不受丝毫影响,大概心情真不错,依然笑得很开怀。

宾客们用过晚饭后,女眷们在花园里坐了坐,男客们喝茶聊天、谈笑风生。后时辰不早了,宾客们陆陆续续地散场离去。

静懿的房间本已备好,但是她却钻了卫卿的被窝,还和以前一样,和她躺在一起。

外面的喧嚣淡去,夜色宁静而深远。

房里的灯火却是一直亮着。

静懿没睡,她一直睁着眼,忽道:“明天你嫁人了,往后就不能这样和你一起过夜了。”

卫卿摸摸她的头。

静懿闭了闭眼,把眼眶里的泪水隐去,又道:“你要过得很幸福,才不愧对你嫁这一场。”

***

都督府今晚相对与之前,也是着实算热闹了。

一帮武将们欢聚一堂,和文人们比起来,就豪爽多了,拼酒也是大只的酒碗,一碗一碗地拼。

殷璄出来应酬了几碗酒,就又离场了,留下蔡铮来帮他应付。

蔡铮道:“要不是看着你明天是去娶我义女的份儿上,我也不会让你走。他们这些挨个敬一轮酒,你就是不倒也会醉得分不清东南西北。”

殷璄看他一眼,道:“要不是明天娶妻,连刚才那几碗酒都省了。”

说罢,他就先行离开,留下蔡铮帮他招待陪客。

殷璄性情如此,他这人自律至极,从不耽误正事。对他来说,明天娶妻进门才是正事,因而别想他今晚醉倒在这酒场上。

第419章 挽红妆

殷璄回到院子里,院中灯火温暖,新房里也布置得焕然一新。一推开门进去,里面喜红一片。

绣床上的龙凤被铺得整整齐齐,撒了满床的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红色的床帐轻垂在绣床四周,正面用金钩挽起在两侧。

嬷嬷们把他原本一个人居住的院子,现在整理成两个人居住的。

房间里足够宽敞,放置了女子用的梳妆台,铜镜,妆匣子等。衣橱内整齐放着的,不仅仅是殷璄一个人的衣裳,还添了许多女子用的,皆是按照卫卿的身量尺寸来的。

桌上的红烛静静摆在那里,但房内照明用的还是以往的灯火。温黄的光闪闪烁烁,映照着门窗上贴着的大红“囍”字。

嬷嬷端了醒酒汤来给殷璄,道:“大都督今晚虽说喝得不多,还是要醒醒酒以后,好好休息一晚。明早才能精精神神地去迎亲。”

另一嬷嬷道:“这新房已经布置好了,今晚大都督恐怕得睡书房。书房里已经铺好了床被。”

殷璄喝了醒酒汤,道:“好。”

殷璄洗漱过后,浑身带着两分清润的气息,着一件长衣。衣襟一如往昔交叠得分外整齐,只是头发随意地落在肩上,半湿的,他靠在书房里的卧榻上,手里捻着一枚小簪花,久久没放下。

卫卿房里,烛火幽幽燃着,烛蜡不知不觉落满了烛台。

静懿歪头靠着她的肩膀已经熟睡了。

卫卿平躺着,伸手碰了碰自己的胸口,胸膛里的心跳微微发烫,一直没消停过。

她阖着眼,暗自勾了勾嘴角。

她竟也像所有的待嫁女子那样,一心想着明天自己的郎君。

殷璄……

明明才没有多少天没见过,却好像过去了很久很久。

窗外的蛐蛐声偶尔在草丛里响了两下。廊下的灯笼静谧悠然。

随着浓浓的夜色如墨化开,又一点点淡去,黎明即将到来。

府里的老人儿嬷嬷们向来起得早,已经开始张罗准备。

后外面的人声和来回脚步声渐渐多了起来,静懿和卫卿都被吵醒。

漪兰这时来敲门,听声音也是已经清醒开始兴奋了,兴冲冲在门外道:“小姐,嬷嬷们都来了,准备给小姐洗漱啦!”

嬷嬷们拿着洗漱用品,以及成亲姑娘要用到的所有东西,正喜滋滋地候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