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品捕快:深得朕心(54)

作者:火山五月 阅读记录

她满脑子叶仞山,想着他的笑、他仔细的观察力、他的正直、他的天下无冤。她不由笑笑,天下无冤,志向好远大,如今他躺在那里如何实现?自己今生的初恋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结束了,既然如此,她便帮他实现这个愿望吧。

天边泛起了一抹微霞,在官道上走了整整一夜,关潼生困得趴在马背上迷迷糊糊地左摇右晃。连弟却毫无睡意,一夜就这么过去。看着天边的微光,想着叶仞山现在应该被盖棺,被入土了吧。不知是否埋进了他叶家的祖坟,他的哥哥们一定会跑回来分他的家产了。

走到城门口,刚好城门打开,关潼生一下醒了,“哦,已经到了,连弟,我们先去吃早餐吧,吃过了回刑部,铜钱贼子跑了,总还要给魏大人交差。”

“好。”连弟不想动脑,关潼生怎样说她就怎样做。

两人走到一家早餐铺前下马,走进去,关潼生叫了一笼包子,两碗稀粥,连弟机械地往嘴里塞。

听得旁边一桌吃饭的人正在说昨日铜钱大侠出现的事,聊着聊着,扯到其他的话题,其中一个压低声音,却也能让旁边桌听到的音量说:“你们知道吗?昨晚皇上突发急病,听说太医院四大院判全都赶去了悟禅寺,燕总管对外封锁了消息。”

“四大院判同时出动?”同桌的人大惊道。

“听说皇上近段日子身体一直抱恙,又不肯好好吃药,如今只怕已经……”那人裂嘴做了个死的口型。

“你听谁说的?”

“从太医院传出的消息。”

连弟扭头看着说话之人,他没说谎,他对自己的话深信不疑。关潼生呆住,嘴里塞着包子都忘了嚼,他拉拉连弟的衣袖,“真死了?我们怎么办?我怎么办?”

关潼生惊惶的眼提醒连弟冷静下来,这家伙从小到大,习惯了有事就拉她衣袖,她每次不管主动被动总会揽上身帮他解决。

她看着他,冷静地低声道:“先回家换衣服,然后去刑部等消息。这事若是真的,贤王必定会第一个跳出来,逼宫,夺权!我去禁卫军找赵潜渊,若皇上真的……”她不忍说出死字,“贤王上台的几率很大,姜义信是放是留,都已不再重要。但若要嗝应一下贤王,就杀了他,他是叶仞山抓回来的,就当完成他的计划吧。”

“然后呢?”

“然后到刑部,跟你一起等消息。”

关潼生点点头,再混乱的事情,被连弟一说,就清晰了,似乎也没那么怕了。

两人骑马分别回家,连弟回家简单洗了洗,换上捕快服,怀里的香囊掉了出来,她捡起来,鼻子一酸,忍不住便有泪流出来,她闭上眼拼命忍住,将香囊重新放回怀里。

如今事情已经逼到眼前,不是伤春悲秋的时候,必须打起精神应对。好在铜钱贼子是朝中所有人的公敌,不管谁上台,都能明目张胆地通缉他,她一定不会放过他。

赶到禁卫军驻地,见他们正倾巢而出,几百匹马打头阵,几千人在后面跟着,向着皇城里狂奔而去。路边有行人说:“听说御林军要造反了,禁卫军能不急吗?”

连弟心情沉重地往刑部走,看样子皇上真的凶多吉少了。得个感冒都能要命,她还能说什么?就算是穿友,也不能这么任性吧。好好的一付皮囊,说没用就没用了?

到了刑部,魏拓已经上朝,低级别的官员全都在刑部等消息。连弟一到,满三就跑过来,拉她进关潼生的房中,关潼生正焦急地在屋里转圈圈。

满三回头看看窗外没人,对两人说:“皇上可能真的死了,今天一早这消息就传得全城皆知,任何人想瞒都不可能瞒住,但皇城里现在也没发丧,不知究竟是怎么回事。”

连弟问:“消息是怎么传出来的?”

满三说:“我做坻报的兄弟说,今早报馆刚开门,门前就放着一封信,说皇上伤风已久,前晚御医赶去悟禅寺,但仍没保住皇上。言之凿凿,仿佛亲眼所见一般。他们立即想办法核实,打听到的与信中所写一模一样。”

连弟说:“这个消息传出来,只对贤王有利,皇上没有子嗣,贤王是朝中唯一的正统,所以贤王即位的可能有九成。”

关潼生苦着脸说:“我是朝中唯一的天子门生,如今转投贤王门下还来得急吗?”

连弟说:“书呆,铜钱大侠的案子,若贤王问起,你便只汇报案子本身,别再提案子背后的动机,铜钱大侠被魏大人亲眼看到,我们也跟去追杀,这就算可以交差了。”

满三一脸疑惑,“我还没问你呢,叶兄怎么就死了,你们那么多人抓一个人,好好的,为何魏拓的手下要杀你们三个?这说不过去呀?”

关潼生说:“对呀,大家都是刑部的人,为何会反目成仇?我问侯杰,他也说不清楚。”

连弟说:“那些人不是刑部的人,是权相的人,估计贤王一定下令,所有查这起案子想揭露真相的人都必须死。”

关潼生惊道:“那我俩现在岂不是很危险?”

连弟摇摇头,“本来是的,但现在皇上突然死了,凭我们,势单力薄,已经翻不起浪,无所谓了。”

满三惋惜地说:“那叶兄不是白死了吗?他偏跟皇上一起死了,你们才安全。”

连弟怔了怔,这句听着有些异样的感觉,却又说不上来哪里异样,她的脑中一团浆糊,想清醒却又无能为力,她无奈地说:“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就是如此无法无天,他们是想趁着杀贼人的机会顺便除掉异已,事后,你还拿不到他的任何错处。”

关潼生气得一拳砸在桌子上,“叶兄就这样死了,真是不甘心。”

窗外一阵骚乱,有太监的声音喊:“关潼生关郎中何在?”

关潼生紧张地一把扯住连弟,连弟抓住他手说:“记住我给你说的,只说案子,别提动机。”

关潼生点点头,扯扯衣服,开门对太监说:“下官在此。”

太监说:“关郎中,请随咱家立即进宫,燕总管要亲自问案。”

“是。”

关潼生随太监走了。

满三与连弟对视一眼,说:“燕总管都出来了,这天真要变了。”

连弟木然地点点头,无法预料的未来,已无人与她同行。她靠着椅背,闭着眼,又累又困之下一会儿便睡了过去,满三没有叫醒她,开门出去跟其他人一起等消息。

中午时分,京城两大城门大开,上万禁卫军进城,围住了皇城,占据了内城重要路口,贤王府、权相府被重重包围,不准进也不准出。

刑部、京兆府的所有人等也都全部原地待命,不得随意走动。一瞬间,整个京城,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

关潼生跟在太监身后,亦步亦趋地埋首前行。一进皇城吓一跳,只见大殿前三十多位大臣,人人手捧奏折,顶着烈日跪在地上。为首的大臣正是吏部尚书文雨泽,只见他高举奏折,大呼:“皇上,请接纳臣的谏言。”

身后的三十多人也一起高呼:“皇上,请接纳臣的谏言。”

关潼生问太监:“他们这是谏什么言?”

太监伸手指在嘴边“嘘”了一声,“想活命,别多问。”

太监并没有带关潼生到大殿,而是绕过大殿,到了后面的承乾殿,那是皇上与机要大臣们平日商议国事时常用的殿。

关潼生越发紧张,到了承乾殿外,掌事太监见到关潼生到来,对他说:“关郎中且等等,容咱家去通报。”

关潼生见之前当廷晕倒的刑部尚书王世遵和侍郎魏拓都在殿外等着,便过去站到他们身傍。

魏拓瞟一眼关潼生,问他:“关潼生,你可有写奏折?”

关潼生不明白,问:“什么奏折?”

魏拓傲慢地将自己手中的奏折给他,又指指大殿方向,“那么多人都写了,你竟然没写?也对,你一个刚刚晋封的刑部郎中,区区五品,的确还不堪大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