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安宁(7)
这么多年,若不是有老夫人护着,有母族看顾,只怕爷有九条命也没了。
当然了,也是爷自个儿警醒。
别家国公列侯王爷之流,基本上嫡长子满七岁开蒙就向圣上请封世子位早定名份,最迟的也没有哪家拖过嫡长子十六岁请封世子之位定名份的,可他们家侯爷倒好,爷明明是原配嫡长子,这都十八了,不但不请封,还用那样的罪名将爷给打发到乡下。
说的好听是祭祖,说得难听点就是放逐。
心偏成这样,也是罕见。
正文 第12章 要搞事
裹好伤,宁方远披了件薄单衣,半躺在榻上,拿了本书凑到灯下看。
“今天京里来了信,说候爷已经给圣上上了请封的折子,封二公子做世子,爷,我们要不要?”
长石止声,以掌拟刀,做了个割喉的动作。
宁方远轻笑,“爷早就算到他有此一着,你放心,等圣旨下来,世子之位名份大定,他估计再也不会想要我的性命,也再也想不起我这个嫡长子了。”
候爷这是想让爷在这个乡下小地方终老?长石又气又担心,“可是,如果候爷想不起您了,不让您回京,您的前途和名声……”
不能回京,就只能老死这偏僻乡野。前途,是没有的。
至于名声,那是臭名骂名。
如今,这里的人还没有收到京中关于那件事的传闻,还以为爷是京中候府嫡长子,还能以礼待之起巴结之心,等那边流言传过来,等着爷的,恐怕只有唾弃和疏离。
“爷的前途从来都不是他说了算的,他的爵位,爷也从来没有稀罕过。至于名声?”宁方远重重的哼了一声,扔开手中书。
虎毒不食子!长石不明白老东西为什么这么对他,他却心如明镜。
当然了,若是他早知道原因,也不可能顾虑所谓的父子亲情而吃了那么多的大亏。
也是得亏他那天还心存父子之情,去找那老东西想解开二人之间的隔阂,不想却听到他和那贱人的谈话,不然,这一回,他连回乡放逐的机会都不会有,直接身败名裂不治而亡。
想到那天亲耳偷听到的那些话,宁方远眸闪出一道犀利的光,身子也同时散发出狂爆冰凉的气息,“去,将安南县里有名的大夫多请几个过来。”
长石一怔。
请大夫?
伤不是已经上了药了吗?难道是哪里还有不妥?
宁方远也不解释,只冷声补充道:“就对外宣扬爷重伤昏倒,最好是让外面的人以为爷一口气上不来了。”不然怎么对得起他今天崩裂的伤口,明天且有好戏看了。
什么叫先入为主?他便要一捶定音,正好借先祖的名头一用。
长石已经会过意来。
爷这是要搞事啊!
……*……
月夜的临安村是宁静的。
大约是腿痛,安安睡得并不安神,夜半,她被一个“哐当”声给弄醒了。
睁开眼睛,月光透过窗户射进来,只看到窗户摇摇曳曳,似乎那哐当的声音就是刚刚窗户一开一合发出的,有什么东西,或者是有什么……人从屋内跳了出去。
难不成是遭贼了?
安安心下咯噔一跳,想起来查看,哪知念头刚起,腿上一阵巨痛传来,她忍不住“嘶”了一声,腿成这样,想动也动不了。
腿一痛,脑子就清醒过来,就算有贼,也不可能来偷她啊,她一个不到十三的小姑娘,有什么值得贼惦记?
两腿都不方便移动,只能用手撑着想将躺僵的身子翻动一下,安安这才发现,她手边好像多了个什么东西。
细细一摸,好像还有点热热的,捏了捏,居然软软的。
抬起手拿起来那物,对着月光,安安这才发现,那居然是一个……
正文 第13章 义男
那居然是一个个头还挺大的白面馒头。
馒头!在现代或许什么都算不上,可在这能饿死人的异世,有时候,一个馍馍,那可能就是一条性命。这可是一个大馍馍啊!安安心底里的软柔突然被什么戳了一下。
这个世上,居然还有人挂念她,担心她,半夜来给她送吃的?
夜色掩盖之下的她眼角泛着泪花,白天的那一切刚强,都在瞬间瓦解,有一种人,脆弱只会在关心自己的人的面前才会表露。
自古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安安在脑子里搜了又搜,也没有找出可能给她送馍馍的那个人来。
十二三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晚上只喝了一碗汤吃了一个杂粮饼,又受了伤,哪里够。
如今这破弱带伤的身子板,只有多吃点东西,营养好一点,身体的素质强一点,伤才可能快些好起来。
所以,不管是谁送的,这馍馍她都要吃。
这人情,等她好了,弄清楚是谁,一定会加倍奉还。
一大早,一个让全城人都兴奋的惊暴消息,在安南县传遍了。
为祸多年的燕儿岭那伙土匪,昨天被官府全数剿灭了。
说起燕儿岭的那伙土匪,安南县的人那都是深恶痛绝。
多少年来,不知道多少商贩在那里被截杀赊财丢命,官府也多次派人围剿,可那伙人狡兔三窟,每每脱逃,落网的都是几个无关紧要的小土匪。
据说,这次能大获全胜,斩杀匪首一网打尽,据功最伟的是那回乡祭祖的宁公子。
宁公子回乡的时候被土匪截杀,不仅没有送命,也没有和旁的劫后余生的人一样吓破胆,居然还暗中尾随那伙土匪,找到了他们的窝点,再回头不声不响的报了官府,最后亲自在前面带路,这才将那群土匪杀了个措手不及。
果然虎父无犬子,京里侯府的公子爷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样。
只可惜,这么英勇的公子,却在昨天一役之中受了重伤差点死了,而那可恶的土匪,有几个没有当场击毙的趁乱跑了,居然还敢溜到宁家庄园,想伺机报复宁公子,夜半在宁家祖宅里大下杀手。
还好宁家家丁英勇,一起奋起杀敌,宁公子也是人中龙凤,最后将那群漏网的土匪全部就地阵法。
只不过,宁公子是伤上加伤,只怕要不好了。
听说,一晚上宅子里灯火通明,马不停蹄,将县里的名医一个一个都请到了宅子里……
宁公子的命能不能保住,现在尚未可知,百姓们议论的是另一件事——
县中县令今天一大早就去了宁家庄园,亲自探望了宁公子,不但亲自探望,还带了表彰的牌匾,授宁方远公子为安南县“义男”。
自大晋立国百余年,安南县被授为义男的,一共只有二位,而这位宁公子是第二位。
第一位被授“义男”称号的男子,是在五十年前。
当时,一位圣宠加身的皇子到安南游玩,正逢流寇作乱,皇子被流寇刺杀,身受重伤是被一于姓男子所救,关键时候,于姓男子又为皇子挡了致命一剑,救下了当时的皇子。
等到官府赶到的时候,那于姓男子还剩最后一口气,皇子要求当初的县令赐封他为“义男”他才闭了眼。
如今情况不同的是,那人被封了“义男”之后闭了眼,宁公子却还掉着一口气。
看样子,也没几天好活了。
正文 第14章 未婚夫上门了
这么大的事,在安南县全城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了。
安安所在的临安村,因为离安南城和宁家祖宅都不远,当然听到了传言。
有齐氏那种大嗓门,还有早上送早饭过来嘴上没把门话多冷嘲热讽的二丫,安安就算躺在屋中养伤,也将此事知道个大概。
阮家自然是希望那宁公子能吉人天相多活几年的,有了安安这死丫头的恩情在,他们多少总能再捞些好处。
安安拧着眉,现代时的那梦里,她虽然再没有见过那宁方远,可后来听阮元娘不时提前过几回,照理,那宁方远这回应该是死不掉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