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开网店(257)
李明言倒是真的没有想这么多,她纯粹是看上了相机,如果可能的话,她甚至想把这个相机买下来,自己想拍什么拍什么。
在李明言漫山遍野的不懈努力之下,空间里的黏黏虫到达了一个可怕的数字,这东西虽然也有一些蛋白质含量吧,可是吃着实在是挑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只能用来做鸡食料,好在鸡真的很给力,吃着李明言提供的营养品,下蛋更勤快了一些,双黄蛋不再话下。
她孕期鸡蛋吃的多,气色也养的前所未有的好起来,本来就是骨子里的白净,现在肌肤白里透红,最开始闻不得腥味儿,现在也能喝鱼汤了。
见到她的都说她这胎怀的是女儿,李明言不觉得有什么,倒是高秋芬先跳脚了,“什么女孩男孩的,她们还学会看相不成?要是有这本事,上街出摊去给孕妇看男女去啊。”
显然是对于其他人说李明言肚子的孩子是女孩有点小意见,一般认为嘴上说的话是有“灵”的,万一应验了呢,所以一般都捡好听的,人家喜欢的说,说是女孩,高秋芬就不喜欢。
她也是纯粹为大嫂考虑,时下有生了五个闺女都没有生下来一个儿子的,每个女人都怕成为这样的,还是一胎得男比较安稳一些。
李明言不在乎这些,能够生孩子就很好了,还是和大哥一起的孩子,上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所以别人说什么,她都表现的不在意。
况且专门故意来给人找不自在的人还是少数,大多都是祝福的。
李明言专注的让表姐给她拍照,拍她鼓捣菜地的,拍她在家洗衣服的,拍李家庄的人们在山上造的梯田里劳作的。
还有她和山上嫁接的桃树的合照,地里犹如地毯一般的油沙果的合照,还有她和菜园子里大南瓜的合照。
胶卷相机有一个缺点,就是除了拍照的那一瞬,在成片之前,谁都不知道能照出什么鬼样子。
第119章
李家庄抽调出去干杂活的劳力都回来了,时不时的下场大雨,什么修路修渠的工作都得停了,李家庄的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闲着串门子,还有打孩子。
地里的活儿也得干,这个时候不仅劳动工具落后,除虫工具也落后,工作效率低的令人发指。
可巧李家庄种的一大片四五亩的大豆地里生了豆虫,据队长说:“夜里你站豆地旁边,那撕拉撕拉的声音,跟养蚕是一样一样的,跟下雨了一样,渗人,再不去救,今年一年的豆腐都没有指望。”
李庄大队的豆腐都是自己产的自己磨豆腐,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这手艺,之前手艺人整改,成立合作社,大家就用豆子直接去豆腐坊里换豆腐。后来怎么算怎么不划算,后来一想,自己拿豆子去换可不得给人家出手工费么,毕竟人家在豆腐坊里干活儿的人也要工分啊。
不如自己磨豆腐去。
所以他们还是偷偷的自己搞,还是落下来豆渣来,煎饼吃也很好吃,做臭豆渣就馒头吃也还行,有好这口的。
黄豆也算是大队里的贵重物品了,有那耳朵尖的听说,现在国家把黄豆当药开给那些饿到浮肿病的人,当药呢。
所以必须得救,下着雨也得去救。
于是出现了一群人穿着蓑衣,带着斗笠的在地里捉虫的形象。
表姐不失时机的捕捉了这么一幕。
李明言第一次捉豆虫回家,看着小桶里满满当当的豆虫,实在有点儿头皮发麻,只是这实在是很好的蛋白质补充物,看起来又不像黏黏虫那么的难以入口。
她想到一个好菜,干煸豆虫。
于是这些绿色的小东西就成了几个孩子的小零食。
在全员参与的捕豆虫大会上,惊艳亮相。尤其小妹是个吃货,每捉一会儿虫子,就从自己装零食的小兜兜里掏出来一个吃掉。
看到她吃东西的人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只是这吃的东西是什么?她大嫂又给小明礼准备什么好吃的了?
看着那形状那色泽,跟手里捉的东西很像很像啊,想明白这是什么玩意儿之后,不由得头皮一阵发麻,捉回去之后都是给鸡吃了。谁能想到这玩意儿还能让人吃?怪不得李明言把自己养的这么好呢,人家会吃啊。小明礼咀嚼时蛋白质的焦香散发出来,离得近了都能闻到,恍惚让人回忆起盛夏暴雨过后的爬蚱,放在锅里烧了似乎也是这个味道。
当下这些豆虫就有了新归宿,这波广告的效果比李明言扯着嗓子吆喝豆虫好吃还好用呢。
可是一茬一茬的,也不知道那些扑棱棱的豆蛾子将卵产在了哪些地方,怎么生命力如此的旺盛顽强,怎么都捉不灭。不过还好,大豆虽然欠收了,豆虫好歹也是一个美味佳肴,小孩子都可喜欢吃了。做完饭,用锅灶里的余烬烧一下,烘干之后能保存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