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开网店(258)
可以除了下雨天打孩子,以及队长时常念叨麦子可怎么收啊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大事。
然而就在这样的天气里,麦子还是顺应时节的不可阻挡的熟了,先是北坡向阳的地方变得青黄,然后是平地上也隐隐有些泛黄的意思。
李明言找到队长,说出自己的想法:“队长,不然我们现在就开始收粮食吧,以后要是一直下雨,麦子都得烂地里。”
然而队长一向英明,却在这个问题上不以为然,“能一直下不晴?不能吧,头里干那么的狠,不还是下雨了,不会的,不会的。等晴了打好场,再收麦子,没事的,天阴,小麦熟的慢。”
“可是小麦长在麦穗上会发芽的,到时候只能吃麦芽面,万一再来一场洪水,咱们队里的东西可真经不起这么折腾了。”
不是李明言危言耸听,这是上辈子真实发生过的,天灾无情,没有人是诸葛亮能够算的那么精细,身为李家庄的大队长,队长也算是尽心尽力了,李明言只能说了狠的让队长想想。如果实在不行,只能另想办法。
至于想什么办法,她现在还没有想出来。
好在在她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什么办法的时候,队长自己觉悟了,或许是下雨天村庄里太多的闲汉他看不惯,或许是他觉得李明言说的话有道理,万一连阴天小麦发芽了怎么办呐。
总之队长像一个剥削社员的法西斯,刮油吸血的老地主一样,让李家庄生产队的全部社员,无论是下雨还是没下雨,都穿着蓑衣在地里劳作。
自然有些许人有怨气,农人真的是一年四季忙到头的,烈日下要在地里除草,下雪天可以去路上捡粪。和风煦日的天气自然更多的农活等着去干,一天天好似被抽打着的陀螺,迫于对食物的渴求就是抽打着他们的鞭子。
只有下雨天能名正言顺的歇一歇,现在队长居然要让他们也继续上工,当下就有人嘟囔开了,“地主老财”
李队长沉着脸,看看吧,看看这觉悟,自己的口粮自己能上点心不。自己多操心,还觉得自己是剥削他们呢。
不过该安排的工作一样不少,队长继续道:“下雨天,咱这里也没有场,就是有场也得晒几天才能用,没有办法,我看去年家家户户都安了炕,每家都出点儿柴火,把粮食给烘干了,五斤湿粮抵一斤干粮,每家分多少粮食我都已经算出来了,有个差不多,领十斤交回来一斤就行。”
队长的把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每天收成完毕就分给各家各户,分了之后,让他们自己将麦穗加工成麦粒,然后再交上去一部分,毕竟队里还是需要机动粮和公粮的。
这么说了之后,无疑在队里落下了一枚核弹,震惊的人说不出话来,一句质疑都不带说的,生怕队长反悔,毕竟怎么看怎么划算。
李振国在心里打个估约莫,往年收回来的粮食上交了公粮之后,剩下的一般有三分之二,队长这么搞,这公粮还交得上吗?
只是还没有等到他去质疑的时候,其他人唯恐队长反悔似的,立刻点头不迭,嗨,刚才抱怨最多的也是他们!
没有办法,只能等人散了再找队长。
“咱们公粮你心里有谱没有,抗粮不交是不行的啊,咱吃着地上一碗饭,哪朝哪代没有说不交公粮的。”
队长摆摆手,表示自己心里有谱的很,自己大队可以说是附近几个大队里种地最多的了,其他生产队的地,他也去看了,都在荒着呢,就算是给大家分粮食分的多,交上去的公粮也比其他生产队要多的很!
交公粮这事儿和其他事儿可不一样,报产量可以闭着眼睛瞎吹,可是交粮食有交粮本在呢,多少斤多少斤都有粮管所的公章在盖着。
差不到哪儿去,他就是交不够数,自家生产队也是整个公社交公粮最多的,还不用交够的那种。余出来的粮食留给生产队队员,也算是辛苦了一个春天的报酬。这次会议照旧是保密的,老规矩,不能对外人说自己生产队怎么分粮的。大家心照不宣。
李明言暗自感叹,队长的路子真野,自己说了一句,队长直接把所有的事情都给完善了。
所以就风风火火的开始收粮,冒着雨水,小麦整个收回是不可能的了,只是拿着镰刀把麦穗给割掉,剩下的秸秆也有用,但是现在还顾不着它们。
表姐又拍了一些照片,是李家庄的人冒雨收割稻子的。
她拍完这些照片都恨不得这里有个暗室能立刻把照片洗出来才好,她一腔兴奋无人诉说,跑到李明言跟前手舞足蹈的,还记得她的肚子里有小宝宝的事情,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