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诺倾情:第一美人/公子无双(网络版)(135)

“呵呵,应该是吧。”

东方闲的马车出了朱雀门。

“风画,在各处逛逛,不用赶着回府。”

“是,王爷。”

风画驾着马车,心中明白,明日王爷就离京了,他定是舍不得离开家乡。

紫金色的马车走着走着,不觉走到一处高墙外,清幽的琵琶声带着似泣如诉的歌声传了出来。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风画,停车。”

东方闲撩起车帘,看着高墙里面葱绿的大树,星月之下,乐声靡靡,心中藏事之人才能唱得如此溜人心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月下,倚亭,拨弦吟啭。

墙外,凭窗,聆听心惋。

不知过了多久,最后一个音符从梅迦逽的指尖坠落到空气里,周遭仿佛在一瞬间寂静,一丝清风吹来,带着荷香。

梅迦逽抱着琵琶站起身,“涅槃,睡了。”

“嗯。”

琵琶声语休,东方闲放下车帘,“风画,走吧。”

“是。”

深夜,侧卧在床上的梅迦逽指尖轻轻抚摸着锁骨被东方闲咬伤的地方,眼角藏着一滴泪,久久不落下。

如此,也好!

那人待他,感情真,总好过他在这里无人真心相待的好。那人身份高贵,而今护他更是名正言顺,到底是比她偷偷摸摸暗中为他周.旋好很多。

如此,甚好!

第二天,着实是个黄道吉日,诸事皆宜,婚嫁尤佳。

考虑到东方闲的身体不好,贞康帝将平时新郎官骑乘的高头骏马换成红色喜气的大马车,送往北齐的贺礼更是丰厚有加,除了将北齐之前道歉奉送的两座城池还给他们外,金银财宝和锦缎皆上万,随东方闲去北齐的侍卫宫女也为东淩历代公主出嫁的一倍,更有珍藏的佛书古卷上千。

东方闲和代善在皇宫大门前拜别时,东方烨颇为认真的交代思摩一路好生照顾。

“思摩大人,朕的老七身子素来不好,此番前去北齐成亲,路途遥远,舟车之苦恐不是他能承受得了的,望请多多照顾。”东方烨像一个慈爱的父兄交代思摩,“先帝走时,老七才六岁,朕……”

东方烨哽咽了,拍着东方闲的肩膀,“七皇弟,你为东淩百姓做的牺牲,皇兄会记得的。”

“二皇兄,臣弟叩谢多年来你的照顾,愿我东淩长盛不衰,愿东淩与北齐的百姓都能生活安康。”

东方闲向东方烨叩拜三次后,起身和代善一起上了马车,礼乐声顿时奏起,长长的队伍开始从皇宫的玄武门出发,过京城北门出城,向北齐赶去。

梅仁杰领着礼部的官员随行送北齐使者出城。

见人走远,东方烨笑着转身,在众人的簇拥下回到皇宫里。

韩莲瞧出东方烨的心情不错,带着笑意问道,“皇上今儿心情可是特别的好。”

“哈哈……那是自然,朕、朕的老七能娶到一个公主,总比在九龙寺伴着古佛青灯一世要好,朕也算是对先帝有个交代了。”

左权晋连忙道,“皇上仁心,是万民之福。”

“哈哈……”

玄武门。

浩浩荡荡的随亲队伍出了城门停了下来,梅仁杰领着众官走到从马车上下来的东方闲面前,拱手施礼。

“闲王爷,此去北齐成亲,老臣在此恭贺大喜。”

东方闲略略勾了下唇角,“本王谢过右相大人。”

“闲王爷。”梅仁杰稍微犹豫了下,终是心有不忍,低声道,“皇城朝暮浥(yì)风雨,新客赤墨难测度。唯君更谨令慎行,北出淮关无故人。”

“呵……”

面对朝臣这些天,东方闲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笑容,虽浅,却实。

“谢梅相,本王定会谨记。”

梅仁杰转向一旁的北齐使者思摩,“思摩大人,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望北归之途你们一路顺风。”

“承右相大人吉言,定会安全抵达,我等就此别过。”

两方的人齐齐礼别后,东方闲和代善上了马车,一段第一次由男子远赴的东淩北齐结亲之路正式开始。队伍走了很远之后,梅仁杰还站在原地看着,旁边的吏部官员看着他的背影亦不敢擅自提前回城。

礼部尚书易铮走到梅仁杰旁边,小声提醒道,“右相大人,他们,走远了。”

“是啊,走远了。”

“闲王爷这一去,怕是再回不来了。”

梅仁杰反背着手,低叹,“哎……走远难回的又岂止是他。”

有些看不见的东西怕也随着他再回不到她身上了,愿那个远去的男子能懂他身为人父的护犊之心,也愿他手心的那颗明珠能明白,这世间,不是人人的感情都能得到好的归宿,当年她少不更事的一时张扬便注定了此生富贵易得情郎难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