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与太子前夫又重逢了(146)

作者: 伽时 阅读记录

苏宓别过脸去,觉得此时异常难堪。

李承明收回目光,淡淡道,“回宫。”

“现在就回?”李元昌炸毛,他好不容易遇到小娘子,还没怎么说话呢,怎么就要回去??

李承明不置一词,抬步就下了楼,月白长衫掠过台阶,很快就淹没在跟随的人群之中。

“大侄儿!大侄儿!”李元昌心里叫苦不迭,太子都走了,哪儿还会有车驾等他,他总不能走回大安宫去吧?

永安向他摆摆手,“七舅舅再见咯。”

“你还跟我再见,跟我再见你还回不回宫了?”

永安笑眯眯,“今日我回家。”

回柴府。

李元昌瞪了她一眼,又恋恋不舍看着苏宓好半天,“小娘子等我。”才快步追上李承明的步伐。

永安悄悄舒了口气,方才七舅舅给太子阿兄介绍阿宓时,她能感觉到周身都弥散着尴尬,也亏得阿宓和阿兄都是淡定之人,见着面了,也当做不识。这样也好,省去了不少尴尬,阿宓也不用因为拒绝太子而背负什么压力。

她偷偷去瞧苏宓,女郎面上一派淡然,似乎完全没有被方才的事情干扰,推开听雪阁的门走了进去。

仅靠苏宓一人零花钱的力量,支撑东市一家济世堂也不算太难,却也只能限于长安,难以在体量和地域上有所突破,于是找了永安合作,两人合计着在背后建立一个不以盈利商贾为目的的慈安会,接收来自全大唐的匿名或公开捐助,用于救助、医治病患,降低穷苦百姓治病的花费,而济世堂便依托于慈安会运行。

苏宓开始筹划慈安会的成立和基本运行,郑氏为表支持,给了她苏氏名下的一处田产和一间铺子,用作银钱周转。

永安在长安贵女圈中地位颇高,起步阶段先由她出面号召贵族女郎捐款捐物。

两人敲定了细节,又分派了任务,便一道回了崇仁坊,苏宓回苏府,永安回柴家。

苏宓刚进府,就发现父亲回来了。

父女俩一年不见,相顾亦无言。

苏亶看着身穿翻领胡服作男子打扮的长女,微皱了眉头,女子端方,整日出门在外,开医馆做郎中,一点也没有女儿家的仪态。

然而此事母亲竟然也同意,真是越老越糊涂,太过纵容于她。

他本待说些什么,可太极宫的赏赐马上跟着来到了苏府。

带着太极宫赏赐而来的宦官笑道,“苏刺史真是养了好女儿啊,此番保住小公主,又除了皇后多年气疾,着实是大功一件啊!”

苏亶愣了愣,神色复杂地看向长女,她依旧不卑不亢地站立着,眉色温婉,却从容坚定。

只是短短一年,原本依附他讨好他害怕他的女儿,已成长到他掌控不了的地步,现如今连圣人皇后都大加赞赏,再也不是他来决定看不看医书的小娘子了。

这是一种作为父亲的无力感。

现在太极宫都表示看好苏宓在做的事,苏亶就更没什么理由反对了,只能随她去了。

苏宓行礼,多谢父亲宽宥。

苏宓转身离开,苏亶看着长女的背影,摇摇头深深叹了口气。

姚氏最终没在妻妾争宠中取得全面胜利,此番苏亶把她们母子三人留在了台州。而妾室张氏正得宠,就跟着他一道回都城述职,顺便在府中过年。

张氏只是妾室,平日里除了按时去给郑氏请安,便一直待在栖碧院中,给今年刚诞育的孩子做虎头鞋做小衣裳,在府中相当安静。

苏宓基本与张氏没什么来往,张氏也不会主动来招惹她,在府中见到了,也会主动给苏宓行礼,温温婉婉,清秀可人,苏宓觉得这张氏可比姚氏好相处多了。

临近年关,世家大族之间的的走动又频繁起来,不是你家吃酒就是我家办宴席。苏宓跟着南康长公主赴宴,贵妇人们又开始打听起苏宓的婚事,苏宓跟着皇后从九成宫回来以后更是水涨船高,踏进苏府和南康长公主府的说媒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皇室贵戚和当朝权贵。

苏宓对婚事一向拒绝,南康长公主也不好说什么,东宫曾有意于苏宓,虽说现如今没什么下文了,可毕竟东宫尚未选妃,她也不敢轻举妄动。

年关里,永安县主亲自出面,号召都城贵女为慈安会捐款捐物,马上响应者众,其实贵族女郎都有不少闲钱,一下子慈安会的银钱就充裕了起来。

碰巧了那日受了苏宓大恩的王大娘去济世堂复诊,得知慈安会创办之事,去街里街坊好一阵宣传,这一来二去的,便有很多人得知此事,不少生意人常年在外,家人得病了也难以顾全,得知有这样的好事,都纷纷慷慨解囊,既做了善事,又是当为家人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