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太子前夫又重逢了(147)
既然大家无偿捐赠,苏宓也准备了小礼物作为回礼,以感谢大家慷慨解囊。礼轻情意重,把纸笺裁成小小的一张,对半而折,一打开就是清香阵阵,清秀小楷写到:
感谢您慷慨解囊。
落款慈安会。
……
李元昌自从知道了苏宓是世家出身,就更是开心,这就充分说明了他和仙女的距离更近了一步,他要娶她当王妃!
娶苏宓当王妃的第一步,就是去找永安好好打听打听小仙女的爱好,来自哪个士族,最近缺什么东西。
永安灵机一动,把慈安院一事不经意地透露给了他。
李元昌当即拍板,捐,现在就捐。
一捐就是一千两。
为博美人一笑,李元昌冲上了捐赠榜首位。
很快,来自陇西成纪的一位李姓公子,捐赠五千两,成功把李元昌挤了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太子台词很少,但是内心戏已经盖不住了。
第71章 出嫁
苏宓看着落款愣愣出神。
陇右道成纪。李。
“不如我们重新认识下吧, 在下李承明, 字齐光, 陇西成纪人。”
永安偷偷瞄一眼, 觑她神色, “陇西李氏百年望族, 还与皇室同出一脉, 地位显贵, 钱多得想做善事,也不足为奇。”
苏宓点点头, 把捐赠书收起来,命锦音把它跟其他捐赠文书放在一起。
过了年关,苏亶便回了台州,慈安会也逐渐步入了正轨。
东市靠近皇城,长安偏远一些地方的过来就很困难, 苏宓计划在长安偏远些的坊内进行义诊,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 苏宓命人去联系这些坊的坊正, 直接让坊正指派地方, 组织义诊。
里坊义诊轰轰烈烈地在长安城掀起了一场高潮, 底层民众得益于义诊, 更是对济世堂称赞不已, 长安丞已经预定了明年的义诊计划,还给济世堂颁发了类似“长安荣誉市民”的文书,被苏宓悬在了济世堂的大堂之上。
开了春, 苏宓便进宫继续为皇后诊治,皇后的气疾并未根除,先前稳定地很好,接下来就要更换方案,除去气疾之症。
张医丞许久不见苏宓了,早就在宫中听说她在长安举办的轰轰烈烈的义诊,看着小娘子眉间的神色越来越鲜活明亮,顿生出骄傲之感,看啊,这是我徒弟!
就连孙神医,也对她赞许不已,他为贫苦百姓忙碌半生,四处漂泊,却还没苏宓这一场义诊来得有效果。
苏宓笑道,“等皇后病好之后,孙神医若是不嫌弃,来济世堂坐诊可好?长安百姓必定求之不得!”
“行啊。”孙思邈满口答应,“不过长安终究是长安,大唐幅员辽阔,我……”
苏宓弯了眉眼,“不会牵绊住孙神医的,孙神医若在长安了,便在我们济世堂坐诊,若想悬壶济世于天下,我慈安会在银钱上也会鼎力支持。”
孙思邈高兴道,“此话当真?”他忙碌一生,面对银钱时最是无力,若无此后顾之忧,不知还能救活多少人命。
苏宓笑眯眯,“自然。不过孙神医也得答应我,来了长安,便得来我济世堂坐诊。”
张医丞笑道,“你这丫头,原来是打的这个主意,哎,你也不怕你的孙神医走了揪不回长安了?白白要了你的银钱去过好日子。”
苏宓头一歪,笑道,“孙神医不是这样的人,我信他的。”
张医丞哈哈大笑,拍了拍孙思邈的肩,“我看你是逃不掉了,每年都要回长安咯。”
两老一少理了方案,一边说着话一边往立政殿走去,恰好碰到也往立政殿而来的李承明。
苏宓有瞬时的怔愣,她有想过可能会在太极宫碰到他,以为只会是在人群中远远地看一眼,然后擦肩而过,没想到,会这么兜头面对面地相遇。
他面色沉静,眉目疏淡,下颌线顺着线条分明的脖颈流入白色的衣领,目光撞上她时有过瞬时的错愕,而后又迅速恢复正常,仿佛那瞬时的错愕都不曾有过。
拢在袖口里的拇指不经意地擦过食指,苏宓低下头,眼神掠过脚尖,跟着张医丞和孙神医一道行礼。
“免礼。”李承明温和一笑,抬手虚扶,“三位来的正是时候,便与孤一道进去看看母后吧。”
也不去看苏宓,跟孙神医一面交流一面跨进了立政殿。
跟在李承明身后,张医丞偷偷去问苏宓,“你们怎么了?”
苏宓一愣,投去不明所以的表情,弄得张医丞心里一阵疑惑,难道当时在宫中看的戏全然是假的?一切都是他凭空臆想出来的?
皇后正好午憩起来,张医丞请了平安脉,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没什么大碍。张医丞禀明皇后随后会调整药方,可能会有些不适,不过都是正常反应,请皇后不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