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归燕(402)
这样的答复,让秦宜宁觉得自己的坚持没有白费。
秦宜宁微笑起来,心情大定。原本身子疲倦又睡不着,如今却因除了心事,很快就踏实的睡着了。
尉迟燕过午来看她,见她睡的香甜,就只负手站在美人榻旁静静的看着她,根本舍不得吵醒她,直看了她两柱香的时间,才摸了摸她的脸颊,依依不舍的走了。
皇帝如此深情的模样,将焦嬷嬷、杏雨几个都给震住了,心里只对秦宜宁更加尊敬,服侍的也更加用心了。
第二天一早,秦宜宁用早膳时问,依着习惯来询问外头都有什么大事。
焦嬷嬷不敢怠慢,就忧心忡忡的道:“昨日宁王吃了败仗,周朝那群莽夫打起仗来也太凶狠了,咱们三十五万人守城,愣是被他们用诱敌之计给损了好几千人,宁王也受了伤。”
秦宜宁听着这个消息,不由得蹙眉道:“想不到宁王这般骁勇还受伤了。先前并未曾见周朝人在咱们京都城外讨这么大的好去。”
“是啊。”一旁的杏雨和拂雪听的都觉得悬心,“宁王爷素来悍勇,一定能够守住的。”
秦宜宁点了点头。
她又想起了昨日那五个字。
明明是三日内要停战,昨日竟还重创了宁王。逄枭是要做什么?
秦宜宁抿着唇不动声色的吃了一口粥,忽然之间脑中灵光一发现,一下就明白了!
原来,他竟是要利用战事,逼迫尉迟燕主动放手!
秦宜宁握紧了象牙箸,废了很大的力气才让自己保持原来的模样,心里却已期盼了起来。她想着逄枭那张俊脸,竟前所未有的期盼着什么时候能见一面。
他们已经分开很久了。
宁王受伤,守城军大败的消息此时已经传的满城风雨,不过这一次城中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宁王武艺卓绝,虽然自己吃了些败绩,但也将虎贲军重创了。
与此同时,奚华城那边有消息传来。
虎贲军竟宣布歇战,等待元康帝封后大典之后再开战!
因为秦家的小姐是天机子亲自批命,能够护持国运的圣女,如今大燕有她的护持,打起来太费力了。
所以虎贲军打算等这个能够保平安的保命符成了婚,失去了护持国运的能力之后再开战,那样虎贲军必定会事半功倍。
秦小姐成了婚就无法护持大燕平安的概念,就这样被强硬的灌输进了老百姓的脑海中。
而民间早就传开元康帝要封秦小姐做皇后的消息。
“哎呦,这可怎么好啊!皇上要是真的封了秦小姐做皇后,那秦小姐就不能保大燕朝平安了。”
“秦小姐是圣女,圣女若成了婚,就失去了那个保护的能力了。”
“皇上就算为了国运,也不能娶秦小姐啊!”
……
民间,大街小巷,四处有人这样议论。
不只是民间,次日的大朝会上,大臣们也纷纷上奏,忧心忡忡的表示皇帝应该重新思考立后的人选。
第二百三十七章 无奈(一)
尉迟燕端坐御座之上,面沉似水。
他看着大臣们一个个义正言辞的上前谏言,说什么“为国家安稳”“为安定民心”而请他慎重考虑皇后人选。
可尉迟燕心知肚明,这些人无非是怕被带累罢了。
他从前以为,身为皇帝,就要爱民如子,身为臣子,就要一心为国。
可如今他坐在这个位置上,才感觉到事情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他有爱民如子的心,可是他的子民,遇到事情却只顾着自己的安危,根本就不管他的意愿。
不过是一个传言,他的子民就能剥夺他一生的幸福!
他若是不肯听从民意,那就要背上昏君的包袱!
说不定还有人会说他像太上皇一样,只知道近女色,不知体民心。
而他的大臣们,则是各怀心思,只顾着个人的利益,还企图用道德来绑架他!
冠冕堂皇的说什么为了国家安稳,为了民心安稳。
难道他娶了秦宜宁,他们就亡国了?
尉迟燕此时真恨不能狠狠的啐在这些言辞严肃的人脸上!
可是残存的理智告诉他,他不能这么做。
他刚刚登上大位,江山还没有坐稳,现在开罪了这些臣子,将来他将举步维艰。
尉迟燕闭了闭眼,一时间竟气的眼眶发热起来。
殿内鸦雀无声。大臣们都仔细打量皇帝的神色。
尉迟燕许久才睁开眼,看向站在文官首位的秦槐远:“秦爱卿,你觉得此事该当如何?”
秦槐远只需看尉迟燕的表情,就已经猜到了他心里在想什么,不免再度暗自摇头。
皇上毕竟是个洒脱的文人性子,对政治上不上心,也没有天赋。遇到事情不会理智的处置,而是感情用事。这样下去国运又何在?